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長壽 包阿東 吉日嘎拉 高治國 海青
[摘 要] 本科教育的質量是本科院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隨著1999年以來高校不斷擴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本科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團隊的教科研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學改革,使本科教育的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再上一個臺階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問題。文章沿著“什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有哪些類型-為什么要建設教學團隊-如何建設教學團隊-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的研究思路,探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
[關鍵詞]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
一、引言
本科教育的質量是本科院校的生命。沒有了生命,“生物體”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同樣,沒有了對高質量的追求,學校也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失去了辦學的意義。隨著1999年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guī)模擴大,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了大眾教育,同時也引發(fā)社會各界對教育質量的質疑。錢學森曾提出疑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面對這些質疑,高校要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中指出:“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本科教育是高校的主體和基礎,抓好本科教育教學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點和關鍵。”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職能,其中人才培養(yǎng)為首位。教師隊伍的水平?jīng)Q定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通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研究,找出團隊建設的共性和現(xiàn)階段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水平的提高。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的含義
自1999年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地方??茖W校通過升格或合并等形式,由教育部批準組建的普通本科院校統(tǒng)稱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1]。
1950年,美國把“團隊建設”開始應用于企業(yè)和學校,現(xiàn)已取得一定成果并被廣泛接受。團隊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組成的小組,組員目標相同,知識、技能互補,有共同的責任感和責任心[2],其核心是團隊精神。這些與高校教學組織形式的要求一致。在我國高校,“教學團隊建設”仍處于建設的初期階段。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的定義
結合團隊的基本概念,可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定義為:以為學生更好地服務為目的,由合理的年齡和學緣結構、知識技能互補并相互協(xié)作、具備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教師所組成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學團隊,其完成目標的主要途徑是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依托平臺是系列課程和專業(yè)建設,目標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
(二)教學團隊有別于教研室
教研室目前更多地表現(xiàn)為行政組織的特征。在實際運行中,上級安排任務,教研室以執(zhí)行者的身份完成任務,所以教研室內部教師之間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與協(xié)作,教研室未能負起提高教學質量的責任。
教學團隊的建立能夠有效補充教研室在教師培養(yǎng)、教學研究等方面的缺失,又能使同一專業(yè)中存在個體差異的教師人盡其才,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優(yōu)勢。教學團隊不同于教研室,成員之間是協(xié)作伙伴關系,成員之間平等相待,在教學團隊建設和運作過程中,能夠迅速培養(yǎng)團隊成員的協(xié)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教學團隊是一種自愿完成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最大化的組織形式,強調的是個人和團隊的目標協(xié)調一致,每個成員都為實現(xiàn)團隊目標而共同努力。在任何情況下,團隊成員通過說服做出決定,而不是靠強制命令或指使[3]。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的基本類型
依據(jù)組合的目的和形式,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初期階段的教學團隊建設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問題解決型
為了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由同一系部同一專業(yè)的2~5位教師自愿、主動組成的課程組、沙龍等形式的團隊,他們中有團隊帶頭人,團隊帶頭人專門針對現(xiàn)實中遇到的教學問題需要解決時而指定時間、地點來討論,多數(shù)情況是隨機性的,只要其中的一人遇到有待解決的教學問題大家便碰頭,也可以借助于網(wǎng)絡、微信、QQ等工具,拓寬交流的空間和時間來討論問題。這種教學團隊的特點是沒有時間限制、開放自由、簡單方便,可以讓志同道合者思想共享[4]。
(二)功能交叉型
