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飛
摘要:學位論文題目的文字表述一般可以反映研究者所選的課題、論題、研究方法以及整體思路。(翻譯研究概論,第十一章,P232)因此,題好文一半。本文搜集了近十年二十篇為第一語言的國家的碩士論文和我國翻譯專業(yè)的碩士論文題目, 然后進行比較研究, 概括了顯著特征,主要從論題類型、選題原則、選題來源、選題領域及選題方法進行比較總結,從而為今后的碩士畢業(yè)論文選題提供一定幫助和指導。
關鍵詞:論文選題;翻譯碩士;學位論文
通過搜集的MTI學位論文題目,然后進行比較,就MTI學位論文的選題得出以下幾點:1)MTI學位論文選題立足實踐活動;2)論文題目的實際意義性;3)題目難度分析;4)選題的問題意識;5)選題展現(xiàn)的翻譯理論素養(yǎng)。
一、MTI學位論文選題立足實踐活動
首先,由于MTI的培養(yǎng)目標,這就決定了其學位論文選題多立足于翻譯實踐,因此,近些年,中國的MTI學位論文選題實踐主要是翻譯實踐報告為主,尤其是個人翻譯實踐為主,例如目的論視角下京劇劇本《鎖麟囊》翻譯實踐報告,孫二東,西南科技大學;小說《又咸又黑的大?!贩g實踐報告?——節(jié)選自小說集《歷久彌香繡球花》,王娜,內蒙古師范大學。而英語母語國家的學位論文選題研究出了個人實踐為主,也有合作的實踐翻譯活動和委托方規(guī)定的,例如Doing Business Regional Profile 2016 : East African Community,World Bank Group,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2016-01。其次,從所搜集的論文題目來看,中國論文選題大多放在了時間較新發(fā)生的翻譯實踐活動或是模擬翻譯實踐,例如故宮陪同口譯實踐報告,趙智勇,河北大學;“谷歌2018新品發(fā)布會”模擬口譯實踐報告,曾琳,江西師范大學。英語國家的翻譯實踐以真實翻譯活動為選題基礎,利用海德格爾[1889-1976]和伽達默爾[1900-2002]提出的解釋學現(xiàn)象學方法,本研究提供了對通過翻譯與難民合作的經(jīng)驗的見解。再者,可以看出,英語國家翻譯實踐的形式也眾多,包括口譯、筆譯、視譯、計算機輔助翻譯、翻譯技術研究、翻譯教學研究等。中國的論文選題多以口譯、筆譯為主,例如企業(yè)口筆譯項目管理 ——汽車金融企業(yè)譯員崗位實習報告,楊綺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二、論文題目的實際意義性
MTI學位論文的選題要有實際意義。如果論文類型非翻譯實踐報告,則需要考慮選題是否能夠回答或解決翻譯實踐、教學與行業(yè)中的實際問題,是否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價值。中國的MTI論文選題主要通過個人自行尋找翻譯材料, 并沒有過多考慮所選文本的價值、考慮譯文日后是否會有人讀、誰會受益的問題。例如,《中英基本顏色詞的內涵比較》,劉艷,山東師范大學。母語國家的論文選題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委托方而定,包括學校、公司、科研項目相關部門等,因此論文筆者需要按其要求的形式、期限、質量等進行,有時,學生譯文還可以出版。
三、題目難度分析
中國學位論文大體比較簡單,部分缺乏研究價值。而英語為母語的MTI專業(yè)學位論文更能體現(xiàn)學生自身的翻譯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自身翻譯實踐的反思。例如The Concept of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Shared and Dissimilar Features,Peter Lang, 2019。
四、選題問題意識
MTI學位論要有明確的問題意識,要體現(xiàn)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這一點在國外學位論文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例如About adequacy, equivalence and translatability in huma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Editions Tradulex, 2015,本文研究了人類翻譯中的適當性,等價性和可翻譯性的概念,尤其是關于機器翻譯質量評估的充分性概念如何演變。另外,中國學位論文也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更多的是綜述型的分析、對比研究。中國翻譯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領域:翻譯文本分析、翻譯史研究等。例如,《時代周刊》新聞評論文本翻譯實踐報告,劉耀,西安石油大學。英語國家的論文選題涉及領域包括:翻譯質量評估、不同問題的翻譯研究、翻譯技術研究等。
五、選題展現(xiàn)的翻譯理論素養(yǎng)
雖然MTI學位論文并不如翻譯學位論文注重理論性和學術性,但任何問題均需前人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經(jīng)過概括總結和歸納分析而逐步系統(tǒng)化、理論化。例如,翻譯研究有大量相關翻譯策略、方法與技巧,這對不同的翻譯形式,包括筆譯、口譯、視譯、等,西方的學生在寫作中更多能運用相關的理論去審視、思考、解釋和解決相關問題。例如,Spoken Corpus-Based Resources for Indergraduate Initial Interpreter Training and Lexic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Empirical Case Studies.,Bale, Richard.?,University of Surrey, 2013。有一定研究難度和深度。
結語
MTI學位論文大多是實踐報告的撰寫,在選題上,中國MTI學位論文選題形式過于固化、八股化,選題套用雷同模式,實際意義、和研究價值較小。英語國家的論文選題無論在翻譯實踐參與、難度方面、問題意識和翻譯理論素養(yǎng)軍值得中國MTI學生學習與思考,在今后的學位論文選題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更加注重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其次,多考量實踐與理論的有效結合,有一定實際意義;再者,選題時,應該對論文寫作有一定的前瞻和規(guī)劃。從而展現(xiàn)MTI學生應有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孫三軍、任文.中國翻譯,翻譯碩士學位論文模式探究2019[J].第四十卷,82-90.
[2] 劉曉蓉、文軍.MTI學位論文畢業(yè)論文調查:現(xiàn)狀與對策,[J].2016.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