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四平
摘 要:中國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它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綻放著美麗的花朵,滋養(yǎng)著人們的精神。目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小學生記憶的優(yōu)秀古詩詞數(shù)量應至少為160篇。由此可見,古詩詞對于小學生語文教學非常重要。但是,小學的古詩詞教育現(xiàn)狀令人擔憂,許多老師不重視古詩詞的教育,學生對古詩詞的研究也沒有表現(xiàn)出很大的熱情,因此教師需要進行有效的教育,尋找一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策略
古詩詞是要求我國各個階段參與教育和課程建設的基本內容。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漢語的語言和語法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古詩詞的語言使用和語法表達與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這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小學期間,在詞匯理解和內容分析方面,學生仍處于起步階段,理解和學習古詩詞尤為困難。為此,作為知識傳播者的教師必須結合日常課程的不同階段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要求,計劃其教學內容,并組織探討教學方法,以便在教學中取得最佳效果。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
1.教師的描述方法有問題
在小學教授古詩詞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老師誘使學生閱讀古詩詞,消除學生閱讀古詩詞遇到生詞的障礙,然后簡要介紹作者的生平信息、簡單介紹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古詩詞每個句子的含義,然后給學生一系列場景的解釋,最后使學生能夠背誦,這被認為是古詩詞教學的完成。這種課程是非常模式化的。學生對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不大,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和解釋方法旨在進行以應對考試為中心的教學。小學語文考試內容在這些課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提高,學生也沒有意識到古詩詞的美好之處,這完全顯示不出古詩詞所賦予的美麗想象。
2.過分強調朗誦和知識解釋
除了教學過程中非常固定的教學方式外,老師對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目標也很直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注意每個知識點的描述,并讓學生以單詞的形式將其寫在教科書中,以便學生在課后記住這些知識點。這樣導致在古詩詞課上,老師加重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恐懼,確認了學生會背誦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全提不起興趣,導致學生的被動學習形成。
二、改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育的策略
1.重視小學古詩詞的教學
在談到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時,要認識到小學古詩詞教學實際上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事情。在充分重視古詩詞教學之前,學校和教師必須首先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授古詩詞的重要性,即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授古詩詞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的發(fā)展,不僅是為了應對小學考試計劃中規(guī)定的古詩詞的考查,而且還旨在通過這一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發(fā)展能力,利用古詩詞的獨特作用正確地指導了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
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實踐教育中自覺地制定和調整古詩詞的教學內容,帶頭學習小學古詩詞,積極思考如何振興課堂。它豐富了課堂內容并營造了一種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古詩詞并獲得理解古詩詞的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古詩詞反映了社會生活,用高度凝結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力、強烈和優(yōu)美的節(jié)奏表達了詩人的強烈思想和情感。這些特點與語言發(fā)展階段小學生的需求完全相同,雖然教學考試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教師將考試成績放在首位時,并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古詩詞對學生的教育影響。教師的教學策略應該是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背誦技能的同時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這才會大大提高古詩詞的教育質量,豐富了小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情感體驗,并提高了他們的語文水平。
3.教師角色的正確位置
為了在小學有效地教授古詩詞,老師必須充當配角,并且必須有效地指導和引導學生學習。換句話說,教師需要將教室歸還給學生,以便學生能夠做到成為教室的主人并主動行動,學習古詩詞并享受學習過程。
例如,在研究馬致遠的名篇《天凈沙·秋思》時,老師首先使用PPT向學生展示有關秋天的照片或錄像,有意識地將學生指引到秋天凄涼和秋風瑟瑟的意境中。朗讀古詩詞并加以配樂,并邀請學生聽完古詩詞朗誦后分享自己的感想。在設計內容時,老師可以分配小組進行學習,也可以允許學生互相邀請學習。然后,教師可以簡短地描述這首詩,并邀請學生回答該詩是如何表達詩人的感受的,以及詩是如何通過創(chuàng)作來表達的。然后,在課堂結束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簡要介紹古詩詞的內容。
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關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內容,老師的教學只是一小部分,但是是高效的,從而達到學生成為教室的主人,所學的東西可以真正地屬于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我國數(shù)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中國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必須善于學習,并不斷提高學生們的識字能力。同時,還需要做好研究,應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背誦技巧,以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對學生培訓美學的欣賞能力,繼而提高了古詩詞教育的有效性,并提高了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發(fā)展情況,準確把握古詩詞蘊含的情感,并與小學生所擅長的方式相結合,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戴志海.淺談古詩詞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8(33):21.
[2]高宏真.吟之誦之入境入情——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甘肅教育,2018(19):104.
(貴州省安龍縣招提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