為了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教學或教學科研任務)或解決存在于教學過程中的共性問題而組建的團隊。此類型的教學團隊主要由同一等級、有專門知識技能和經(jīng)驗的跨學科教師組成,即羅賓斯所謂的“多功能團隊”[5]。
(三)自主組合型
由教師自主組合形成一個團隊,有團隊自擬的主題,團隊主動進行集體備課、集體研討,組織自我反思。此類型的教學團隊更加靈活、自由地開展活動,主要針對教師個性化的日常性的教學問題研究,是當前傳統(tǒng)教學團隊的有效補充。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必要性
(一)本科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教育質量工程建設大背景迫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設教學團隊
1.在高等院校本科生擴招、社會各界越來越多地關注和監(jiān)督人才質量的形勢下,如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以生存和發(fā)展,是當前地方本科院校直接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造一支又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既有奉獻和團隊精神又有強烈的合作意識的教學團隊,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它華麗的校園建設和師生人數(shù),而在于它教師的質量,一所好大學,一定有大量的出色的教師”[6]。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經(jīng)驗都較薄弱,教學團隊建設時不可待。
2.在本科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教育質量工程建設大背景下,科學知識的綜合化發(fā)展趨勢迫切要求教師科學合理地合作。
一門課程教學大綱的制定、每學期的授課計劃、理論教案、實踐教案、理論和實踐課程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微課制作、PPT制作、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網(wǎng)絡課程建設乃至專業(yè)建設等均需要教師團隊的合作,單靠某個教師是無法完成的,即便能完成,可想而知質量該是如何,所以迫切需要組建教學團隊。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教研室任務多、任務雜,進行教學改革力不從心,迫使建設教學團隊
教研室活動往往是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任務,活動中缺乏合作精神。教研室在管理功能、組織形式、工作效率和教師的教研心態(tài)等方面都迫切需要突破現(xiàn)有的狀態(tài)。本科教學任務較重、工作繁雜,現(xiàn)實中帶一門課程的教師僅一學期就需要完成選用教材、擬定授課計劃、編寫教案、課堂理論講授、實踐實驗教學、輔導答疑、批改作業(yè)、考試考查、學生平時成績評價、實習指導、論文指導、期末規(guī)范閱卷等,內容繁雜、任務繁重,并形成一條“流水線”。教研室多數(shù)教師都單獨完成,教研室每學期忙于檢查和考核以上所說的內容和完成上級下達的命令任務,很少有時間精力專門研討和學習教改、教科研融合等。在這種情況下,為更好地提高本科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急需建立教學團隊,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的優(yōu)勢和專長,團結合作、分工協(xié)作,給學生展現(xiàn)學科發(fā)展最前沿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目標內容
(一)教學團隊要確定建設的目標
教學團隊的目標、工作職責定得要少而精、簡而遠,以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發(fā)展為目標。
1.通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教學,指導學生參與應用實踐、科研實踐和各類技能競賽,提高教學質量。
2.課程、教材、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3.通過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來提高教學水平,實現(xiàn)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
4.通過培養(yǎng)頂尖教師和名師、建設教師梯隊,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二)教學團隊要確定建設的內容
根據(jù)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文件規(guī)定,我們建設以下內容。
1.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強,有著科學合理結構的教學團隊,并制定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和進修計劃。
2.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教研活動,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jīng)驗交流。
3.開發(fā)教學資源,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內涵和教學目標,完善線上、線下課程內容和各項大綱(包括教學大綱、實踐大綱、實習大綱等)等。
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正因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新建”,硬件設施和設備方面尤其是一些新的設備,已具備了最新的功能特點,但在軟實力建設方面遠遠落后于老本科院校。
(一)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重申報,輕建設,獲批后缺乏保障制度。多數(shù)高校包括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為了享有教育部給予的優(yōu)厚的條件和政策等,臨時拼湊一些教師申報教學團隊,并非是有機結合,功利性強、建設積極性弱,獲批國家級或省部級教學團隊后很少真正開展教學團隊建設工作,建設流于形式。
2.教學團隊帶頭人行政化傾向較高。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學團隊采用可行的分類建設、逐級提升,但團隊帶頭人具有行政職務的比例超過了58%[7]。成立教學團隊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而行政領導擔任教學團隊帶頭人,由于行政事務本身就較多,幾乎沒時間來管理團隊建設。大量“學官”充當教學團隊領頭人,導致了團隊建設出現(xiàn)種種問題。
