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茜
摘? 要:許多研究證明,4-6歲是幼兒堅持性發(fā)展最快的時期,也是關鍵期,如何抓住時機進行培養(yǎng)呢?我們認為通過體育活動為手段,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是一條值得幼教工作者重視和借鑒的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活動;堅持性培養(yǎng);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6-0047-0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persistence in sports activities
SHEN Xi? (Xinyuan kindergarten,Huaqia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ity,Kunshan,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Many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4-6 years old is the fastest period of children's persistent development,which is also a critical period.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We believe that it is a way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referenc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worker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persistence by means of sports activities.
【Keywords】Kindergarten;Sports activities;Persistence training;Research
從目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表現(xiàn)來看,大部分幼兒的智商都比較高,人們往往注重早期智力開發(fā),而忽視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調查表明:幼兒都成了家庭中的小太陽,一切大小事情都被成人包辦代替,而他們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表現(xiàn)得無所適從。如孩子離開父母到了幼兒園集體小環(huán)境中,事事都要自己獨立面對,而不會做的事,嘗試了幾下就會放棄。這些都是缺乏堅持性的表現(xiàn),這樣的孩子長大后較難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1.有趣多樣可選擇的活動材料與幼兒堅持性的培養(yǎng)
怎樣才能知道幼兒喜歡什么材料呢?這需要教師細心敏銳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當釋小龍扮演的少林小子家喻戶曉時,孩子們也關注著、模仿著。我們由孩子們對“少林娃娃”的興趣想到了“梅花樁”,活動開始我們用多個高蹺布置場地,進行“梅花樁”活動,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走梅花樁又刺激又好玩,能過過“功夫小子”的癮時,他們玩得更投入了,不一會,他們自己把高蹺布置成各種形狀的“梅花樁”在上面走,再玩了一會兒,他們根據(jù)愛好和運動能力自由結伴玩了起來,將梅花樁放成有的間距寬、有的窄、有的高、有的低地玩了起來……
又如,小班親子制作“神奇的紙箱”,家長與教師、幼兒一起剪剪貼貼,用月餅紙盒做彩色的小車,裝上輪子,讓幼兒拖著小車愉快地運糧送貨;將紙箱的上下兩個面去掉,留下前后、左右四個面,家長與幼兒一起在紙箱上涂涂畫畫,其樂融融,一只只可愛的小瓢蟲、小烏龜、小汽車等形象躍然紙箱上,幼兒在紙箱里手膝著地向前爬,紙箱就奇跡般地跟著滾動了起來,還可以玩“頂紙箱”、“開汽車”等游戲;紙箱拆開再多個連接起來后重新用油漆粉刷,美麗的“花叢小路”栩栩如生,幼兒在小路上爬來爬去,開心極了;多個紙箱連接打通,在外面涂上花紋,幼兒可以玩“火車過隧道”的游戲,練習鉆的動作。
2.多樣化、游戲化的形式內容與幼兒堅持性的培養(yǎng)
活動方式的多樣化是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fā)展特點提出的。幼兒的生長發(fā)育比較旺盛,單一的鍛煉會影響他們的生長發(fā)育的全面性。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易興奮,疲勞。因此,體育活動中的形式、內容應做到多樣化、游戲化。
