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持珍
多年來,我樂為人師,深深地熱愛教師這一份職業(yè)。只有愛才能無私,只有愛才有奉獻,也只愛才能發(fā)光發(fā)熱。有了這樣一份榮譽感與責任感,也就安于忙碌,樂于追求自己所鐘愛的事業(yè),樂于把學生的前途當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會全心全意地為學生著想,為學生付出而無怨無悔。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非常關鍵。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總結得失。下面與大家分享我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的幾點粗體會:
一、切實了解農(nóng)村小學及班級的現(xiàn)狀
農(nóng)村小學條件差,隨著學生人數(shù)的減少,使得一些教學點撤銷與合并,學生集中到離家較遠的學校。近幾年來,農(nóng)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一年當中很少有機會跟孩子一塊生活,造成了部分學生缺少父愛或母愛,造成父輩與子輩之間感情的疏遠,親情的溫暖大打折扣,敏感的孩子會出現(xiàn)孤僻,不合群,感情脆弱,易受打擊,怯弱膽小,焦慮自閉,易走極端的心理問題。他們多數(shù)由文化水平不高的爺爺奶奶照看,隔輩老人溺愛孩子,使孩子們養(yǎng)成了壞習慣:嬌慣脆弱、怕苦怕累、受不得點滴委屈、心理上承受不了失敗挫折,容易造成偏激。即使不外出務工的家長,對孩子重視也不夠,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大門,就覺得已經(jīng)完成任務。孩子在校表現(xiàn)如何,不及時了解,導致學生缺乏責任心和上進心。如紀律自由散漫、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自然跟不上,越是跟不上越不喜歡學習,還有的家長自己沒有文化,不講究方法,手段粗暴,導致孩子不愛學習。對孩子的關心不合理、不到位,使之養(yǎng)成了自由懶散的壞習慣。在學校則表現(xiàn)為:學習馬虎、不愛勞動、紀律松散,甚至參與打架、拉幫結派等。
二、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興趣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愛才能教育孩子。一個好的班主任不但在學習上要關心學生,還要在生活、身體健康等方面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和尊重學生。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學生的生活,與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無私的愛和深切的關懷,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最可親的人。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nèi)在動力?!袄斫馐墙逃那疤?,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碑斠粋€學生在被你認同、尊重后,他就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fā)力。
三、善表揚,巧批評,維護學生自尊心
人都樂意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小學生尤其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他們學習的勇氣和力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勤學守紀、有的厭學做錯事,作為老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于“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tài)出發(fā),對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
在老師的眼里,沒有壞孩子,只有犯錯的學生。作為教師,我們在教書育人時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放任自流。我覺得,當學生犯了小錯誤時,我們一定要冷靜處理;對于大錯,我們一定要以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jù),先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配合,從而達到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目的。
師生人格上是平等的,多用鼓勵的、獎賞的方法,少用指責懲罰的手段。對學生要給予贊賞,即使他們有些失誤,也要熱情幫助而不要加以指責。
四、培養(yǎng)一支敢于競爭的班干隊伍
一個班集體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班干部隊伍的水平,因為他們是班集體的核心,是集體的帶頭人。我們生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需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zhàn)的人才。基于這樣的觀念,在培養(yǎng)班干方面我總朝著這個方向去做。我在班中實行“班干競爭上崗制”,學生要進行競選演講,從而大膽地展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于是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小班干,我還會在班中設立班委會,讓班干自己召開班干會議,自己召開班會自己管理班級。
培養(yǎng)班干部,首先要嚴格要求他們,要教育班干部與同學平等相處,避免產(chǎn)生優(yōu)越感。應該讓他們懂得,他們與其他同學的關系不是命令與服從、治理與被治理的關系,應當團結全體學生為實現(xiàn)集體的奮斗目標而共同努力。在這一過程中,集體的每個成員既是組織者,又是執(zhí)行者。要教育班干部通過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來樹立班干部工作的威信。千萬不能讓他們對其他同學發(fā)號施令及形成依權仗勢的惡習。發(fā)現(xiàn)班干部的缺點,要及時批評幫助,千萬不能護短,護短會使他們成為脫離集體的“上等人”,有害無益。
五、做好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工作
與城里學生家長相比,多數(shù)農(nóng)村家長對待孩子學習不夠重視。在他們的觀念里,學習只是老師的事情,家長所該做的事情就是掙錢供孩子讀書,供他們吃喝穿戴,至于教什么怎么教那是老師的事情。正是由于這種偏激看法的影響,許多孩子在學習上、在行為習慣上,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在校表現(xiàn),除了每學期必開的家長會,我還經(jīng)常與家長電話進行溝通交流。家訪是學校、家長、學生聯(lián)系的紐帶。由于農(nóng)村家庭文化參差的特殊化,在家訪時就應該給家長灌輸一些現(xiàn)代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并隨時與老師配合;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學習行為。每次召開家長會,老師和家長深入交流,交換意見,更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表現(xiàn),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收到良好的效果。
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我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努力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多年來,我通過實踐和探索在班級管理中積累了一些工作經(jīng)驗,不過形勢在變,學生在變,教育在變,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才能跟上時代要求。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繼續(xù)耕耘在鄉(xiāng)村教育這片熱土上,為義務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靖西市第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