吳周婷
摘? 要:在幼兒園的教育中,舞蹈、音樂、繪畫、體育等課程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由于幼兒認知能力有限,教師在進行幼兒園音樂教育時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比如,選擇朗朗上口的童謠,唱歌與跳舞結(jié)合的方式加深幼兒記憶,還可以定期舉辦音樂話劇舞臺,增加幼兒的音樂興趣,同時也激發(fā)起表演能力,促進幼兒全面成長。這說明音樂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幼兒身心的快速成長,提升課堂的氣氛從而加快教學的進度。本文就淺談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音樂教育。
關(guān)鍵詞:幼兒園;音樂教育;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6-0066-02
O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WU Zhouting? (Binwang kindergarten,Yiwu City,Zhe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dance,music,painting,phys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courses ar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Due to the limited cognitive ability of children,teachers need to use easy-to-understand teaching methods in kindergarten music education,such as choosing catchy nursery rhymes,combining singing and dancing to deepen children's memory,and holding musical drama and dance regularly Stage,increase children's interest in music,but also stimulate the ability to perform,promote the overall growth of children. This shows that music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apid growth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improve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so as to speed up the progress of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music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Keywords】Kindergarten;Music education;Effective development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刺激幼兒的感知能力,還可以幫助幼兒學會理解歌曲中的含義,增加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能力。一首悅耳的歌曲可以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放松身心,從而更有興趣地認識音樂,學習音樂。在幼兒的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園教育成為教師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一方面,幼兒的精力過于旺盛,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無法很好地學習音樂。另一方面,幼兒對歌曲內(nèi)容不感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感到乏味。本文,將就如何在幼兒園中有效地開展音樂教育,細談以下幾點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1.精選童謠歌曲,培養(yǎng)音樂感染力
童謠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相比其他的歌曲,童謠簡短明了,節(jié)奏分明,具備著強烈的押韻特色,幼兒在學習時很容易朗朗上口。幼兒園的學生正是處于三到五歲,尤其是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還處于咿呀學語的階段,富有節(jié)奏的童謠不僅僅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天賦,也能教幼兒們說話,促進大腦語言層面的發(fā)育。即使幼兒不懂歌詞的意思,也會跟著歌詞一起唱,只要肯開口說,就表明幼兒有學習的跡象。當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教育時,需要精心選擇音樂歌曲,比如,在課堂上教學童謠歌曲,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欣賞能力。
例如,當在教學幼兒園小班音樂教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對音樂的認知能力以及對文字的理解水平,選擇簡短上口,旋律簡單以及節(jié)奏分明的童謠歌曲《小兔子乖乖》、《兩只老虎》、《蝸牛與黃鸝鳥》等。在教學《小兔子乖乖》時,教師可以先給幼兒們講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兔媽媽有四個十分可愛的小兔子。有一天兔媽媽要外出,叮囑小兔子們除非是媽媽敲門才可以開,不然會有大灰狼來吃掉你們。小兔子乖乖地答應了媽媽,接下來我們一起聽看看小兔子有沒有真正地認出媽媽呢?有沒有給大灰狼開門呢?接著教師便讓幼兒觀看《小兔子乖乖》的童謠歌曲視頻,兩遍之后便讓幼兒們跟唱,教師再進行逐句的教學??梢哉f,教師通過選取合適的童謠歌曲,讓幼兒在學習音樂時可以倍感興趣,以講故事的方式導入課堂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想要學習歌曲的主動性,以此提高幼兒學習音樂的能力。同樣,幼兒園的英語教育,可以從26個字母的字母歌入手,這首歌不僅節(jié)奏歡快,而且朗朗上口,本來就是幼兒錄制,所以更符合這個階段的幼兒去模仿和學習,有了字母歌的導入,幼兒對于英文字母的認知就沒有那么陌生,反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心,這樣更有助于他們?nèi)チ私鈱W習這初級的26個字母,由此可見音樂也可以作為幼兒園導入教學的一種教育方式。
