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燕
摘 要: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物理教學應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初中物理中,科學知識、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動手、實踐能力是學生主要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這些核心素養(yǎng),不僅能提升其各方面能力,還能推動教學創(chuàng)新和改革。而為了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任務,越來越多物理教師將玩具應用到教學中,通過玩具的趣味性、多樣性、新奇性等特點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打造高效物理課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視角;初中物理;玩具;培養(yǎng)
一、 前言
物理作為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使得初中物理教學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而如何實現(xiàn)這一時期的教學任務是物理教學重點工作內容。若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依舊固守陳舊教學理念,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則無法順應當下的教育發(fā)展。因此,在面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提出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由于物理學科知識較為復雜、抽象,若想讓學生在獲取物理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各項能力,則需選擇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工具。而玩具因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多樣性、新奇性備受學生喜愛,物理教師可利用這一點探索玩具在物理教學的應用策略,以借助玩具的優(yōu)勢來全面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 初中物理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成
物理屬于自然科學,其是初中的基礎課程之一。物理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多物理教師認識到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物理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為學生講解物理知識,還要重視其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物理教師必須適當給予指導,如課前預習、課堂注意力集中、課后復習等。同時,物理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使其在探究中不斷累積學習經(jīng)驗,從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第二,掌握科學的知識。在現(xiàn)代的素質教育中,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是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且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學生接受知識已不再是以往被動接受,學生主要是通過自主探索、學習獲取物理相關知識,并通過自主分析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第三,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任何學科的學習目的均為能靈活、有效運用所學知識。故在初中物理中,實踐能力和物理知識運用能力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部分之一,這些能力的提升,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 在初中物理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主要有兩點:第一,促進學生各項能力提高。從現(xiàn)階段教育來看,對學生的評價不再局限于考試成績,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也成了評價重點。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積極踐行素養(yǎng)教育理念,則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使其在不斷學習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第二,推動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改革。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主要為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將知識教授、技能培養(yǎng)、學習方法和價值觀進行有效結合,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發(fā)展。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則能將教學的重心由“知識灌輸”轉向“能力培養(yǎng)”,從而為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玩具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針對玩具,只要有利于、有條件用于初中物理課堂,都能作為課堂教學資源。而針對物理教師,要全面結合物理知識,尋找適合的玩具作為輔助教學,以借助玩具趣味性、多樣性、新奇性等特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直接關系到后續(xù)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物理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應用玩具,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入課堂學習中。例如,在有關“物理沉浮條件”的教學中,教學開始前,物理教學將鹽、雞蛋、裝有清水的玻璃杯擺在講臺上,隨后給學生進行演示。在三個同等大小裝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將不同的鹽分放入其中,并將雞蛋放入玻璃杯中,讓學生觀察各個雞蛋在玻璃杯中的情況。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雞蛋會沉于清水或濃度較淡的鹽水杯中;若在杯中繼續(xù)放鹽,雞蛋就會慢慢浮動,處于懸浮狀態(tài),且杯中鹽水溶液的濃度再繼續(xù)增高,雞蛋就會浮出液面。如圖1所示。通過動手演示,能讓學生對課堂導入玩具實驗充滿興趣,在玩具實驗完成后,物理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是什么造成這一物理現(xiàn)象嗎?”大部學生均表示疑惑,但問題的提出依舊引起學生的探索愿望。此時物理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在課堂學習中進行探究。通過這樣的玩具導入,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并在探究欲的驅使下真正融合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
圖1
(二)巧用玩具,設疑推動探究
玩具可用于課堂教學中的各個階段,而在玩具的選擇上,物理教師除了要重視玩具的應用合理性、有效性和服務性,還要思考所選擇的玩具是否具備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以確保玩具輔助教學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會涉及許多的探究活動,而如何提升學生的探究質量和效率是物理教師所要解決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玩具也具備一定的探究性,而物理教師則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巧妙應用玩具來設疑,以推動學生開展自主探究。例如,在有關“電磁聯(lián)系”的教學中,物理教師為學生選擇一個玩具小人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并向學生提出疑問:“這個玩具小人一直在單杠上翻著‘跟斗,它為什么不會停下來呢,是什么讓它不停地運動?同學們動動腦筋想一想,猜一猜?!蓖婢咝∪说某霈F(xiàn),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根據(jù)物理教學提出的疑問,學生也十分好奇,故在課堂中學生交流、討論得十分激烈,且學生均參與到猜測探究中。經(jīng)過探究后,有學生指出:“異名磁極相吸”,而還有學生指出:“同名磁極相斥”。少部分學生指出這個玩具小人需要用電池才能運動起來,所以認為玩具小人不停地翻著“跟斗”跟電流作用密切相關。通過這樣的教學,能讓課堂科學探究活動順利開展,且巧用玩具設疑探究,能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思維、新奇的體驗和深刻的記憶,使其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不斷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