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指組織的形式可以是集體的,小組的、個別的,以適合不同幼兒的需要。主要是集體合作和個人游戲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在自由活動時,幼兒積極創(chuàng)造與別人不同的玩法,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無形中自然而然地堅持進行鍛煉,又發(fā)展了各種基本動作。運用游戲吸引幼兒,運用競賽游戲滿足幼兒,在鍛煉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困難,鼓勵幼兒克服也是好辦法。比如,幼兒用馬夾袋進行鍛煉時,一只只廢舊馬夾袋像變魔術般的神奇,當幼兒高舉馬夾袋迎風奔跑時,幼兒說馬夾袋成了風箏,有黃風箏、綠風箏、紅風箏……當幼兒把馬夾袋披在肩上、戴在頭上時,一個個儼然變成了外星人,擁有無比的魔力。當他們把馬夾袋掛在褲腰時,又變成了一個戰(zhàn)場上的小騎兵相互靈活地刺破對方的口袋……一只普通的馬夾袋,讓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在興趣的動力驅使下,幼兒的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增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一種自然、有興趣的活潑的運動。為了克服為動作而動作的單一練習,我們把體育活動游戲化,例如,在平衡動作練習時,通過游戲“拾果子”,讓幼兒站在高低不同的物體上拾地上大小各異的果子。游戲“少林娃娃提水功”也是幼兒主動練習平衡的動力所在。另外,水中取物(手取、腳夾),給小樹苗澆水,小小運動員等游戲情節(jié),也激發(fā)了幼兒加入活動的興趣,使他們能主動地堅持活動。
3.適時的、豐富多樣的指導方法與幼兒堅持性的培養(yǎng)
蒙臺梭利把“教師”改稱為“指導員”,她強調教師應該耐心地對兒童進行觀察,對兒童的困惑進行反思,引導兒童去進行活動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和指導?,F(xiàn)代學前教育理念使我們意識到。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如何很好地發(fā)揮兩者的作用。使幼兒的堅持性得到培養(yǎng)。我們認為適合的,豐富多樣的指導方法是關鍵。
適時,即何時介入指導要靈活掌握。一般是在動作嘗試屢遭失敗,難以繼續(xù),缺乏材料和幼兒間有爭執(zhí)時;豐富的多樣的指導方法是指鼓勵表揚、做中學,暗示法,兒童教兒童等。
(1)鼓勵表揚法
一句表揚的話能使幼兒高興好長時間,并成為日后行動
的動力。鼓勵,對幼兒來說,感受到環(huán)境對自己的歡迎,感受到成功,會增強自信心。記得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平衡臺,都被它的搖晃不停給嚇住了。老師就先作了示范,接著說“老師相信你們能行的?!庇變簜冊诠膭钕滦⌒牡膰L試起來,不一會兒就有人找到了晃動中的樂趣,更多的孩子相繼模仿著活動,平衡臺的玩法也越來越多了?!澳阏姘?!”“試一試,你會成功的。”……這些是我們常說的話。摸摸孩子的頭,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大拇指……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讓幼兒信心倍增,活動時就更膽大了,活動的方法也變多了,活動堅持的時間更長了。
(2)做中學
即“從活動中學”“從實驗中學”,以主動代替被動,以啟發(fā)代替灌輸。如“走小路”,教師不用教幼兒怎么走,只要啟發(fā)幼兒自己嘗試體會如何才能走得穩(wěn)當,不掉進小河,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不斷捕捉感覺,或經歷了一些失敗之后,就能自己摸索出“雙臂側平舉平衡走”“踮起小腳往前走”等一些“走小路”的經驗,在探索嘗試中生成許多新玩法。
(3)暗示法
“積極的暗示勝過消極的命令。”比如,俯臥玩滑板時,有的幼兒頭腳垂下,不僅姿勢很難看,褲子衣服又特別容易臟,這時,我們就暗示:“xx像條小鯉魚,姿勢真好看?!薄皒x的手臂抬起真像一艘快艇?!庇秩纭皩W小貓走”,有的幼兒走路時聲音很響,我暗示:“xx腳步真輕,貓媽媽一點也聽不出來?!焙⒆觽冊诎凳竞笙嗬^模仿起來,越玩越有趣。
(4)兒童教兒童
活動中可采用結伴方式,“一幫一”結對子練習。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教兒童教學相長。不但被教者得益,教者本身在教過后,對所教內容更加清楚。如在拋接球時,幼兒自由結對子,在活動中你教我,我教你,如幼兒在做大姐姐教別人時,特別用心,她教會了許多幼兒跳繩、玩呼拉圈,不僅教者能力提高,而且使被教兒童愿意接受,進步很快。
適時的,豐富多樣的指導方法,使幼兒由不會玩到會玩,由亂玩到有序玩,提高了幼兒玩的積極性,延長了他們持續(xù)活動的時間,發(fā)展了他們活動的堅持性。
通過兩年多時間的探索和研究,我們大班幼兒的堅持性得到了加強和完善。從實踐前后的多次情景測試后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幼兒在活動中活動持續(xù)的時間從堅持5-10分鐘發(fā)展到堅持20分鐘左右,個別幼兒則堅持更長時間,并能完成各種活動,他們對體育活動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在體育活動中幼兒常說的話從“我不敢”到“我很勇敢”“我來試一試”,在其他活動中,幼兒把“我行的”常掛在嘴邊,愿意去嘗試新事物,這一切都說明幼兒的堅持性在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潔.幼兒園戶外體育器械的反思[J].教育前沿(綜合版),2008(08)
[2]韋凌云.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安全調控策略[J].學前課程研究,2008(Z1)
[3]鄧威.關于體智能課程對幼兒身體素質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20(21)
[4]彭晗,秦旭芳.幼兒身體隱私自我保護教育現(xiàn)狀研究[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