2.唱跳結(jié)合教學,增強民樂認知力
民族音樂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根據(jù)地域的不同,所流傳的民族音樂也有所不同。了解民樂,需要從“娃娃”抓起,教師需要在音樂教育中開設民樂課堂,讓幼兒增加對民樂的認識。并采取“載歌載舞”的模式讓幼兒學會民樂中的精髓,以此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能力。同時,民族音樂可以讓幼兒認識多種多樣的樂器,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讓他們從小就體會到中國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多樣性,讓幼兒從小對民族樂產(chǎn)生憧憬,以唱跳結(jié)合的方式,幼兒不僅僅可以在歡快的音樂中享受律動的力量,也能跟著民族樂一起手舞足蹈,提升身體素質(zhì)。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幼兒園中班音樂課程時,教師可以采取民樂與民族舞蹈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時,教師可以帶領(lǐng)幼兒學習擊腰鼓、搖沙錘、跳竹竿等,將這些民族舞蹈融入到歌曲當中,讓幼兒感受民樂的魅力。教師需要先讓幼兒學習歌曲當中的節(jié)奏,再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選擇表演的舞蹈樂器。教師將歌曲中對應舞蹈的部分分工,有的幼兒負責擊鼓、有的幼兒負責搖沙錘,有的幼兒則需要跳竹竿。當幼兒熟練之后將歌曲和舞蹈結(jié)合演奏,增加幼兒的音樂表演力。教師以唱跳結(jié)合教學的方式,能刺激幼兒的多方位的感官能力,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豐富性。既可以在音樂課堂上學習民樂,了解我們國家的民族特色,還可以結(jié)合各式各樣的民族舞蹈以及相應的樂器演奏音樂,使得幼兒在學習音樂時更加有動力,促進其對民樂的認知能力,同時也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這也不失為一種保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手段和教育方法,讓幼兒從小就感知到民族樂的力量,在他們內(nèi)心處埋下一顆種子。
3.創(chuàng)新話劇舞臺,培養(yǎng)舞臺表現(xiàn)力
每個幼兒又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在他們的認知中,喜歡一件事就會去表現(xiàn),在音樂學習中也不例外。當幼兒喜歡音樂時,在音樂課堂上會積極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喜愛。故此,當教師在教學音樂時,可以適當?shù)卦O置音樂話劇的表演活動,讓幼兒在學習音樂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而且小孩子本來就有一種好勝心和表現(xiàn)力,所以幼兒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這個特點來培養(yǎng)每一位幼兒的舞臺表現(xiàn)力,給他們一個平臺來充分展示自己。而音樂劇就是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國外有很多音樂劇里面都有小孩子參演,教師可以把這些富有旋律和節(jié)奏的音樂劇播放給幼兒觀看,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感,然后再學習,直到上臺演出。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幼兒園大班音樂課時,可以根據(jù)歌曲選擇音樂劇表演的主題,再讓有興趣的幼兒嘗試表演。比如,在教學音樂《小蝌蚪找媽媽》時,讓幼兒了解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接著確定有表演意向的幼兒,劃分好表演的部分以及用“唱”的方式說出臺詞的部分。在彩排之前,教師需要帶領(lǐng)幼兒學會歌曲,未參加表演的幼兒可以參與合唱。教師在幼兒學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給予表演的指導,讓幼兒清楚在唱到哪句歌詞時,需要作出怎樣的表演動作,并且表演示范,增加幼兒的模仿意識。教師以音樂話劇活動教學音樂,讓喜歡表演的幼兒有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以此提高其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在課堂上表演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鍛煉他們在他人面前表演的膽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十分重要。輕松歡快地音樂,是幫助幼兒教師管理課堂的好幫手,同時也是供幼兒學習的最好教材,在不違反課堂秩序的情況下讓幼兒們自行哼唱,一起營造出輕松歡快地課堂氛圍,提升課堂質(zhì)量。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可以帶領(lǐng)幼兒欣賞歌曲,從歌曲當中感受音樂的美妙,讓幼兒在課堂上放松身心,以愉悅的方式參與到課堂的音樂學習中。教師需要在音樂教育的課堂上,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重新認知音樂,感知音樂,以此提高幼兒們的音樂能力和審美能力。除此之外,童謠還能加強幼兒的記憶力和感知能力,發(fā)掘幼兒的音樂天賦,讓其產(chǎn)生一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良好的音樂對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利無害,可以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林麗,何麗蕓.有效利用民族音樂資源開展幼兒園音樂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2017(11)
[2]李建平,呂莉.當前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存在的誤區(qū)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