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宅巍
吳運鐸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薄鲜兰o50年代初,蘇聯(lián)英雄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段名言,曾經(jīng)鼓舞了千千萬萬的中國青年,以對共產(chǎn)主義的無限信仰,投身到熱火朝天的革命事業(yè)中去。而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特級勞動模范吳運鐸,則成為人們敬仰、崇拜的偶像。
吳運鐸出生于江西安源煤礦一個小職員家庭中,曾當過煤礦學徒,自幼就對煤礦機械設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谷諔?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他參加了新四軍,在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從事修理和制造槍炮子彈工作。在抗日戰(zhàn)爭最艱難困苦的年代里,他帶領(lǐng)7名學徒,隨新四軍部隊從皖南到蘇北、淮南、東北等地,用簡陋的工具,土法上馬,千方百計為部隊研制生產(chǎn)盡量多的武器彈藥。在拆卸舊炮彈、生產(chǎn)新炮彈的過程中,吳運鐸曾四次負重傷,左手四根手指被炸斷,左腿膝蓋被撕開,左眼幾近失明,渾身上下受傷一二百處。在治療過程中,他經(jīng)常在不使用麻藥的情況下,接受手術(shù),以堅強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他被送往蘇聯(lián)治療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曾專程前往醫(yī)院,看望這位“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952年,吳運鐸出版了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小說以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用通俗的文字,向人們傳達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成為鼓勵年青一代獻身壯麗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優(yōu)秀作品。該書曾被譯成俄、英、日等多國文字,總共發(fā)行500余萬冊。
1959年初,我作為南京大學歷史系二年級的一名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赴京參觀“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展覽會”團。南大10個系與新聞??茖W校,每個單位派1名學生代表,連同帶隊領(lǐng)導及??浾?,總共約十四五人。
元月3日,我們利用周末的機會,聯(lián)系上了時任447廠總工程師、重工業(yè)部第一研究所所長的吳運鐸,前去訪問。吳運鐸答應了我們的請求,熱情地在家中接待了我們。我們都是一群20歲上下的大學生,而他在我們的眼里卻是位“老革命”。我們每個人都好奇地注視著眼前這位“大英雄”的一舉一動。他的形象,我們早已在閱讀《把一切獻給黨》這本書時熟悉了。他穿著一身灰布制服,就像一名普通的中年工人。他的左手已經(jīng)殘廢,不能正常使用;左腿走起路來也明顯地不方便;眼睛經(jīng)過蘇聯(lián)醫(yī)師的治療,視力雖不正常,但外表看上去已經(jīng)沒有什么異樣。
同學們不放心地問他:“吳運鐸同志,你受過那么多傷,現(xiàn)在身體怎么樣?”
吳運鐸爽朗地回答:“很好嘛!”他特地走了幾步,是有些不穩(wěn),但明顯顯示出一副若無其事的神情。他告訴我們,他手上正抓著幾項科研工作,已經(jīng)有一個多月每天工作到深夜一兩點鐘了。他笑著對我們說:“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朝氣蓬勃的年代,時間不等人,要不斷革命嘛!”一種革命者的豪情壯志,從他那質(zhì)樸的一言一行中表現(xiàn)出來,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吳運鐸的這本書鼓舞、激勵了無數(shù)青年
我們注意到,在吳運鐸客廳的書櫥里,整齊地排放著許多書籍,其中有一排是精裝的俄文書籍。為了向科學進軍,他曾經(jīng)被派送到蘇聯(lián)學習過兩年俄語。他應當能夠查閱一些有關(guān)的俄文技術(shù)資料。
這時,物理系的孫良民同學代表我們,請吳運鐸談談關(guān)于人生觀的問題。
“好吧,先從生活的目的談起?!眳沁\鐸侃侃道來。根據(jù)我當場的記錄,他是這樣說的:
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他的目的,這是每個人的切身問題。盡管有些人不懂哲學,但他有他的哲學觀點。在生活中,人們有形形色色的生活目的,總結(jié)起來有兩種——資產(chǎn)階級把自私自利當作生活目的;無產(chǎn)階級活著為了千百萬人的解放和為千百萬人創(chuàng)造幸福。正因為對幸福的看法不同,也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生活目的。
