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卉
記得剛退休時,身心一下子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再也不用每天在鬧鈴的催促聲中起床、洗漱,匆匆忙忙地去上班。早晨睡到自然醒的我,整天不出門。每天在家中,除了做飯吃飯,就是玩手機、睡覺。玩到眼睛疼,睡到渾身不得勁,整個人一下子頹廢了。
直到那天,遇到與我有著相似經歷的青草。她告訴我,這種種表現是“退休綜合征”。由于我們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角色、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出現了焦慮、抑郁等情緒,并因此產生偏離常態(tài)行為的一種適應性的心理障礙,長此以往,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聽了青草的一番話,我下定決心,重新找回昔日那個自信滿滿的自己。年過50 歲的我,開始著手制定并實施“慢老計劃”。
美好的一天從晨走開始。每天早上六點我會準時起床,牽上愛狗,向奶牛場走去。一個來回三十分鐘的路程,我一邊聽書,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到家后,全身微汗,備覺暢快。
合理均衡的飲食結構對于健康的身體尤其重要。每天吃什么、怎樣吃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凡是對身體有益的食物,我都來者不拒。
每天午睡30 分鐘,這樣可以讓身體獲得更好的行動力與注意力,使人更有精神。晚上不熬夜,堅持早睡早起。即使睡不著,我也會閉上眼睛,讓大腦與身體就那樣靜靜地休息、放空。
有自己的愛好,并且每天為它忙碌一會兒,這樣的生活更加有動力與希望。我的愛好還是挺多的,寫文攝影,既陶冶情操,又開闊眼界;種花養(yǎng)狗,別有一番賞花遛狗情趣在其中。此外,我還參加公益人的獻愛心活動、騎行人的戶外健身活動、老年大學攝影班的采風活動。
退休后,有了空余時間與知心朋友去聊去玩。不時與朋友們一起聚聚,聊聊開心的、煩心的事,釋放壓力,分享快樂?;蛘呒s上三五知己,來個周邊一日游,或者一周遠游,認識更多有趣的人,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挺好。
學習可以促進大腦的使用,使大腦越用越靈光,延緩智力的衰退。每天入睡前至少閱讀半小時,讓心靈行走在路上的感覺,與身體行走在路上的感覺是一樣的美妙無比。在讀書中入眠,就連睡夢也是多姿多彩的。
“慢老計劃”指引著我,一點點地改變著我,使我漸漸地走出了亞健康狀態(tài)。現在的我,每天都過得充實而有趣。喜愛文字的我加入了本市作家協會,并有多篇文字發(fā)表在省市及國家級報刊上;喜愛攝影的我,成為人民攝影報社特約攝影師、中國圖片庫簽約攝影師,并有多幅攝影作品獲縣、市級以及國家級獎。喜愛拍小視頻的我,成為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的優(yōu)質生活領域創(chuàng)作者。
總之,退而不休的我,每天注重飲食、勤于運動、樂于學習,正在為進入此生最健康、最快樂的老年狀態(tài)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