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我疼她天經(jīng)地義!”“女兒還小,跟爸爸親親熱熱怕什么???”面對這些說辭,聽起來好像是挺有道理,然而細究起來,卻經(jīng)不起推敲。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保持分寸,保持距離,是最基本的相處之道。父母要學會適時與孩子“劃清界限”,學會“避嫌”,掌握相處的分寸感。
通常,兩歲左右的孩子就會意識到男孩和女孩之間的身體差異。3歲之前,能夠清晰地表達“我是男孩”或“我是女孩”。4歲左右,孩子的性別意識基本就會很穩(wěn)定了。
之后,他們會開始通過更加明顯的行為,來展示“性別認同”,區(qū)分哪些是“男孩做的事”或“女孩做的事”。比如,女孩可能會更傾向于玩白雪公主之類的洋娃娃或過家家的游戲,而男孩子可能就會更傾向于玩小汽車或士兵打仗的游戲。
隨著孩子性意識開始萌芽,父親對女兒的親吻很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困惑,而嘴對嘴親吻尤其會刺激這種性意識的發(fā)展。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現(xiàn)實中很多爸爸卻很難把握好分寸。參與帶孩子的爸爸,容易一不小心就和女兒的親密尺度過大,這不僅容易引發(fā)外界的誤解,也會打擊他們帶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的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很大程度上依賴父母的言傳身教。如3歲之前,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洗澡,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和異性身體。父母要告訴孩子哪些部位最為隱私,任何人不可看、不能碰等。4~6歲后,異性家長此時要注意把握和孩子的親密程度,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身體界限感和自我保護的觀念。
真正愛女兒的爸爸不僅要注意把握和孩子的親密尺度,還要警惕異性熟人和女兒的接觸。2019年披露的性侵兒童案例中,熟人作案超七成。因此,女童從小就要樹立對異性,尤其是熟人異性的界限。試想如果女兒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和爸爸都很親密無間,未來如何能和其他異性保持良好的界限呢?
1.不能觸碰孩子的隱私部位。當孩子性別意識萌發(fā)后,爸爸們就要回避給女兒洗澡、換衣服這些事。這是基本的異性身體界限。心理學家認為,家長應該盡量避免與3~6歲的孩子有某種“性意味”的接觸,如親嘴。對嘴親吻的行為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困擾,可能會刺激孩子的性意識發(fā)展,引發(fā)孩子性早熟。
2.不在孩子面前暴露身體。有些爸爸在家里不太注意穿著,甚至會裸露自己的身體,這會對女兒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因為孩子好奇心很重,她們會下意識地觀察別人的身體。如果孩子經(jīng)??吹礁赣H暴露的身體,可能會導致性意識過早被激發(fā),這是不妥當?shù)摹?/p>
3.別拿隱私部位開玩笑。很多爸爸往往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喜歡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別人面前肆無忌憚地拿孩子隱私部位開玩笑,渾然不知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這種開玩笑的后果是當孩子長大之后有可能會形成不正確的性觀念,甚至對“性”產(chǎn)生厭惡感。
4.不要侵犯孩子的隱私權(quán)。當孩子3歲后,性別意識開始產(chǎn)生,已具備了隱私權(quán)。這時候,作為爸爸應學會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侵犯隱私權(quán),如果想進女兒的房間,要記得先敲門,征得同意后再進門;不可以未經(jīng)女兒同意,就隨便翻看她的私人物品;不可以在女兒洗澡時隨便進入浴室。只有爸爸做到尊重女兒的隱私,孩子才能更好地做到自我尊重,父女關(guān)系也能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因此,父親不可以讓越界的愛傷害女兒幼小的心靈。父女之間,只有保持適當?shù)慕缦薷?,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