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于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也受到廣大教師的深入探討。本文根據(j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意義,進一步提出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并對如何應用到實際教學案例中給出了合理詳細的建議,希望能夠?qū)Ξ斍暗男W語文教學有所啟發(fā)。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策略
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教育任務當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而當下有的教師為了完成課堂目標,在課堂上不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從而忽視了閱讀有效性的培養(yǎng)。因此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一)有利于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
我們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制定一個目標,只有將目標逐個分解、依次擊破才能夠最終達到目標的實現(xiàn)。課堂目標的設定是為了學生能夠更高效率的完成在課堂上的學習,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吸收,然后高效地輸出運用到各個領(lǐng)域。而我們在語文的學習過程當中,閱讀有效性的提升就會促進語文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但如果課堂閱讀的有效性沒有得到提升,會降低教學的質(zhì)量。閱讀是語文學習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只有提高了閱讀能力才能夠提高語文學習的其他方面。而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就是幫助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取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整個課堂的質(zhì)量,最終實現(xiàn)教師為學生制定的課堂目標。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教育政策的不斷推進和完善之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而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和完善情感最好的方式之一。當學生閱讀有效性得到了提升之后,他會產(chǎn)生更豐富的情感,能更好地去體會到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意識到學習知識的有趣性,對于之后的學習生涯也有一定的幫助。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方面一定要達到高效,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整個語文課堂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學方式靈活多變,提升課堂感染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因為在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中,能夠明顯感覺到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帶來程度不同的教學結(jié)果。很多的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不善于去創(chuàng)新,從而使得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存在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對于學生來說毫無興趣,吸引力不夠的問題。對于不同的文章,老師如果采取的是同樣的教學流程,先學生字,然后誦讀全文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最后提煉中心思想。這樣的傳統(tǒng)過時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jīng)很難去帶領(lǐng)學生了解到語文閱讀的魅力。在當下多媒體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單一不變的教學方式已全然不具備吸引力。沉悶乏味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對于學習的激情逐漸消磨,不僅課堂學習效率很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沒有辦法得到激發(fā)培養(yǎng)。所以老師應該注重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感染力。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大自然聲音相關(guān)的圖片或者是紀錄片,在擴展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課堂的吸引力。然后老師還可以設定幾個課堂小游戲,比如讓同學們模仿一下自己在生活當中觀察到的大自然的聲音。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也可以鼓勵同學們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最后在這樣多方式相結(jié)合的教學引導下,老師再進行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講解,更有助于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善于了解學生情況,教學具有針對性
教師應該去積極地與學生溝通,去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理解能力是怎樣的。老師們?nèi)绻狈蛯W生的溝通交流,就難以對學生的情況全面了解,導致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采用的是同樣的教學方式,輸出給學生同樣的內(nèi)容。這種統(tǒng)一的不具備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引導上,其實降低了部分學生的標準,也給另外一些學生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很多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的初期就很容易放棄,就是因為老師對于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缺乏了解,給所有的學生都制定了統(tǒng)一的標準。所以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再循循善誘。
例如,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如果提前了解到某位學生不僅喜歡音樂而且性格開朗,那么就可以鼓勵他演唱一首和少數(shù)民族相關(guān)的歌曲。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加深這位同學對于這篇課文的理解。如果另一位學生非常擅長朗誦,那么可以在課堂上鼓勵這位同學去富有感情地朗誦這篇文章。這樣基于學生興趣愛好,并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可以利用學生的優(yōu)勢去引導他理解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從而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養(yǎng),豐富授課內(nèi)容
教師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只有在課堂以外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涵養(yǎng),積極地充實自己,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才能將豐富有價值的知識不斷傳遞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也不會將思維只局限于課本中的內(nèi)容,而是對課本以外的相關(guān)知識也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認真了解文章的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意義等。只有當老師的知識儲備足夠充足時,才能更好地輸出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到更廣闊豐富的文章以外的學識。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保證課堂目標和質(zhì)量完成的情況下,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只有營造豐富有趣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鍛煉閱讀思考的能力,才能讓學生將教師授予的知識,高效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思想輸出,從而進一步全面發(fā)展,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王顯東.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中華少年,2020:65.
[2] 李加杰.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信息記錄材料,2020,019(005):142-143.
(新疆皮山縣桑株鎮(zhèn)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