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影 李海娜 鐘金容 余潔明 龍曉霞
廣東省云浮市中醫(yī)院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內一科,廣東云浮 527300
喘證,中醫(yī)病名,又稱“喘息”,以呼吸急促、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無法平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呼吸系統疾病,病情嚴重患者可發(fā)生喘脫癥狀[1]。祖國醫(yī)學認為喘癥發(fā)生機制復雜,外邪入侵、飲食不調、情志失調、勞欲久病等均可引起肺宣發(fā)肅降或氣失所主、腎不納氣而發(fā)病,同時該疾病常易由于環(huán)境改變、免疫失衡等因素造成病情反復發(fā)作[2]。因此在喘證治療時,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是祖國醫(yī)學基礎理論中的兩大特征,在疾病診斷與治療期間開展辨證的同時具備整體觀[3]。中醫(yī)整體觀涵蓋五臟一體觀、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一及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一,以中醫(yī)整體觀作為指導,對患者展開整體性、全方面的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4]。近年來,中醫(yī)整體觀在疾病中的治療及護理取得了一定的應用價值,但目前關于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應用于喘證中的研究較少。我院以中醫(yī)整體觀調理護理結合耳穴壓豆對喘證患者進行干預,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20年3—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喘證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納入標準:①全部受試者均符合《中醫(yī)各科常見病診療指南》[5]中喘證相關診斷標準;②肺功能檢查,FEV1/FVC%<70%;③年齡35~75歲;④語言表達能力清楚、認知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患者,如肝腎衰竭等;②合并腫瘤疾病,如肺癌等;③入院前30 d開展肺部相關疾病治療或手術者。對照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5~75歲,平均(53.75±4.08)歲;病程1~5年,平均(3.08±0.74)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5~75歲,平均(52.97±3.97)歲;病程1~5年,平均(3.12±0.6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全部采用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基礎治療。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中醫(yī)護理干預。①情志護理:按照個體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及疾病特征開展針對性情志干預,施行護患一對一情志干預;②膳食護理:囑患者戒煙戒酒,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肥甘厚膩等刺激,跟進患者飲食;③一般護理及教育:每天評估患者喘證癥狀特征及康復情況,適當開展健康宣教,叮囑患者配合治療,調節(jié)情志狀態(tài),防止過度擔憂病情產生憂慮、郁怒等負面情緒;④肺腑調理:按照醫(yī)生辨證論治結果,對患者肺腑功能改善提供合理建議,制訂相應的輔助性干預方案,如肺康復訓練等。2周為一個護理周期。
研究組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采用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干預?;谥嗅t(yī)整體觀理念下開展培訓工作,讓護理相關人員掌握整體觀的實質內涵,便于臨床中開展工作;此外,護理人員應熟悉耳穴壓豆相關穴位,便于后續(xù)穴位調理工作的開展。辨證耳穴壓豆調理,實喘:選擇患者的神門、肺、支氣管、皮質下的穴位;虛喘在實喘基礎上增加腎、交感下穴位。選擇0.4 cm×0.4 cm的膠布,將王不留行籽粘在膠布上,常規(guī)消毒耳廓處皮膚,分別對上述穴位進行按壓,每天按壓3~5次,每次5 min,直至穴位伴麻、酸、脹痛感,耳廓呈微紅;每天觀察患者耳廓部位的膠布有無脫落,如果脫落需補貼,間隔1 d更換一次王不留行籽。2周為1個護理周期。
比較兩組康復效果;護理前、護理2周后肺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功能狀態(tài)情況。
①康復效果:根據文獻《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制訂,顯效為喘證等臨床癥狀改善效果明顯,未急性加重發(fā)作;有效為喘證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未急性加重發(fā)作;無效為喘證等臨床癥狀未有任何變化,甚至多次急性加重發(fā)作。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肺功能[7]:觀察與記錄1 s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與 用 力 肺活 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計 算FEV1/FVC值。③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8]:項目分別包括洗澡、修飾、大小便、用廁、進食、穿衣、上下樓梯、轉移、活動等方面,根據是否需要幫助及其幫助程度分為0、5、10、15分四個功能等級,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60分及以上提示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59~40分者生活需要幫助,39~21分者生活需要很大幫助,20分及以下者生活完全需要幫助。④功能狀態(tài)[9]:采用6 min步行試驗來評估,記錄患者6 min步行試驗的10%~20%作為基礎運動量,詳細運動量應低于休息時間的10次/min以內,即刻監(jiān)測血壓與心率,評估患者活動耐力。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康復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康復效果比較[n(%)]