有人把學習看作幸福,也有人把勞動看作幸福;但也有些人卻死死不放資產(chǎn)階級的“幸?!薄T谖覀兛磥?,當我們的勞動變成了人們——千百萬人的幸福時,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我們時代的特點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也就是當人們都有了幸福的時候,我也就有了幸福。
此時,同學們個個都聚精會神地在聆聽吳運鐸的教導,都努力想把吳運鐸的每一句話,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只見吳運鐸將話鋒一轉(zhuǎn),向大家提出了問題。他說:“你們也不要只顧作記錄,要把我說的話在腦子里轉(zhuǎn)一轉(zhuǎn)。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想讓我講點什么,趁這個機會,可以提出來?!敝形南狄煌瑢W接著提問:“吳運鐸同志,你講的幸福觀對我們教育很深,都說到了我們心上。但是,為什么在實踐中,一種正確的幸福觀并不那么容易確立起來呢?”吳運鐸微笑一下,表示了對她所提問題的肯定。他接著說:偉大的生活目的是怎樣確定的呢?有些青年人聽了一篇動人的報告,或者看了一場有意義的電影,都會記日記、發(fā)誓,決心痛改前非??墒牵⒏呱械睦硐?,只有通過思想斗爭,而不是發(fā)誓、懺悔可以解決的。一個人如果經(jīng)受不了外界的引誘和考驗,必然會一天一天地懦弱下去,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松斗爭。我們要時刻警惕,不讓自己的思想沾染上一絲一毫資產(chǎn)階級那種見不得人的壞東西。只有在斗爭中,才能使我們變得更堅強。
吳運鐸接著說:在任何時候,應該保持自己頭腦的清醒,應該經(jīng)受得起任何考驗。在失敗的時候,在刑場上、在敵人的面前,應該是堅強的,頭腦清醒的。但在勝利的時候,也要能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堅強的人。當大家向你鼓掌的時候,不要飄飄然,當別人崇敬你的時候,如果你不覺得自己沒有什么了不起的話,那是非常危險的。任何人把工作做好了是應該的,是天經(jīng)地義的。工作做好了,應當首先考慮到群眾、集體的力量,考慮到這是黨的教導、培養(yǎng),才給你創(chuàng)造了完成任務的條件。
說到這里,吳運鐸要我們提一些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由他來解答,大家一起討論。崔承琦同學說:“我們地理系有些同學認為,成天在外面到處跑,翻山越嶺,太苦了,而且這樣的工作也太簡單,所以不大愿意干。”吳運鐸聽罷,略加思考,回答說:“有人不愿意到野外去測量,這是他的生活目的不明確,他對究竟為什么活著不清楚。我們的一切都是屬于人民、屬于黨的,黨要我們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掃地、燒開水同樣都是為了建設祖國。一個人不計較個人得失也是最偉大的。當一個人真正樹立了偉大理想時,他會認為一切輕視平凡勞動的看法都是可恥的。有些人不愿意學地質(zhì)、地理,這里甚至有的是工農(nóng)成分的同學,這不僅是忘本,而且是在叛變自己的階級?!闭f到這里,吳運鐸微微有些激動。他用一種鄙視的口氣說:“住的是洋房,吃的是白面,這些我們在過去想也不敢想。這樣的生活還能算艱苦嗎?再說,總不需要付出生命吧!坐在課堂里,不會掉下一顆炸彈。這些人,如果想想自己的父兄,想想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他們就會感到自己的可恥?!?/p>
雖然吳運鐸的話,是針對地質(zhì)、地理系同學說的,但怎樣對待平凡的勞動,怎樣去刻苦地學習,這個大題目卻是關(guān)系到每一個學科的同學,關(guān)系到每個青年學生的成長。所以每個同學都在認真記錄的同時,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純潔的洗禮。
吳運鐸和我們的談話結(jié)束后,同學們紛紛拿出筆記本和名信片,請他給我們題詞留念。吳運鐸并沒有怎么推辭,把為我們題詞,看作是自己的一份工作和應盡的社會義務。他戴上眼鏡,拿出鋼筆,用那只僅存的、粗糙的右手,為我們逐一題寫了40分鐘的勉勵詞語。他的題詞,大多選自《把一切獻給黨》書中的思想精華,11份題詞,各不相同。這些題詞,曾由南京大學??庉嫴繌母魅耸种兴鸭饋?,刊登在1959年1月14日的《??飞希谌熒鷨T工中引起強烈的反響。題詞中有:“把一切獻給黨”,“尋找困難,頑強戰(zhàn)斗”,“我們時代的青年人,要忘我地勞動,頑強地學習,聽黨的話,永遠跟著黨走”等。
吳運鐸給我的題詞是: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撮泥土,但只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路上,讓自己的伙伴們踏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當我們從吳運鐸手中接過那飽含深意的題詞時,心中都感到無比溫暖、激動。這是英雄吳運鐸對我們的教誨,是他在教育我們怎樣做人,要有怎樣的信仰。他的教導,頃刻間化作了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巨大動力。深夜,我們步行在零下18℃的嚴寒道路上,內(nèi)心卻感到無比激動,熱血沸騰。我們都立志要按照吳運鐸的教導:努力錘煉自己,把一切獻給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