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甘露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的實施對于腦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影響。方法:將我院 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腦卒中后抑郁病人分為觀察組(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36例,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1.63±1.89)分<(15.27±2.01)分,t=7.916]、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分[(7.43±1.02)分<(8.69±1.25)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認知程度(97.22%>77.78%,χ2=4.571)、治療依從性(94.44%>75.00%,χ2=4.571)、護理滿意度(94.44%>72.22%,χ2=6.400)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卒中后抑郁病人接受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有效緩解病人的抑郁情緒,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改變其面對治療和護理的態(tài)度,對于改善預后有著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腦卒中;抑郁;心理護理;人文關懷護理
腦卒中病發(fā)后,不僅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讓病人產(chǎn)生較重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多表現(xiàn)為抑郁。腦卒中病人產(chǎn)生抑郁情緒,與疾病引發(fā)的肢體、語言、吞咽等功能障礙有關[1]。病人面對自身病情時,存在焦慮、恐懼的心理。病人長期受到各種功能障礙的困擾,日常生活活動受到極大的限制,往往會加重其心理障礙。在抑郁情緒的影響下,病人容易喪失生活熱情,對待治療的態(tài)度較為悲觀、消極,顯然不利于病情的恢復。腦卒中病人的康復護理工作中,應該密切關注情緒變化,通過心理評估,了解病人抑郁情緒的嚴重程度,進而實施心理護理[2]。在護理過程中,應該著重突出人文關懷的理念,充分考慮到病人的護理需求,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能夠讓病人獲得滿意的護理體驗,有效緩解其抑郁情緒。腦卒中病人接受康復護理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改善其遵醫(yī)行為,對于改善其預后有著積極的影響[3]。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腦卒中后抑郁病人,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女=20/16,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65.63±4.94)歲。對照組:男/女=19/17,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65.19±5.06)歲?;举Y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腦卒中病人經(jīng)過及時、有效的救治后,密切觀察治療后的癥狀表現(xiàn)、體征狀態(tài)。讓病人在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下休息,正確進行體位擺放,肢體處于功能位,并定時調(diào)整體位姿勢。床旁設置防護裝置,必要情況下使用約束措施,避免發(fā)生意外。在臨床用藥方面,按時按量給藥的同時,嚴格控制劑量,監(jiān)測病人用藥后的反應。在護理人員的指導與協(xié)助下,開展康復訓練,早期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逐漸恢復為主動運動。
觀察組予以(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诔R?guī)護理(相關護理措施同對照組),開展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①心理護理:在心理評估工作中,一方面需要與病人、家屬進行溝通,傾聽病人主訴,了解其實際感受。向病人家屬詢問病人的個人情況,了解其性格、愛好,分析其心理特點;另一方面應關注病人接受治療和護理期間的行為表現(xiàn),注意觀察其表情、神色,判斷其情緒變化。根據(jù)心理評估結果,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實施心理護理。根據(jù)病人對于腦卒中、腦卒中后功能障礙(偏癱、失語等)的認知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增加其對于自身疾病的認識。解釋、說明腦卒中后功能障礙發(fā)生原因,介紹康復訓練方法。強調(diào)堅持康復訓練、正確用藥、合理膳食、保持情緒穩(wěn)定對于加快病情恢復的積極影響,引導病人自覺配合。針對病人感到擔心、顧慮的問題,耐心予以解答。在護患溝通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講解疾病知識、康復護理方法的同時,也要關心病人的日常生活,談論患者感興趣的話題,營造輕松的氛圍,讓病人放松心情。
②人文關懷護理:密切關心病人的日常生活,了解病人對于護理工作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實施各項治療和護理措施前,需要主動詢問病人的意見和想法,理解病人的心情,給予其足夠的尊重。增進護患溝通,確保雙方信息對稱,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度。病人能夠主動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護理人員則需要盡量滿足病人的護理需求。在照護病人的過程中,應該讓患者家屬參與其中。利用病人對于家人的情感依賴,由患者家屬提供親情支撐,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并在心理層面獲得安慰。在日常飲食管理中,既要考慮到病情康復的需要,也要了解病人的個人口味,進行食物的選擇。在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應該針對如何減壓,對病人進行指導。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應用(±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shù),由t值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病人的抑郁情緒緩解程度和睡眠質量改善情況
2.2 兩組病人的健康知識認知程度、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
3討論
腦卒中病人的康復護理過程中,考慮到妨礙其康復進程的各方面因素,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4]。心理是影響腦卒中病人康復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腦卒中患發(fā)生后,病人受到偏癱、失語等功能障礙的影響,無法正常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導致其心理壓力的增加,進而產(chǎn)生抑郁情緒[5]。在抑郁情緒狀態(tài)下,會增加病人對于自身疾病的恐懼感,面對治療的過程中,病人往往缺乏信心,不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6]。腦卒中后抑郁病人的臨床護理,應著重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減少負面心理對于病情康復的影響[7]。基于人文關懷理念,實施個體化、人性化的護理,充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進而獲得理想的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8]。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護理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腦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復護理效果,全面改善其身心健康狀態(tài),促進其良好恢復。
參考文獻
[1]王姝.早期個性化心理護理服務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12):115-117.
[2]張偉.心理護理配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山東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43(06):421-423.
[3]周宏艷,張云,劉靜,等.急診快捷護理流程結合人文關懷對急性腦卒中患者救治效果及家屬投訴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1):152-154.
[4]李雪明,冼麗玉,莫鳳霞.階段性心理護理聯(lián)合穴位按壓偏癱助力鞋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9):2902-2907.
[5]劉孟麗,楊喜霞,曾織幟,等.早期心理護理對腦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21,26(09):716-717.
[6]譚詩云,程少先.人文關懷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命質量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13(17):177-180.
[7]李玉環(huán),舒揮文,陳尚岳.人文關懷護理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21,19(02):19-21.
[8]張建芳,馮綺,陳麒羽,林依青.腦卒中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科人文關懷護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07):1-5.15452C8B-CB39-4A68-B3B0-DE5CEA25A5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