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龍,朱紫衣,付 霞,余劍波,鐘原勝(簡陽市人民醫(yī)院實驗醫(yī)學科,四川簡陽 6414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為全球人口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簡稱冠心?。┳顬橥怀觥HD 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致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fā)的心臟病[1],發(fā)病率及死亡率高,且有低齡化發(fā)展趨勢[2]。一項報道指出[3]CHD 患者死亡的終生風險占亞洲人群卒中死亡的一半。僅2016年,我國人口因CHD 死亡173.6 萬例[4],CHD 已然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重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年齡、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等均是冠心病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5-8],血清血脂、LP(a),Hcy 及血漿SAH 與冠狀動脈病變及其程度密切相關(guān)[9-12]。因此,研究新的CHD 預測因子對于CHD 的預防、診療顯得至關(guān)重要。近年來,SAH 作為Hcy 的唯一代謝前體,在SAH 水解酶催化的反應(yīng)中可逆性生成Hcy 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先前進行的多項橫截面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表明[13],血漿SAH 可能比Hcy更早期、更好地診斷冠心病的生物學標志物。然而,血漿SAH與冠狀動脈病變之間的關(guān)系并未有證實,血漿SAH 是否可以作為新的標志物早期識別CHD高?;颊咭灿写炞C。因此,本研究探討冠心病患者血漿SAH 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關(guān)系,以期為CHD 的預防和診斷提供臨床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1.1.1 一般資料:從醫(yī)院HIS 和LIS 收集患者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簡陽市人民醫(yī)院檢查就診的疑似CHD 患者663 例,其中男性374 例,女性289 例,年齡38~83 歲。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jié)果,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CHD 的患者作為CHD 組,共計386 例;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排除為CHD 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共計277 例。收集所有入選患者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shù)(BMI)、吸煙史、飲酒史、是否有糖尿病、CHD 家族史、兩周以前用藥史等。BMI=體重(kg)/身高(m)2。兩組患者年齡、性別、BMI,舒張壓、飲酒史、CHD 家族史及用藥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CHD 組患者收縮壓高于對照組且CHD組患者中糖尿病、吸煙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研究委員會(REB)批準。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因胸悶或胸痛癥狀就診并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患者;②各項檢查完善且基本資料完整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臟器質(zhì)性病變患者;②家族性高脂血癥、重度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患者;③嚴重心、肝、腎功能衰竭者和(或)惡性腫瘤等重度消耗性疾病患者;④腦血管意外患者和(或)精神意識障礙;⑤既往冠脈搭橋術(shù)史或置入支架史;⑥處于特殊時期,如妊娠期或哺乳期;⑦入組近兩周內(nèi)正在接受口服降血脂藥物治療者或服用影響血清Hcy(維生素B12,葉酸)的藥物者。
1.1.3 診斷標準[14]: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航?jīng)冠狀動脈造影證實至少1 條主要冠狀動脈血管內(nèi)形成斑塊并導致管腔狹窄≥50%者即可診斷。包括左主冠狀動脈或左前降支冠狀動脈,右冠狀動脈或回旋支冠狀動脈。
1.2 儀器與試劑
1.2.1 主要儀器:西門子Siemens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泰林東方商貿(mào)有限公司,型號ADVIA 2400,國食藥監(jiān)械字2008 第2400620 號);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海硅儀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型號Vanquish Flex,國食藥監(jiān)械字2014 第2401651 號)。
1.2.2 主要試劑:TC 檢測試劑盒、TG 檢測試劑盒、LDL-C 檢測試劑盒、HDL-C 檢測試劑盒,規(guī)格:200ml(R1:2×65ml +R2:1×70ml),生產(chǎn)廠家: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P(a)檢測試劑盒、Hcy 檢測試劑盒,規(guī)格:47ml(R1:2×20ml,R2:1×7ml),生產(chǎn)廠家:北京九強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血清學指標:所有入選對象均于肘正中靜脈采集空腹血(8~12h)5ml/管,靜止30min后,3 000r/min 離心10min,留取上層血清或血漿待測。采用酶法測定血清TC,TG,LDL-C,HDL-C,LP(a)、Hcy 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量血漿SAH,色譜柱:Venusil MPC18(4.6mm×250mm,5μm);流 動 相:50mmol/L NaH2PO4緩沖液(pH 4.38)+10mmol/L 庚烷磺酸鈉+甲醇;流速:1.0ml/min;進樣量30μl;柱溫30℃;紫外檢測波長254 nm。
1.3.2 Gensini 評分方法[15]:CHD 的嚴重程度表示為每支病變的Gensini 分數(shù)之和,每支病變的Gensini 分數(shù)=冠狀動脈管腔直徑減少得分×其占冠狀動脈病變位置的因素得分。其中冠狀動脈管腔直徑減少1%~25%,26%~50%,51%~75%,76%~90%,91%~99%和100%的得分分別為1,2,4,8,16 和32;冠狀動脈病變位置的因素得分:左主冠狀動脈為5 分,近端左前降支動脈或近端左旋支動脈為2.5 分,左前降支的中部區(qū)域為1.5 分,遠端左前降支動脈、左回旋支動脈的中遠端區(qū)域或右冠狀動脈為1.0 分,其他部分則為0.5 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19.0 軟件分析,采用Shapiro-Wilk 檢驗數(shù)據(jù)是否為正態(tài)分布,近似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HD 組和對照組患者各項血液指標比較 見表2。兩組患者TC 和TG 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對照組相比,CHD 組患者LDL-C,LP(a),Hcy 和SAH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指標比較(x±s)
