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興
摘 要: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大多學生對英語學科已經建立起一定的學習情感,獲取到一定的基礎知識。學生在升入初中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知識點繁多且零散,在初中階段,想要學好英語科目,就需要學生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重視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掌握音標知識,正確掌握英語詞匯的發(fā)音規(guī)則,促使自身思維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得到良好發(fā)展,從而提高綜合學習能力。通過增強初中英語音標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助力學生開辟英語詞匯學習的捷徑,為學生日后學習更多英語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基于此,對初中英語音標教學的問題和對策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音標教學;問題;對策
引言: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掌握英語中的48個音標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基礎。在掌握音標的基礎之上,學生能夠按照每一個單詞的音標進行準確的讀音,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語音水平。同時,在聽英語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內容來準確地進行單詞的拼寫。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語音標教學中,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音標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枯燥的音標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音標教學時,會習慣性地采取傳統(tǒng)的帶讀、領讀教學方式,學生機械地進行跟讀,教學效率并不高,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學生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認為英語單詞的記憶難度大,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和信心。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教師并未充分認識到英語單詞拼寫和發(fā)音間存在的緊密聯(lián)系,并沒有采取科學方式帶領學生針對英語詞匯進行從音到形的完整記憶,不斷降低教學效率。其次,教師缺少科學、合理的發(fā)音指導方法。學生在模仿教師發(fā)音的過程中,自己的發(fā)音和教師的發(fā)音通常都會出現(xiàn)較大差別,還有些學生不分長短音。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傳授給學生正確的發(fā)音方法或技巧,較快的帶讀速度導致長音的發(fā)音偏短,再加上朗讀方式不正確,不能讓學生正確掌握長短音的發(fā)音,以至于出現(xiàn)時長時短的讀音。
(二)對音標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教師對于音標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不愿意利用專門的課堂時間來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音標的訓練,甚至認為這會浪費很多的課堂教學時間。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會慢慢地積累一定的英語音標知識,不需要專門地對他們進行訓練。因為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對于音標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只停留到了鸚鵡學舌這一步。
二、初中英語音標教學對策
(一)感受文化差異,提升交際能力
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在進行語音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對學生進行規(guī)則的灌輸,也不能僅停留在機械的操練,而應該關注文化現(xiàn)象,以文化為載體,設計符合西方文化的交際行為的練習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異,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在語音方面的體現(xiàn),從而更好地掌握語音發(fā)音技巧,也對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音標知識的總結
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對音標知識的掌握,而且也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的提升。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音標知識的總結,參與總結一些重要的發(fā)音規(guī)律,并在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中全面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比如,對于初中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首先需要掌握的是五個元音字母A,E,I,O,U在開音節(jié)和閉音節(jié)中的不同的發(fā)音規(guī)律。同時,這也是學生進行下一步的英語語音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總結出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jié)和閉音節(jié)中的不同的發(fā)音規(guī)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單詞實例,并要求學生從這些單詞中來進行總結。例如,為了能夠使得學生較快地掌握I這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規(guī)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三個較為簡單的典型的例子:hi、fine和white。通過分析這三個單詞中的I的讀音,學生很快地能夠總結出在開音節(jié)中,I的讀音應該為[aI],以此類推。反之,為了能夠使得學生較快地掌握I這個元音字母在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規(guī)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兩個較為簡單的典型的例子:quilt、in。通過分析這兩個單詞中的I的讀音,學生就很快地總結出在閉音節(jié)中,I的讀音應該為[I]。
(三)重視多元評價,強化反饋促進
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自主學習評價是具有導向性的評價工具。它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公平合理、準確具體的評分標準,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之前就了解教師的期望,從而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客觀公正地對自我和他人進行評價,并在自我檢測的同時進行自我調整和完善。評價表中的指標要根據不同階段,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不同習慣而增減,如培養(yǎng)音標書寫習慣、聽錄音、配音、與同伴互相糾音等,讓評價起習慣培養(yǎng)的指揮棒作用。自主學習評價包含即時評價和互助評價。即時評價可以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也可以是由教師及時發(fā)起的全面檢查?;ブu價包含同伴評價或教師評價等?;ブu價更有互助性,在評價過程促進了學生與同伴的交流學習,甚至實現(xiàn)同伴間的互助,達到個人學習完成不了的效果。
結束語:
總之,音標學習在初中起始階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可以從大量輸入與大聲朗讀,關注形式的趣味性與內容的適切性,注重語境化與交際化結合、使用歸納與演繹結合等方面著手改善音標教學方式,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鋪平道路,打下基礎,并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全玉.初中英語音標教學現(xiàn)狀及有效開展策略[J].新課程(下),2019(09):30.
[2]沈玲玲.提高初中英語音標教學效率探微[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7):82.
[3]張力.初中英語音標教學方法淺議[J].新課程(中),2019(08):94.
(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