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挪威東南部卡姆島海灘于今年1月發(fā)現(xiàn)一具男嬰尸體。6月7日,挪威警方證實,死者是去年10月英吉利海峽船難遇難者、年僅15個月的伊朗庫爾德族男童阿廷(如圖)。當時,他與家人一起搭船冒險從法國渡海、試圖入境英國時,不幸命喪大海。由于性格活潑可愛,阿廷曾被大家稱為“快樂寶寶”。然而,這場悲劇帶走了他的快樂。
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報道稱,阿廷的遺體身著藍色連帽吊帶裝與救生背心,多日漂流后被沖到挪威西南海岸上。調(diào)查此案的挪威警官卡米拉·瓦格7日表示,因為他們當時沒有接到過兒童失蹤消息,也沒有家屬聯(lián)系過警方,且這件藍色嬰兒裝也不是挪威品牌,所以懷疑男童不是來自挪威。通過奧斯陸大學法醫(yī)學部門的DNA對比以及多方調(diào)查,警方最終確認死去的男童就是阿廷。據(jù)悉,阿廷的親屬已收到通知,尸體將被送回伊朗安葬。
阿廷的家人來自伊朗西部城市薩爾達什特,他的父親內(nèi)賈德是一名收入微薄的工人,母親帕娜希沒有工作。內(nèi)賈德聽說在英國一天可以賺至少100英鎊,還能住在福利房里,于是帶著夢想,決定與家人一起偷渡到英國展開新生活。
一家人曾試圖坐火車入境英國,試過兩次都失敗了。于是,他們找上偷渡集團,并繳納了至少5000歐元。2020年8月,阿廷的父母帶著阿廷以及9歲的女兒艾妮塔和6歲的兒子阿民從伊朗進入土耳其,再輾轉(zhuǎn)經(jīng)意大利,千辛萬苦抵達法國的難民營。
兩個月后,一家五口與其他23人乘坐小漁船穿越英吉利海峽,未料因為嚴重超載,不幸發(fā)生沉船事故。當時,法國援救船救起了15名難民,但阿廷的家人卻無一獲救。一家除了阿廷外,連尸體都沒被尋獲。
法國敦刻爾克難民營的難民加夫說,阿廷一家人曾住在他的帳篷附近。
阿廷在難民中小有名氣,因為他是個“快樂寶寶”,深受大家喜愛。他還展示了和阿廷的合影,這張照片是船難發(fā)生前拍攝的。對于阿廷的死,他說,“大家都很難過,但我們能怎么辦呢?除了哭泣,我們什么也做不了?!?/p>
庫爾德族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與亞美尼亞的邊境山區(qū),人口總數(shù)約為2500萬至3500萬,是中東地區(qū)的第四大族群,卻從未成立民族國家。每年,當?shù)囟加谐汕先f的庫爾德族人支付昂貴的費用,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歐洲,盼望能在歐洲過上幸福生活。但是,不少人偷渡時不幸遇難,或者長年累月地在簡陋的難民營中度日。即使最后取得歐洲國家的庇護權(quán),但也因為語言障礙、缺乏技術(shù)能力等原因,無法逃離貧困的生活。
盡管如此,隨著歐洲的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來自北非和中東的難民潮又蠢蠢欲動。德新社7日稱,就在5月中旬,有8000名難民從摩洛哥游泳偷渡到西班牙在北非的海外屬地休達,其中包括一名背著幾個月大嬰兒的女子,以及一名渾身綁著塑料瓶的少年。不過,西班牙政府對外公布的消息稱,這些難民已逐批被遣返回摩洛哥。此外,在波黑等巴爾干國家的邊境地區(qū),也有數(shù)千難民等待進入歐盟國家。
隨著德國、法國等多個歐洲國家的大選臨近,難民問題又成為焦點話題。德國右翼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最近就公然宣稱,若該黨執(zhí)政,將把來自敘利亞等國難民送回老家。而丹麥議會6月3日還投票通過在國外設(shè)立難民中心的提議。具體做法是在非洲而不是本土設(shè)立難民接待中心,逐步實現(xiàn)拒庇護申請者于國門之外。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此前也重申了“零難民”的競選愿景。
對此,聯(lián)合國難民署、歐盟和幾個國際組織都提出批評,稱這些計劃是在破壞國際合作,缺乏對難民人權(quán)的保護。聯(lián)合國難民署稱,目前到達歐洲的難民人數(shù)在逐年遞減,與2019年的12.4萬人相比,2020年通過海路和陸路抵達的人數(shù)為9.5萬,歐洲國家應該接收更多難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