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昌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濮陽 457000)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多種病因激活胰腺內(nèi)胰酶,導致胰腺組織出現(xiàn)水腫、出血、自身消化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壞死的全身炎癥反應。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患者可能出現(xiàn)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胰腺膿腫、敗血癥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1~2]。當前臨床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單一藥物治療無法滿足臨床治療需求。本研究將血必凈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SAP,分析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SAP患者67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SAP診斷標準[3];(2)認知功能正常;(3)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入組前使用可能會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者;(2)合并嚴重腫瘤者。采用隨機分組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將采用血必凈治療的患者納入對照組32例,將采用血必凈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的患者納入研究組35例。研究組女18例,男17例;年齡38~63歲,平均(50.59±5.41)歲。對照組女17例,男15例;年齡37~64歲,平均(50.61±5.21)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炎、抑酸、禁食、臥床休息、營養(yǎng)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83167)治療,100 ml/次,靜脈滴注,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血必凈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40033)治療,50 ml/次,靜脈滴注,2次/d。兩組均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1)采用自動血凝儀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指標變化情況,包括D-二聚體(D-D)、纖維蛋白原(FIB)。抽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周后清晨空腹血,離心后取上清液保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炎癥介質水平,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2)采用美國BD CantoⅡ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4+/CD8+。(3)記錄兩組體征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含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血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無序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及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D-D、FIB、TNF-α、IL-6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及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及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n D-D(mg/L)治療前 治療后FIB(g/L)治療前 治療后TNF-α(pg/ml)治療前 治療后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tP 35 32 1.21±0.27 1.29±0.26 1.233 0.222 0.15±0.04*0.19±0.03*4.596 0.000 6.13±0.57 6.12±0.49 0.077 0.939 3.28±0.41*4.84±0.25*18.588 0.000 23.14±2.06 23.59±2.33 1.121 0.265 15.47±4.21*17.16±4.31*2.173 0.032 71.86±5.21 72.03±6.37 0.160 0.873 34.29±3.15*36.49±5.21*2.799 0.006
2.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免疫 功能指標CD3+、CD4+、CD4+/CD8+明顯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 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n CD3+(%)治療前 治療后CD4+(%)治療前 治療后CD8+(%)治療前 治療后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tP 35 32 54.26±5.31 54.33±5.29 0.072 0.943 67.49±6.01*61.35±6.22*5.499 0.000 33.29±3.14 33.25±3.17 0.069 0.945 42.16±5.19*36.54±3.15*8.319 0.000 28.41±2.61 28.39±2.45 0.043 0.966 21.04±2.096*25.49±1.67*12.998 0.000 1.17±0.15 1.17±0.27 0.251 0.802 2.01±0.25*1.43±0.18*14.584 0.000
2.3 兩組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 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血尿淀粉酶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d,±s)
組別 n 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血尿淀粉酶恢復時間研究組對照組tP 35 32 1.46±0.21 2.01±0.36 7.719 0.000 4.31±0.25 4.49±0.19 3.294 0.002 3.15±0.24 3.41±0.19 4.758 0.000 5.32±0.25 6.01±0.41 8.397 0.000
SAP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科疾病,病情復雜,治療不及時極易引起多器官功能受損,增加病死率,因此在發(fā)病早期給予積極有效的措施治療十分關鍵。張澤奎等[1]研究提出,高濃度胰蛋白酶會導致血液出現(xiàn)高凝狀態(tài),導致冠狀動脈內(nèi)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影響心臟功能,另外SAP釋放的多種炎性介質還可能參與心肌損傷[4~5],因此臨床治療可從改善機體高凝狀態(tài)及降低機體炎癥反應著手。
本研究中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血尿淀粉酶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提示血必凈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可顯著改善SAP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TNF-α是SAP發(fā)病后最早升高的炎癥介質之一,可作用于多種細胞,誘導IL-6等炎癥介質的釋放,激活機體炎癥反應,還可作為SAP嚴重程度及預后的重要觀察指標[6]。本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治療后D-D、FIB、TNF-α、IL-6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血必凈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可有效改善SAP患者的高凝狀態(tài),降低炎癥介質水平。血必凈是一種中成藥,主要由赤芍、當歸、川芎、丹參、紅花提取煉制而成,能有效降低機體炎癥反應、抗氧化應激,并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紅花黃色素A為該藥物的主要成分,有活血化瘀、潰散毒邪、疏通經(jīng)絡之效,還可有效抑制機體中內(nèi)源性炎性介質的釋放,降低機體炎癥介質水平[7]。谷氨酰胺是一種人體谷氨酸、氨基酸的前代謝物質,能通過保護細胞、組織,降低炎癥介質水平[8]。兩者結合治療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降低機體炎癥介質水平。SAP患者多具有高分解代謝綜合征,且反應劇烈,營養(yǎng)狀況較差,機體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風險,加重臨床治療難度。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必凈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后,SAP患者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這可能是因為血必凈能有效清除機體炎癥介質,谷氨酰胺能促進肌肉生長,增加胃腸能量,進一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9~10],兩者聯(lián)合應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力。
綜上所述,血必凈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SAP患者可顯著改善其臨床癥狀、高凝狀態(tài)及免疫功能,降低機體炎癥反應,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