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福凌,陳偉芝,王 禺
(1.西安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西安710004;2.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yī)院檢驗科,西安71005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因此,對于CHF 的早發(fā)現(xiàn)和早治療是臨床上一直最為關注的問題[1]。臨床研究表明,肌紅蛋白(Mb)和心肌肌鈣蛋白 I(cTnI)作為重要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可用于心力衰竭的病情評估及預后判斷[2-3]。另外的研究顯示,白細胞介素-8(IL-8)和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介導的炎癥反應可能參與心肌損傷誘導心功能不全的病理過程[4-5]。本研究通過分析150 例CHF 患者血液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的變化,旨在探討其與CHF 患者心功能分級的關系,并為CHF 的早期評估提供臨床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1月~12月期間于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yī)院和西安市第一醫(yī)院就診的150 例CHF 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82 例,女性68 例;年齡50~77 歲,平均年齡63.78±5.47 歲;NYHA 分級:Ⅰ級32 例,Ⅱ級59 例,Ⅲ級36 例,Ⅳ級23 例。并發(fā)基礎心臟?。汗谛牟?6 例,高血壓性心臟病42 例,缺血性心肌病33 例,擴張型心肌病21 例,風濕性心臟病14 例。另選擇同期健康體檢的50 例正常人群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年齡50~76 歲,平均年齡62.72±6.23歲。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6]中CHF 相關診斷標準,并按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進行心功能分級,病程6 個月以上。本研究已經獲得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yī)院和西安市第一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急性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急慢性胰腺炎、膽囊炎及慢性膽結石癥,骨骼肌損傷、急性心肌梗死、血液系統(tǒng)疾病、嚴重肝功能不全及甲狀腺功能疾病,近期有卒中史及病歷資料不全者。
1.2 儀器與試劑 采用雅培 Ci8200 生化免疫分析儀及其相應配套試劑(批號:25026hwoo,32047 hwoo)檢測Mb 和cTnI 水平;采用貝克曼 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IL-8 和hs-CRP 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九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JPC20198874,JPC20193648)。
1.3 方法
1.3.1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及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入院時血液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②分析Mb,cTnI,IL-8 及hs-CRP 與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
1.3.2 樣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次日采集空腹靜脈血5ml,取3ml 血液以2 500 r/min 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后進行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檢測。Mb 和cTnI 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IL-8 和hs-CRP分別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和散射免疫比濁法測定,檢測過程均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的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q檢驗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評價Mb,cTnI,IL-8及hs-CRP在診斷CHF中的臨床意義。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HF 患者血清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分析 見表1。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清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均顯著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
表1 CHF 患者血清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分析(x±s)
2.2 不同心功能分級CHF 患者血清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分析 見表2。心功能Ⅰ~Ⅳ級患者血清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均依次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
表2 CHF 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級血清Mb,cTnI,IL-8 及hs-CRP 水平分析(x±s)
2.3 ROC 曲線分析 Mb,cTnI,IL-8 及hs-CRP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8(95%CI 0.623~0.851),0.80(95%CI 0.657~0.876),0.69(95%CI 0.63~0.816),0.74(95%CI 0.609~0.810),均P<0.01。Mb,cTnI,IL-8 及hs-CRP 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敏感度及特異度見表3 和圖1。
表3 ROC 曲線分析(%)
圖1 Mb,cTnI,IL-8 及hs-CRP 診斷CHF 的ROC 曲線
CHF 是一種復雜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在中老年人群的發(fā)病率較高,并且預后較差。目前的研究證實,機體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的心室重構以及內分泌系統(tǒng)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可能是引起CHF 發(fā)病的主要機制[7-9]。因此,如何快速準確診斷CHF,對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發(fā)現(xiàn)心肌損傷是CHF 的典型特征,Mb 和cTnI 是臨床上評價心肌受損程度的重要標志物。Mb 是機體內的一種儲氧蛋白,cTnI 為一種肌肉收縮調節(jié)蛋白,心肌細胞受損時常釋放大量Mb 和cTnI,導致血液Mb 和cTnI 水平明顯增高[10]。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心肌受損程度的加重,cTnI 水平持續(xù)增高[11]。另有報道認為,老年CHF 患者入院時血漿Mb 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隨著NYHA 心功能分級的加重,Mb 水平均逐漸升高[12]。以上臨床諸多研究表明了Mb 和cTnI 對于CHF 診斷及病情評估的重要性。本研究結果也印證了上述文獻的觀點。同時還顯示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加CHF 患者血清Mb,cTnI 水平逐漸增高。提示Mb 和cTnI 水平的差異性變化與CHF 患者的心功能損害程度有關。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周血液Mb 水平在細胞損傷2~3h 出現(xiàn)增高,而在疾病恢復期其水平則出現(xiàn)快速下降。部分學者認為針對心電圖沒有明顯改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b 陰性可進行有效地排除診斷[13]。因此,Mb 可能更適合于急性心肌損傷的早期診斷以及心功能衰竭的風險評估。
研究表明,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是CHF 的重要機制之一,其始終伴隨在心功能衰竭的發(fā)展過程中[14]。IL-8 為趨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員,主要由上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分泌。IL-8 通過激活中性粒細胞進而發(fā)揮促炎作用。臨床研究顯示IL-8 與CHF 患者的心肌損傷程度明顯相關[15]。hs-CRP 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心力衰竭患者體內的炎癥反應誘導hs-CRP 被大量釋放到血液中,造成患者血液hs-CRP 水平迅速升高。研究顯示IL-8 和hs-CRP 與CHF 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存在緊密聯(lián)系[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IL-8 和hs-CRP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CHAI 等[18]的相關報道結果相符。本研究進一步分析顯示隨著心功能分級增高,CHF 患者外周血液IL-8 及hs-CRP 水平也隨之增高。提示IL-8 和hs-CRP 與CHF 患者心肌損傷程度密切相關。
ROC 曲線分析結果顯示Mb,cTnI,IL-8 和hs-CRP 對CHF 診斷均具有臨床意義。四項指標對CHF 診斷有較高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敏感度及特異度。提示四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用于CHF的診斷及臨床療效監(jiān)測。
綜上所述,血清Mb,cTnI,IL-8和hs-CRP水平與CHF 患者心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相關。通過聯(lián)合檢測上述四項指標可為CHF 的早期診斷、病情及預后評估提供指導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