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仕菊
摘 要:當學生步入初中教學,他們將要面臨諸多全新的學科,歷史就是其中的一門,當教師在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述有關歷史課本上相關的知識點時,學生很有可能對于教師講述的知識點難以通過時間進行連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相關的史料來進行針對性的細致化講解,讓學生能夠在參考史料背景的情況下,對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點進行更加全面和深化的理解。另外,結合一些歷史資料,不僅可以豐富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同樣也可以讓學生在傾聽歷史資料的過程中,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歷史學習當中。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教學;課外知識;材料提取;歷史事件
教師能夠在課堂講解的過程當中講述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這不僅從一方面反映了歷史教師在這一門學科的造詣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同樣也可以在課堂上結合史料教學來讓學生對于這一節(jié)課程以及接下來的歷史學習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歷史這門課當中取得令彼此雙方都能比較滿意的成績。同樣在課堂上進行史料教學,也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在講解到相關知識點的時候也可以加深他們對于歷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印象,從而能夠讓他們對歷史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
一、豐富學生課外知識
初中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他們在學校待的時間往往占用一整天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初中生沒有多余的時間去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當歷史老師能夠在課堂上講解與課本知識點相關的一些歷史資料時,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課堂講解知識點的吸收興趣,同樣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來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從而能夠讓這些學生在不斷積累自己歷史知識的情況下,對歷史這門學科能夠進行更加整體性的理解和掌控;同時,結合相關的歷史資料,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課堂上所講歷史發(fā)生的背景以及相關事件,從而能夠加深對于將要學習的知識的總體印象。
例如,在教授“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這一章節(jié)時,當教師只是簡單地介紹元謀人、北京人以及山頂洞人在遠古時期的居住場所,以及那個時期人們的生產以及生活方式時,學生難免會感覺有一些枯燥,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赝卣挂恍┯腥さ臍v史資料來調動學生學習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的專注度,讓學生在對這些歷史資料了解更進一步的情況下去深入學習課本上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從而能夠讓學生對于遠古時期人生活方式以及生產方式的特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從而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當中銜接將要學習的其他知識點。
二、強化材料提取能力
當教師在向初中生講授歷史知識點的時候,學生應當知道教師會用一種比較適當?shù)姆绞絹碜屗麄儗τ趯⒁獙W習的知識點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了解和把握,這時教師就需要向學生敘述一些與將要掌握的歷史相關的歷史資料,諸如背景或者是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前提。在教師講解的過程當中,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將這些資料轉化為有用的信息。那么當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或是在做相關的歷史材料分析題時,他們就可以根據(jù)課堂上教師為他們提供的教學方式來有意識地判斷哪些材料是可以提取進行運用的,從而強化學生的材料提取能力。
例如,在教授“燦爛的青銅文明”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在講相關知識點和歷史文物的過程中,必然會向學生講述這些青銅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以及這些不同的文明在各個朝代的特點有哪些獨特之處;當學生能夠從教師所講的內容當中提取到教師想要向學生表述一種什么樣的信息時,那么學生在這種不斷聽課的過程當中,先是提取自己想要理解以及能夠理解的一些信息去強化對于課本內容的理解,同時在這種過程當中也能夠不斷加強學生對于材料分析以及材料重要內容提取的一個判斷和辨別能力。
三、加深歷史事件印象
歷史在初中眾多科目的學習當中,只能算是一個處于次級的項目,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當中可能并不會以及愿意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一學科當中,在教師上課當中所提及的一些知識點,學生在沒有進行課下復習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忘記;那么當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結合史料分析向學生講述知識點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腦海當中形成歷史之間發(fā)生的背景以及地點,同樣也能夠在這種場景設立當中來加深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印象,從而在腦海內構建起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延續(xù)圖來讓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個階段性的掌握。
例如,在教授“華夏之祖”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在向學生教授華夏之祖這一名稱的由來之前時有必要對“華夏”這一重要的名詞做一個延伸性的敘述,讓學生了解到這一民族從歷史發(fā)展至今的偉大過程,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是華夏當中的一份子,讓學生在這種民族自豪感和關聯(lián)中,去學習有關華夏之祖這一章節(jié)當中的諸多歷史事件。在歷史綿延的長河之中,華夏之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在之前的那個時代,以及在當代有著怎樣的意義,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對于這一問題的思考當中去聯(lián)系相關的歷史事件,從而加深他們對于歷史事件的總體印象。
總之,在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講課的過程當中穿插一些歷史資料,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讓他們能夠有一定的歷史素材積累,同時在講課的過程當中也可以潛移默化地來強化學生對于材料的提取能力,讓他們能夠在聽課的過程當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信息。再者,當教師講述一些歷史資料時,學生在對信息進行提取的過程當中可以加深對于相關歷史事件的印象??偠灾Y合歷史材料教學對于初中生學習歷史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參考文獻:
[1]左思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史料的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7(22)
[2]邵靜.初中歷史課堂史料教學的價值[J].教育科學論壇,2014(07)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