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
摘要:小學美術是提升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學科之一。學生可以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繪畫、制作、想象,感受美術的魅力,并在此過程中,去創(chuàng)造美、體會美、分享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增強小學美術教學的高效性。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把握新課改發(fā)展趨勢,并在此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以及他們的美術學習體驗,進行針對性引導,真正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美術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美術課堂上,部分美術教師并不注重為學生搭建展示個人美術學習成果的舞臺,也不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厭倦感,而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便成為空談了。為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研究新課改理念,并在此基礎上,真正構建美術教育內(nèi)容,與學生認知的鏈接,與具體教學方法的聯(lián)系,真正讓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美術教學的高效性。
一、構建探究性課堂,讓學生學會思考
在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高效性的內(nèi)涵,并深入研究新課改教學的方向,從而在此過程中,真正打造具有生本性質(zhì),具有探究性質(zhì)的美術課堂,讓學生真正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并將個人的思考,融入到美術學習中,即讓學生將個人的想法轉(zhuǎn)變成現(xiàn)實,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促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成功構建。
例如,在開展“野外寫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即充分讓學生利用各種條件,進行多角度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教師在此,對一次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簡要介紹。在上周的野外寫生教學過程中,由于天公不作美,大風驟起,導致學生的繪畫作品上出現(xiàn)很多橫線。針對這種教學意外,教師運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即讓學生結合繪畫的對象,以及在繪畫上的橫線,進行合理的想象,最終更好地運用這些繪畫中的意外,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力,真正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學會思考,促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成功構建。
二、構建自主性課堂,讓學生學會表達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構建自主性的美術課堂,即真正打造生本性質(zhì)的授課氛圍,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個人是美術學習的主人,并讓學生在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美術學習技巧,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達到增強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個人美術學習看法的空間,并結合學生的美術學習水平,進行相應的引導,從而在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熱情的同時,讓學生的表達更具有規(guī)范性,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開展手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自主性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去實踐,去表達,真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小學美術自主性課堂的成功構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第一點,提供工具。教師運用文字,簡介如下的工具:各種顏色的毛線、各種形狀的樹枝、剪刀以及硬紙板。第二點,提出問題。在上述工具展示完畢后,教師讓學生思考:如何運用毛線,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作?與此同時,教師走入學生中,結合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引導。第三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成果。小陳積極地舉手說:“我分別將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即紅線、白線以及綠線,纏在三個樹枝上……”通過構建自主性課堂的方式,教師真正讓學生獲得美術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在展示個人作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促進自主性課堂的成功構建。
三、構建信息化課堂,讓學生學會想象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即構建出具有趣味性、情境性的授課模式,調(diào)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他們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精準性的引導,讓學生真正全身心,融入相應的美術學習過程中,真正促進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真正解放個人的思維想象力,獲得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例如,為了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趣味性,讓他們結合多媒體上的情境,進行多角度思考,真正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美術授課的束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增強美術教學的高效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第一點,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接近學生認知的情境,并在此過程中,積極地與學生互動,真正讓學生更為積極地融入相應的情境中。第二點,注重成果展示的評價性。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成果展示進行評價,注重從正向的角度入手,進行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師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興趣進行融合,真正達到增強學生想象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本文的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入手,注重研究新課改理念,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最為接近學生認知的小學美術授課模式,讓更多的學生融入到具有探究性、自主性以及信息化的授課氛圍中,調(diào)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學生去思考,去表達,去分享,促進學生美術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達到成功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秀香.基于高效課堂構建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教師.2017(S2)
[2]辛步嵩.淺論打造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2017(07)
[3]王華清.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7(01)
高橋鎮(zhèn)小山灣學校 4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