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玲,彭常基,張肄鵬,楊海珊
(1.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廣東深圳 518110;2.深圳市龍崗區(qū)南灣預防保健所,廣東深圳 518114)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ic arthritis,RA)是以侵蝕性關節(jié)炎為主要病變的一種全身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jié)炎癥、滑膜T 細胞浸潤及滑膜增生,并伴有軟骨和骨的侵蝕及漸進性關節(jié)破壞,其致畸和致殘率高,嚴重影響人們健康和生活質量[1-2]。但RA 發(fā)病機制至今不明,有研究表明,RA 發(fā)病可能與炎性細胞因子產生有關,其中白介素-17(IL-17)是輔助性T 細胞17(Th17)分泌的一種主要效應因子,能誘發(fā)并促進炎癥發(fā)生,與RA 發(fā)生和發(fā)展有關[3-5]。IL-38 是最近新發(fā)現的一種抑炎因子,與IL-36 受體結合,能抑制Th17 相關細胞因子如IL-17,IL-22 等的合成,在自身免疫性關節(jié)炎中發(fā)揮抗炎作用[6-8]。同時研究表明,IL-17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可影響IL-17 的產生而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其中IL-17F 基因多態(tài)性與RA 發(fā)病相關性已見報道[9],但IL-17A 基因多態(tài)性與RA 發(fā)病相關性未見報道,且基因多態(tài)性分布具有區(qū)域和種族性差異。為此,本研究對深圳地區(qū)103 例RA 患者和116 例非RA 健康人群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多態(tài)性與血清中IL-17A,IL-38水平表達的相關性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確診的RA 患者103 例,其中男性27 例,女性76 例,男∶女為1∶2.81,年齡35~72 歲,平均年齡49.63±12.75 歲。所有患者均符合RA 診斷標準,并根據RA 疾病活動度評分標準(DSA280)[10]進行分期,其中輕度活動組29 例(DSA28<3.2),中度活動組56 例(3.2<DSA28<5.1),高度活動組18 例(DSA28>5.1)。納入標準:①符合RA 診斷標準;②初確診者;③未使用抗風濕藥;④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⑤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病情加重者;③伴有腫瘤、糖尿病及血液等疾病者;④伴有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⑤需采取非常規(guī)治療者;⑥懷孕及哺乳期婦女。選擇同期非RA 疾病的健康人群116 例,其中男性31 例,女性85 例,男∶女為1∶2.74,年齡33~74 歲,平均年齡50.27±13.52 歲,均無自身免疫性疾病、骨及關節(jié)相關性疾病。確保兩組的年齡、性別及男女比例等一般性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與試劑 DXI800 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由美國Bankman 公司提供;DNA 提取試劑盒由深圳亞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ABI7500 PCR基因擴增儀由美國ABI 公司提供。
1.3 方法
1.3.1 標本采集:于清晨空腹采集5 ~6ml 靜脈血,其中2~3ml 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管內上下充分顛倒混勻用于全血DNA 提取,剩余的加入無抗凝劑的一次性干燥管內,30min 后分離血清用于IL-17A,IL-38 及RF 水平檢測。
1.3.2 IL-17A,IL-38 及RF 水平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中IL-17A 和IL-38水平,RF 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并由專人成批次檢測,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1.3.3 全血DNA 提?。翰捎肈NA 提取試劑盒(深圳亞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提取外周血中單個核細胞的基因組DNA,對合格的DNA 提取標本用雙蒸水稀釋至100ng/L,于-20℃冰箱內備用。
1.3.4 多態(tài)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FLP)法對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多態(tài)性進行分析,具體操作參照文獻[11]。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GraphPad Prism 5 軟件,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IL-17A,IL-38 及RF 水平比較 見表1。RA 組IL-17A 和RF 水平比對照組明顯升高,而IL-38 水平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兩組IL-17A,IL-38 及RF 水平比較(x±s)
2.2 RA 組不同活動度患者IL-17A,IL-38 及RF 水平比較 見表2。RA 組隨著病情活動度的加重IL-17A 和RF 水平明顯升高,而IL-38 水平明顯降低,不同活動度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RA 組不同活動度患者IL-17A,IL-38 及RF 水平比較(x±s)
2.3 兩組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檢出率比較 見表3。RA 組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AA 基因型和A 等位基因檢出率比對照組明顯升高,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檢出率比較[n(%)]
2.4 RA 組不同基因型患者IL-17A,IL-38 及RF水平比較 見表4。RA 組AA 基因型IL-17A 水平比AG 和GG 基因型明顯升高,而IL-38 水平明顯降低,不同基因型之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不同基因型RF 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RA 組不同基因型患者IL-17A,IL-38 及RF 水平比較(x±s)