3.存在教學團隊整體上教研水平不高的問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教師主要從事??平虒W。升本后,原有的教師從??平虒W專任教師轉換為本科教學專任教師,此時克服的最大的困難是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教研能力才能滿足本科教學的要求。然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起點低、底子薄、教育經(jīng)費短缺,70%以上的教師知識結構和教研水平未能及時得到提升。
4.存在教學團隊成員間的協(xié)作意識薄弱現(xiàn)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師升本以前養(yǎng)成了把教學看作是個人工作的意識,并逐漸形成了各項教學工作存在“單兵作戰(zhàn)”的現(xiàn)象,基本處于封閉和孤立狀態(tài)的教學過程,講完課就忙于完成教研室布置的任務和各自的“流水線”工作,教師之間很少有溝通。
(二)教學團隊建設對策
1.構建合理的教學團隊,制定成果的獎勵制度和激勵機制。構建有一定互補性的教學團隊,要權衡性別比例、年齡、學歷、職稱等。珍妮穆勒[8]認為“大于五個人的團隊,就會顯露社會惰性,除非承擔強制性任務以外,團隊成員的相互拉力將會發(fā)生遞減”。伊萬維滕貝格[8]強調“團隊規(guī)模在一開始人們是不會去考慮,但規(guī)模對團隊來說很重要,團隊成立后才發(fā)覺成員人數(shù)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最有效的團隊規(guī)模不超過10人”。依據(jù)以上說法我們把教學團隊成員盡量控制在5—10人之間。構建教學團隊成功后,制定成果的獎勵制度和激勵機制,做到“兩個結合”。一是要結合物質和精神獎勵。既要在物質上滿足薪酬、福利保障、公平待遇等需要,又要更加注重精神激勵,如成員個體成長、工作自主、業(yè)務成就等。二是要結合團隊和個人獎勵,采取競爭式合作、合作式競爭。
2.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文化。團隊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主要取決于團隊文化,團隊文化被稱作為團隊的“軟實力”,無形中影響著團隊中每一個人的成長。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文化離不開團隊帶頭人和團隊成員這兩個要素。要選擇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帶頭人,而不是選擇官位高而行政工作脫不開身的“學官”。教學團隊帶頭人起的是代表和統(tǒng)帥作用,是團隊的核心和靈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團隊的根本性標志是擁有優(yōu)秀的團隊帶頭人,能為團隊指明方向,能夠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營造和諧愉快的工作氛圍。良好的團隊文化體現(xiàn)于培養(yǎng)團隊成員協(xié)同工作的能力。教學團隊能夠使每一位成員展示自我能力,每一位成員的榮譽、抱負等都離不開大家在知識、技能、信息等多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個人的物質和精神回報也離不開團隊。
3.確定團隊建設的具體內容,針對性地培養(yǎng)團隊成員。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學團隊要有鮮明的特色,但必須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主要結合辦學水平和辦學方向,確立教學團隊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礎上教學團隊建設要結合自身的特點,總結優(yōu)、劣勢,以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特色專業(yè)和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等為依托,將教學改革與研究同本區(qū)域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需求緊密結合起來,逐漸摸索出適合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團隊建設方案,并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團隊,形成學校服務于地方的特色化教學團隊。再根據(jù)成員各自的奮斗目標來確定要完成的具體內容,針對性地培養(yǎng)團隊成員。
4.確立明確的團隊建設目標和分工。在制定教學團隊建設目標時,要與建設內容相配套、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共同發(fā)展。團隊目標要融合個人目標,先制定團隊總目標,再確定每個團隊成員的目標。依據(jù)成員的目標確定每位成員的工作內容,在此基礎上確立團隊的階段性目標,做到教學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高度一致。以“總—分—總”的形式讓每一位團隊成員把實現(xiàn)團隊目標內化為自身需求,成員之間分享知識,激發(fā)拼搏精神、敬業(yè)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實現(xiàn)教學團隊的總目標與個人目標的共贏。
參考文獻
[1]汪長壽,海青,等.基于新建地方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意義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9):238-239.
[2]劉慧.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績效影響因素及評價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4.
[3][美]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鄭續(xù)偉,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呂改玲.我國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08.
[5]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M].9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22-326.
[6]陶愛珠.世界一流大學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111-113.
[7]冉超.地方師范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問題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8]沃頓商學院.團隊最佳規(guī)模[J].商界(中國商業(yè)評論),2007(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