2.2 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液各項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 見表3。CHD 組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Genisini 積分與患者LDL-C,LP(a),Hcy 和SAH呈正相關(guān),與HDL-C 呈負相關(guān)(均P<0.05),與TC,TG 無相關(guān)性(P<0.05)。
表3 Genisini 積分與各項目指標的相關(guān)性
CHD是導致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個可由多種病因?qū)е?、不同誘因引發(fā)的常見疾病。其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流行病學研究表示年齡[8]、吸煙[5]、高血壓[6]、糖尿病[7]、CHD家族遺傳史[16]等都是CHD 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CHD 組患者收縮壓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CHD 組患者中糖尿病、吸煙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血壓升高、吸煙史、糖尿病史等可能是CHD 發(fā)生的主要影響因素。而相比白莎等[16]報道,本研究CHD 患者與對照組家族史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與選擇的實驗對象有關(guān)。積極地控制血脂目前仍然是全球預防CHD 早發(fā)的一項重要措施,其中,LDL 是降脂預防的首要目標[17]。LDL-C 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并最終導致CHD 的主要脂質(zhì)危險因素,多項研究表明[18]LDL-C 水平增高與CHD 風險增加相關(guān)。HDL-C 具有逆向轉(zhuǎn)運外源性膽固醇的作用,已被證實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是CHD 發(fā)病的保護因素。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CHD 組患者LDL-C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HDL-C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并發(fā)現(xiàn)CHD 組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Genisini 積分與HDL-C 呈負相關(guān),與LDL-C 呈正相關(guān),與相關(guān)報道[18-19]一致。馬煜盛等[10]研究顯示LP(a)是CHD 的獨立危險因素,LP(a)升高與冠心病臨床穩(wěn)定性及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相關(guān)。劉亞東等[11]報道冠心病患者Hcy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正相關(guān)。本研究也顯示CHD 組患者LP(a),Hcy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并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guān)。SAH 通過SAH 水解酶可逆地水解成腺苷和Hcy,SAH 濃度大約是Hcy濃度的1/500,因此Hcy 濃度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導致SAH濃度相對較大的變動。在患者和普通人群中,SAH 水平的重疊比Hcy 重疊少得多。因此,SAH比Hcy 可能是更好的心血管疾病指標。BAYS 等[18]指出Hcy 水平的慢性升高導致血漿SAH 水平平行增加,其是比Hcy 更敏感的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并且表明SAH 是Hcy 相關(guān)病癥中的關(guān)鍵病理因素。李莉等[20]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基因組甲基化水平顯著降低,與SAH 呈負相關(guān)。本研究也顯示CHD 患者血漿SAH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并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Genisini 積分呈正相關(guān),相關(guān)度r為0.635。與其它六項指標相比,SAH的相關(guān)度最高。HUANG 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CHD 患者冠狀動脈病變與SAH 相關(guān)(β=11.8,95%CI:5.88-17.7,P<0.05),國內(nèi)學者鄒優(yōu)蘭等[13]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漿SAH 水平升高是CHD 患病的獨立危險因素(OR 值1.1,P<0.05),SAH 單獨預測冠心病時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768,同時指出Hcy 和SAH兩者聯(lián)合預測CHD 的ROC 曲線下面積并未顯示出比SAH 單獨診斷CHD 更優(yōu)。這些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都提示血漿SAH 是很好的診斷CHD 的預測指標,并與冠狀動脈病變有很高的相關(guān)性。有研究顯示SAH濃度的增加伴隨著DNA甲基化狀態(tài)的改變,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DNA 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染色體修飾[20]。其可能導致血管細胞的表型調(diào)節(jié),并促進CHD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21]。雖然SAH 水平升高導致CHD 的病理機制有待確認,但本實驗證實了與傳統(tǒng)血清學指標相比,血漿SAH 濃度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guān)性最高。現(xiàn)有的醫(yī)學條件下,盡管有很多技術(shù)如血管內(nèi)超聲和磁共振成像、CT 冠狀動脈成像、冠狀動脈造影可用于CHD 的診斷,但這些診斷方法大多數(shù)是在病人出現(xiàn)癥狀時才能診斷,并且不容易形成連續(xù)資料對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進行評估。早期識別CHD 患者并對其冠脈病變程度評估顯得尤為重要。先前的研究結(jié)果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結(jié)合,表明血漿SAH 是很好的冠狀動脈病變生物學標志物,血漿SAH 似乎是CHD 患者與對照組之間差異性更敏感的指標,血漿SAH 可能是一種新的生物學標志物用于CHD 的臨床診斷,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可將血漿SAH 用于評估冠脈病變情況,對于CHD 的預防和診療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本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我們的結(jié)果受到研究的橫斷面性質(zhì)的限制,我們只能證明關(guān)聯(lián)性,其中的因果關(guān)系需要通過大數(shù)據(jù)、多中心的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來確定。其次,我們的研究對象并未招募代表健康人群的“正常人”,而是疑似CHD 的患者,存在一定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