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迪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改善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病人不良情緒及睡眠質量方面的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干預,研究組接受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睡眠質量以及生活質量等指標的差異。結果: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睡眠質量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未出現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心理狀態(tài)均出現改善,研究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SQLS各維度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各維度評分均出現下降,研究組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采用人性化護理對先兆流產患者進行護理整體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理和睡眠狀態(tài),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先兆流產;心理;睡眠狀態(tài)
先兆流產是指在孕28周之前患者出現陰道出血的癥狀,繼而還會伴有腰背痛以及下腹痛等癥狀,但尚未出現絨毛、胚胎排出的癥狀[1]。先兆流產即指患者出現一定的征兆,病情早期以陰道流血為主要表現,量可多可少,同時會伴隨宮縮以及腹痛等癥狀,一旦病程出現進展,出血量會大量增加,控制不佳極易出現流產,延誤治療的時機[2]。由于患者缺乏相關知識儲備,極易產生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嚴重干擾到保胎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干預,整體效果良好?,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孕早期先兆流產保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30例,年齡21~38歲,平均(27.43±2.56)歲,孕周16~24周,平均(20.43±3.42)周,其中10例初產婦,20例經產婦;對照組30例, 年齡22~39歲,平均(27.54±2.68)歲,孕周16~24周,平均(20.52±2.54)周,其中12例初產婦,18例經產婦。
納入標準:(1)均符合第七版《婦產科學》中有關先兆流產的相關診斷標準[3];(2)均接受保胎治療。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的內外科疾病者;(2)合并腫瘤、生殖道炎癥甲狀腺以及妊娠并發(fā)癥者;(3)存在精神或神經障礙無法與醫(yī)護人員取得正常溝通者。兩組孕婦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
干預期間應充分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及性生活,嚴密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腰腹疼痛以及陰道出血的癥狀,一旦出現異常需立即進行保胎和止血治療。
1.2.2 研究組采用人性化護理的方式進行干預
具體如下:(1)營造病房環(huán)境。病房內需要保證舒適、整潔、安靜,溫度濕度適宜,消除患者的緊張感和陌生感。(2)心理干預:根據患者實際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人文關懷,首先需要對醫(yī)護人員進行培訓,在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上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根據患者出現心理問題的真實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將有關先兆流產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降低患者對身體出現癥狀的憂慮。(3)家屬干預:鼓勵患者家屬參與到患者改善睡眠質量工作上來,幫助患者建立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協助家屬為患者準備科學的食譜。(4)睡眠干預:指導患者睡眠規(guī)律,在充分睡眠的基礎上,還可以安排看電視、聊天、聽音樂以及看書等活動,晚餐控制食量,禁食咖啡和濃茶,建立起規(guī)律性睡眠-覺醒的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睡眠質量對比:研究選用PSQI(匹斯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評價患者睡眠質量的差異,該量表包含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四個維度,評分0~3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好。
心理狀態(tài)判定標準:研究參照SDS以及SAS量表于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心理健康情況進行評。上述量表共包含心理、行為、運動、身體癥狀以及情緒等20個條目,每條項目按照1~4分進行評分,最后將各條目總分進行匯總,SAS評分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分:重度焦慮;SDS評分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
生活質量(SQLS)評價標準:研究采用SQLS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判定,該量表共包含心理社會、動機/精力、癥狀/不良反應3個維度,各維度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低。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的方式進行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睡眠質量對比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睡眠質量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未出現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心理狀態(tài)均出現改善,研究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干預前后兩組SQLS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SQLS各維度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各維度評分均出現下降,研究組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3討論
孕早期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就是先兆流產,以腰痛、下腹痛以及陰道出血為主要癥狀,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胎兒以及孕產婦健康,因此需要及時對患者實施保胎治療,并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4]。人性化護理的實施可兼顧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消除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研究中引用可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幫助患者合理疏導情緒;同時通過營造舒適病房氛圍的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質量,降低失眠發(fā)生率,提升保胎治療的依從性[5]。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睡眠質量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人性化綜合護理的實施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睡眠狀態(tài),提升睡眠質量。在心理狀態(tài)方面,研究組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人性化護理的實施可以更好的關注患者實際的心理狀態(tài),緩解自身焦慮等不良情緒。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提示個性化護理的實施可以更好的緩解患者癥狀,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人性化護理對先兆流產患者進行護理整體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理和睡眠狀態(tài),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瓊,丁麗仙,猶昌會,等.丁氏婦科補腎養(yǎng)血保胎方對先兆流產大鼠免疫細胞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醫(yī)藥導報,2020,26(12):5-9.
[2]張平,高云,閆冰.心理護理在斯帕豐治療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先兆流產患者中的應用[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21,38(S1):106.
[3]鄭麗娟,李慧,蘇敏儀,等.五行音樂聯合認知心理輔導對抑郁孕婦晚期先兆流產保胎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0,17(6):103-106.
[4]杜黎黎,蔡璐,王林.先兆流產患者保胎后妊娠結局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3):317-319.
[5]馬子鳳,馬良菊,胡詠梅,等.協同護理對改善試管嬰兒受試婦女流產后睡眠質量及情緒的影響[J].海軍醫(yī)學雜志,2020,41(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