兩組護理前FEV1、FVC及FEV1/FEV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周后兩組FEV1、FVC及FEV1/FEV高于護理前,且研究組護理2周后FEV1、FVC及FEV1/FEV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 時間 FEV1(%) FVC(%) FEV1/FEV研究組 30 護理前 38.64±9.53 54.37±9.12 57.63±10.18護理2周后 52.35±10.62 69.14±10.15 74.18±12.74 t值 5.263 5.929 5.559 P值 0.000 0.000 0.000對照組 30 護理前 39.15±10.08 55.02±10.09 57.21±9.95護理2周后 45.12±9.74 61.19±9.64 65.02±12.06 t值 2.333 2.243 2.736 P值 0.023 0.020 0.008 t組間護理前比較值 0.201 0.262 0.162 P組間護理前比較值 0.841 0.794 0.872 t組間護理2周后比較值 2.748 3.111 2.860 P組間護理2周后比較值 0.008 0.003 0.006
兩組護理前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周后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高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護理2周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s,分)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2周后 t值 P值研究組 30 52.18±5.63 69.65±4.74 13.002 0.000對照組 30 51.27±5.21 59.78±4.85 6.548 0.000 t值 0.649 31.210 P值 0.518 0.000
兩組護理前6 min步行距離功能狀態(tà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周后兩組6 min步行距離長于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護理2周后6 min步行距離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6 min步行距離比較(±s,m)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6 min步行距離比較(±s,m)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2周后 t值 P值研究組 30 315.64±90.43 384.18±79.61 3.116 0.003對照組 30 309.51±92.37 355.57±80.18 2.063 0.044 t值 0.260 22.153 P值 0.796 0.000
喘證,早已有對該病病名、發(fā)病誘因、機制及臨床表現有明確記載,在《諸病源候論》曰:“肺主于氣……余則喘滿逆上;虛勞之病,或陰陽具傷,或血氣偏損,今是陰陽不足,陽有余,故上氣也?!敝赋龃C發(fā)病在肺部,疾病發(fā)生及發(fā)展變化為正氣不足與邪氣過盛同時并見,故該病在肺為實喘,在腎為虛喘[10]。喘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病情嚴重患者還有生命危險,應及時干預。目前臨床中采用西醫(yī)藥物療法,但效果不理想且存在治標不治本的局限性,所以本研究采用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對喘證患者進行調理。
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整體觀中認為人作為有機整體,既具有結構上的統一,又存在形神統一的表現,而五臟作為人體生命結構的中心,其與六腑(不包括三焦)呼應,形體、器官是機體外在表現,而耳朵上均可找到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對應穴位,所以有疾病發(fā)生時,耳廓中的相關穴位會產生相關的反應,刺激這些與疾病相應的穴位可達到改善疾病的作用,因此,喘證、耳穴壓豆及整體觀三者機制相符,故聯合應用[11]。鄭玉紅等[12]研究報道,采用中醫(yī)整體觀的穴位調理護理技術治療肺癌患者,結果發(fā)現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驗證了中醫(yī)整體觀結合穴位護理的效果。而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康復效果、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對喘證患者進行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調理肺功能。其原因可能是在整體觀下的耳穴壓豆辨證調理,對實喘者選擇其肺、支氣管、神門、皮質下的穴位,運行氣血、調理臟腑、安心寧神;虛喘在實喘基礎上增加腎、交感下穴位,調理腎臟,補陽滋陰,補腎納氣,均為達到止咳平喘之功效[13]。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6 min步行距離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既往譚玉惠等[14]學者研究報道采用中醫(yī)整體觀理論下指導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相符。說明對喘證進行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功能狀態(tài),推測原因可能是由于中醫(yī)整體觀的耳穴壓豆調理護理,結合了對照組傳統中醫(yī)護理中的情志護理、肺腑護理、飲食護理與一般護理,當中情志護理是“解里”的有效護理方法。而情志不調與疾病的發(fā)生息息相關,情志護理是通過單一或多元化的良性情緒去控制、克服自身的負面情緒,從而發(fā)揮情志平衡的目的,使機體陰陽平衡與氣血調和;肺腑護理是充分利用了喘證發(fā)病的機制,并結合飲食、一般護理更具有針對性[15]。配合辨證耳穴壓豆,耳廓上大量穴位可有效的連通臟腑,通過王不留行籽按壓作用,加快疾病康復,進而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功能狀態(tài),在喘證中應用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中醫(yī)整體觀指導下配合耳穴壓豆調理可改善喘證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肺功能,利于患者盡早恢復,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功能狀態(tài),應重視中醫(yī)學基礎理念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