2.5 RA 組IL-17A 與IL-38,RF 水平相關性分析 RA組IL-17A 和RF 水平明顯升高,而IL-38 水平明顯降低,經Spearma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RA 組血清中IL-17A 與RF 水平呈正相關(r=0.5012,P<0.05),而與IL-38 水平呈負相關(r=-0.6924,P<0.05)。
IL-17 主要由活化的T 細胞產生誘導炎癥反應的一種早期啟動因子,與受體結合后,可通過絲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和核轉錄因子kB(nuclearfactor kB,NF-kB)途徑促進T 細胞激活和刺激上皮細胞、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產生IL-6,IL-8,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GM-CSF)、化學增活素及細胞黏附分子1(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CAM-1)等多種細胞因子,從而導致炎癥產生。另外,IL-17 還可通過促進釋放前炎性細胞因子來放大炎癥反應。有研究表明,IL-17 與RA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密切關系,甚至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5,12]。RF 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G 分子Fc 片段抗原決定簇的自身抗體,與體內變性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是導致自身免疫病骨關節(jié)損傷的主要病理基礎,與關節(jié)、骨侵蝕及關節(jié)外表現發(fā)病有一定關系,可作為評價RA 病情與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診斷RA 最早的血清學指標[13]。IL-38 是IL-1 家族成員之一,可與IL-1R1,IL-36R及類IL-1R 輔助蛋白1(IL-1RAPL1)結合,可通過抑制NF-kB,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及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下游信號通路,抑制許多炎癥因子產生而發(fā)揮抑炎作用。同時IL-38 可調節(jié)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繼而抑制Th17 細胞反應。此外,IL-38 還可調控滑膜成纖維細胞,抑制骨質破壞與血管生成。有研究表明,IL-38 在RA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抑炎作用[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RA 組IL-17A 和RF水平明顯升高,且隨著病情活動度加重而明顯上升,與有關文獻[3-4,13]報道基本一致,這表明IL-17A 在RA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促炎角色,可能是促進RA 炎癥反應的重要觸發(fā)因子,從而引起RF 水平升高。而IL-38 水平明顯降低,與張繼云等[7]報導的基本一致,而與肖盼盼等[4]報導的不同,這可能與不同機構所收集的RA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有關,但IL-38 水平隨病情活動度加重而明顯下降的結論基本一致,這表明了在RA 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IL-38 水平降低會導致其對炎癥的抑制作用減弱,從而導致促炎因子大量產生,加速疾病的進程。此外,結果還顯示,RA 組IL-17A 與RF 水平呈正相關,而與IL-38 水平呈負相關,這可能與IL-17A 的促炎和IL-38 的抑炎互相作用有關。
RA 病因與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數研究者認為RA 發(fā)病是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多種細胞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可增加RA 發(fā)病風險,與RA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密切關系[16-17]。IL-17A 位于一個與RA 相關的基因組區(qū)域的染色體6p12 上,其基因多個位點存在多態(tài)性。有研究表明,IL-17A 基因位點多態(tài)性與RA 發(fā)病有關,且存在區(qū)域和種族性差異,如LEE 等[18]研究發(fā)現高加索人RA 患者與健康人群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存在明顯差異,與RA 發(fā)病有密切關系,而DHAOUADI 等[19]研究發(fā)現與突尼斯地區(qū)RA 易感性缺乏相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深圳地區(qū)RA患者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AA 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檢出率比健康人群明顯升高,這表明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多態(tài)性與深圳地區(qū)RA 發(fā)病有一定相關性。同時AA 基因型RA 患者IL-17A水平明顯升高,而IL-38 水平明顯降低,這可能與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多態(tài)性能提高IL-17,其他促炎細胞因子及趨化因子表達水平,進而抑制抑炎因子水平及功能等有關。
綜上所述,RA患者IL-17A和RF水平明顯升高,而IL-38 水平明顯降低,且與病情的活動度有密切關系,加強IL-17A,RF 和IL-38 水平檢測對RA 的診斷及嚴重程度的判別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IL-17A基因rs2275913位點多態(tài)性與深圳地區(qū)RA 發(fā)病易感性具有相關性,其中AA 基因型可能是該地區(qū)RA 發(fā)病的易感危險基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