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琴
(山西晉城大醫(yī)院,山西 晉城)
使用多種藥物進行聯合藥物治療,是臨床治療過程中較常采用的一種藥物治療方法;該藥物治療方法,可更好地發(fā)揮不同藥物的協同作用,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復、提升治療效果。然而,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不同患者的身體機能、不同藥物配伍和不同用法用量,都可能會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藥物反應[1]。因此,如何在臨床使用藥物聯合治療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開具處方、并指導患者嚴格遵醫(yī)用藥,確?;颊叩呐R床用藥安全和治療效果,是臨床使用多種西藥進行聯合治療時,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2]。本文,通過對本院隨機抽取的一組樣本,進行多種西藥聯合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探討合理使用多種西藥聯合治療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隨機抽取的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開出的1200例藥物治療處方進行了回顧,所選處方真實、完整,且均為使用多種西藥合用進行臨床治療的處方。
對所選處方中使用的藥物種類、給藥方式進行分類統計記錄,并統計用藥后出現各類并發(fā)癥的患者例數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析造成患者出現不良藥物反應的相關因素。
不良藥物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胃痛、水腫、過敏、發(fā)熱六種癥狀[3],對所選樣本用藥后發(fā)生上述癥狀的患者進行統計,并根據《處方管理辦法》[4]、藥品說明書、《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guī)定》[5]等,分析不同類型、不同用法用量等因素與發(fā)生不良藥物反應的相關性。
本次研究所選1200例西藥處方樣本中,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胃痛、水腫、過敏、發(fā)熱等各類藥物不良反應癥狀的有72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6.0%;各類藥物不良反應癥狀的患者統計詳見下表1。
表1 各類藥物不良反應癥狀患者例數統計
在用藥后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72 列患者中,使用抗酸藥物的有12例、占16.67%,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的有19例、占26.39%,其他藥物類型的有41例、占56.94%;因藥物用法用量不當造成不良藥物反應的患者21例、占29.17%,因藥物配伍不當造成不良藥物反應的23例、占31.94%,給藥方式錯誤的19例、占26.39%,其他因素的9例、占12.50%。
使用兩種及以上藥物進行臨床藥物聯合治療,是較為常用的藥物治療手段[6];科學合理的聯合用藥,能夠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避免患者用藥后不良藥物反應癥狀的出現,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因此,要求醫(yī)生在根據患者病情和治療需要開具處方時,不但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藥物耐受程度,還應詳細了解不同種類藥物的配伍、禁忌和不同用法用量的療效,提高處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需要對不同藥物的藥性、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醫(yī)生應有詳盡全面的了解:如臨床使用頭孢塞肟、頭孢唑啉、頭孢哌酮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時,用藥5d 內應禁用激素類藥物,避免兩種藥物毒性疊加,增加患者腎臟排毒負擔,而令患者出現不良藥物反應;而地高辛與噻嗪類排鉀利尿劑合用,則可能由于地高辛對心肌收縮的加強與噻嗪類排鉀利尿劑的共同作用,而引發(fā)患者出現中毒癥狀[8]。
其次,醫(yī)務人員還應加強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專業(yè)能力的不斷提升,隨時掌握最新醫(yī)療研究成果,明確種類藥物的使用方法,和不同藥物間的拮抗作用、配伍禁忌,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如本咪替丁與乳酸之間的拮抗效果,會使藥物進入患者胃腸內后快速分解為乳酸,降低甚至喪失藥效;頭孢類藥物與呋塞米合用,會加強藥物毒性等。
第三,在用藥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如患者中的高齡、孕婦、兒童患者,臨床用藥時需要格外考慮患者身體的藥物耐受程度,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用藥史、藥物過敏史等具體情況,并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對藥物的藥量酌情增減,并對有過敏因素的患者予以嚴密觀察,及時對發(fā)生過敏癥狀的患者進行對癥處理,避免不良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
在使用多種西藥合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藥物配伍不當是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不但嚴重影響了患者疾病的治療效果,而且還可能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使患者承受額外的痛苦、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藥物用法用量、給藥方式等,也與治療中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率密切相關。因此,在臨床采用多種西藥合用進行治療時,應從嚴把藥物來源入手,在保證藥物藥品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對藥物保管、存放、使用日期等方面的管理;同時,也要加強對藥物的使用過程監(jiān)管,確保患者嚴格遵醫(yī)用藥,避免用法用量不當而引發(fā)藥物不良反映;此外,醫(yī)務人員還應加強對患者病情、癥狀表現及身體狀況的了解,根據患者的不同疾病類型、年齡和藥物耐受程度,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藥物治療方案,以提高其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在所選樣本中,使用多種西藥合用進行臨床治療的患者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6%;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中,藥物用法用量不當造成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達到29.17%、藥物配伍不當原因的發(fā)生率為31.94、給藥方式錯誤造成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39%;藥物中包括抗酸類藥物和抗生素類藥物的分別占16.67%和26.39%。研究數據結果進一步證實,多種西藥合用進行臨床治療,抗生素類藥物及抗酸類藥物的合理使用、科學配伍,對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使用多種西藥合用進行治療,患者更易因藥物配伍不當、不同藥物禁忌沖突、用法用量不當等因素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臨床應結合患者的病情和實際癥狀,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開具處方,并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以減少和避免不良藥物反應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