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偉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體育健康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根據《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的調查顯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廣東省65歲以上人口史上首次突破千萬,攀升至將近1 037萬人,步入至老齡化社會之中[1]。老齡化的到來對社會各個領域都是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國務院在《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設施與社區(qū)體育設施的功能銜接”,為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提供更大的便利,而社區(qū)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忽視[2]。因而,該文著眼于廣東省社區(qū),以老年人太極拳站點為切入點,希望為老年人健身運動的開展提供思路。
該次研究中以參與社區(qū)太極拳鍛煉的廣東省老年人作為對象,發(fā)放自制調查問卷,在太極拳鍛煉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參與站點鍛煉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傆嫲l(fā)放問卷126 份,全部回收,問卷有效率為100%[3-4]。
1.2.1 參與社區(qū)太極拳鍛煉的老年人情況調查
針對廣東省參與社區(qū)太極拳鍛煉的老年人情況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參與太極拳的老年人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學歷集中在大專及本科、中專及高中水平上,且已經退休的老年人比重較高;絕大部分老年人繳納的學費每月不超過500 元,多數是按照年份進行學費的繳納。如表1 所示。
表1 參與社區(qū)太極拳鍛煉的老年人情況調查表
1.2.2 社區(qū)太極拳鍛煉站點基本管理情況調查
(1)教學內容。
首先,在對廣東省社區(qū)太極拳站點管理的有關情況調查中發(fā)現(xiàn),老年人在太極拳的學習內容方面,以拳術套路的學習居多,器械套路、功力訓練以及對練套路的占比次之。如圖1 所示。
圖1 學習太極拳內容調查圖(多選題)
其次,在太極拳學習內容滿意度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的老年人對于當前的學習內容比較滿意,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認為當前的學習內容并不能完全令自己滿意。如圖2 所示。
圖2 學習內容滿意度調查圖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社區(qū)太極拳鍛煉站點的教學內容方面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包括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全面性都需改進[5-7]。
(2)站點場地及設施建設。
首先,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有關于參加太極拳鍛煉的場地方面,廣場露天場地占據較高比重,體育館等室內場地占比次之,架空層等半封閉場地、所占據的比重相對較低,少數站點可以提供其他選擇。如圖3 所示。其次,有關于教學場所及基礎設施滿意度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認為比較滿意、很滿意,但是也有較大一部分的老年人認為滿意度一般,甚至不太滿意、很不滿意,如圖4 所示。
圖3 參加太極拳鍛煉的場地調查圖
圖4 對教學場所及基礎設施滿意度調查圖
可以看出,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鍛煉站點在場所、設施方面的工作仍需加強[8-9]。
(3)太極拳站點分布。
首先,在住處與站點距離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老年人與站點的距離在1 公里以內、1~5 公里,但距離在5 公里以上的老年人也占據了較高的比例,如圖5 所示。
圖5 住處與站點距離調查圖
其次,在交通方式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公交是老年人出行至站點的主要選擇,開車、騎車以及步行的人數較少,如圖6 所示。
圖6 來協(xié)會的主要交通方式調查圖
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太極拳站點分布存有不合理的情況,距離一部分老年人過遠,出行不便,增加老年人出行參加鍛煉的負擔,不利于老年人長時間參加鍛煉,甚至可能會打消參加鍛煉的積極性。
廣東省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站點對于現(xiàn)存問題,首要工作便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與豐富。當前的教學內容以拳術套路為主,缺乏新鮮感,因此站點應當要在現(xiàn)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做出完善。一方面要增加器械套路、對練套路以及功力訓練的比重,并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適當增加實戰(zhàn)演練、龍身蛇形太極拳的教學時間[10]。另一方面,太極拳鍛煉站點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當前的教學多是拳術套路的示范、講解與練習,缺乏新鮮感,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太極劍法的賞析課程,加深老年人對太極拳的印象與記憶。
為解決現(xiàn)存問題,廣東省應加強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站點場地及設施建設力度?!度窠∩碛媱潱?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建設公益性老年健身體育設施”,因此太極拳站點場地及設施建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更何況太極拳如果沒有合適的場地,也不能進行有效的練習[11]。因此,各個站點要因地制宜地解決場地與設施問題,例如,利用周邊的廢舊廠房、倉庫以及空閑地等各類閑置資源,對其進行基本的安全改造后,便可以作為太極拳場地投入使用;又或者可以對廣場、公共綠地、城市公園等公共區(qū)域進行場地協(xié)調,為老年人太極拳鍛煉爭取更多的時間、更加寬敞的空間[12]。
基于當前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站點的基本管理現(xiàn)狀,政府應當要積極發(fā)揮作用,提升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站點的資金投入水平。當前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鍛煉站點中種種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與資金支持不足有關,因此在問題的解決中,同樣需要從資金投入方面著手,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太極拳鍛煉站點提供資金支持與保障。例如,設立基金協(xié)會,專門面向老年人太極拳社區(qū)建設提供資金扶持;又如,政府購買第三方經費,由第三方來承擔老年人身體鍛煉的組織責任[13]。
綜上所述,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為老年人群體提供服務,滿足老年人在運動鍛煉、消遣娛樂等方面的需求是整個社會所面臨的挑戰(zhàn),尤其是社區(qū)更是承擔著重要任務,必須要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趩柧碚{查的結果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廣東省社區(qū)太極拳老年人太極拳站點管理中,應當要豐富教學內容,加強站點場所及設施的建設力度,同時需要政府能夠提升在此領域中的資金投入水平,為社區(qū)太極拳的進步發(fā)展提供支持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