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清
【摘? ? 要】微課是指教師利用教學視頻等素材課件,結合教師其他課程講解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微課適應當下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利用信息技術將瑣碎的知識內容整合在一起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形成了一種較為獨立完整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微課? 高中化學? 教學方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03
高中化學的學習一直令很多學生頭疼不已,也是許多教師教學的一大挑戰(zhàn)。如何簡化教學方式和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能夠輕松學習、高效學習,教師們一直在苦苦追尋正確的方法,也一直在不斷地探究,不斷地通過實驗去驗證,卻仍是效果甚微。而微課的出現(xiàn),就如同破開黎明黑暗的曙光一般,給教師們照亮了一條新的教學之路。
一、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個最為明顯的差別就是對課堂教學短視頻的利用。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微課借助微視頻、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課后教學反思、課后作業(yè)及當堂測試、學生學習反饋、教師批改及點評,為教師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微課的“微”體現(xiàn)在時間短、內容少、容量小三個方面。微課的視頻制作要求突出教學重點和課程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視頻進行教學,能夠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更加真實、具體的學習環(huán)境。微課是教育改革的新型途徑,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教育資源之一。微課能夠使教師與學生產生更多互動,使教師與學生聯(lián)系更加緊密。
微課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因其課程內容精簡,所以每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極大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微課還便于傳播,即有利于制作者本身,又可以“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師也可以將內容傳播給學生,學生在家里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
二、微課的分類及課程的設置
微課的分類有兩種方式,一是按照教學的方法分類,分為講授類、實驗類、演示類、啟發(fā)類、自主學習類等十一類;二是按照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分類,分為課前復習類、小結拓展類、知識理解類等五大類。微課分類具有開放性,各種類型的微課視頻可以進行“一加一”的綜合利用,而非局限于單一課程的使用。
微課類型豐富多樣,亟待教師進行多樣性的創(chuàng)新和補充。教師在使用過程中不要拘泥于現(xiàn)狀、按部就班,而要積極大膽地進行探索。微課的有效開展依賴于區(qū)域行政部門對微課平臺的建設,教育部對微課的建設和開發(fā)進行了諸多研究,倡導各教育部門共建共享,發(fā)揮帶頭作用。教育部還經常開辦微視頻征集活動和課題研究比賽,鼓勵廣大教師參與進來,對微課的開展引起重視。
三、微課在高中化學領域中的實踐效應探討
微課最初在2010年佛山市進行試驗性應用,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使當地師生頗感興趣,紛紛參與進來,教師們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扎實的教學功底展現(xiàn)出微課的風采,使微課迅速引起教育人工的關注。后面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許多社交軟件得到廣泛使用,也使人們對微課的關注度更高,傳播更為方便。微課使學生可以進行移動化的學習、遠距離的學習、網上在線學習,能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提高、查漏補缺,在疫情期間極大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并滿足了學生在家學習的需求。
在化學微視頻大賽的一等獎獲獎作品“離子反應”中,教師通過PPT先列出了三個化學式,然后向學生們拋出問題,再引導學生進行解答,教師邊講解邊在黑板上列出課程講解的重點,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師講解的思路,并及時回憶鞏固。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化學離子之間奇妙的化學反應,教師在玻璃試管中加入各種各樣的試劑,讓學生肉眼可見試管中所發(fā)生的神奇反應。學生發(fā)出一陣陣新奇的歡呼聲,課堂氛圍一片和諧。課程最后在PPT上列了兩個問題,要求學生利用當堂所學立馬進行解答,教師可以收到學生學習效率的及時反饋。整個視頻只有短短十分鐘左右,但是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成果還是較為顯著的。
在高中化學模擬講課范例“氧化還原反應”視頻中,教師也是借助PPT列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先給學生提出本堂課學習的要求:寫兩三個還原反應。隨后教師又用三個問題引入本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講解的過程中,該教師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且問題與人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運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現(xiàn)象進行課程的講解。另外,該教師還將學生初中學過的化學知識與現(xiàn)在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熟悉的感覺中學習新知識,消除學生心目中對未知的恐懼。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特別注重引導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言語清晰、情緒飽滿,較好地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高中化學微視頻教學啟示
成功的案例有其成功的原因和秘訣,在借鑒的基礎上再進行創(chuàng)新,就相當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師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
(一)結合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以上案例中兩位教師非常擅于結合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教學方法。只有教學方式多樣化,學生才不會輕易產生疲倦感和厭學情緒。雖然每天的知識內容都是新知識,但是教師一成不變的講課方式只會一點點消耗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講課速度、講課的情緒遞進、講課的方式、言語的邏輯性等諸多方面。教師可以多研讀一下語言藝術方面的內容,提高溝通表達能力。
(二)利用PPT等教學工具輔助教學
以上兩位教師都有利用PPT教學,通過比較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兩位教師在PPT可見內容上都簡潔明了、重點鮮明,教師并沒有照著PPT給學生講課,PPT只是發(fā)揮提示重點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學生能夠明確教師下一步講解的知識重點,同時不會過多地吸引學生的視線,不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用于閱讀PPT上面的內容,而是讓學生能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同時,教師會用粉筆在黑板上補充詳細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把握課程,學習重點。種種方式使學生手、眼、耳、嘴多個感官一起活動起來,極大程度避免了學生打瞌睡或者分心的可能性。
(三)利用實驗或者結合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第一個案例中教師采用了課堂實驗的方法,親手操作為學生展示實驗現(xiàn)象,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第二個案例中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和學生以往學習過的知識講解新知識,使學生在熟悉的感覺中吸收新知識。兩種方法都明顯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許多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和接觸新事物時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有些教師提倡先死記硬背,背下來以后應用的時候就會了,這也算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但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學習方法非常痛苦,甚至毫無樂趣可言。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模式有許多優(yōu)點,使用范圍廣泛,具有方便性、操作性、高效性等特點。微課只是一種教學模式,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教學框架,教師在實際運用中需要結合多種教育模式,在提高自身講課水平的基礎上運用微課使教學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楊水金,楊曉棠,呂寶蘭.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00(004):104-109.
[2]喻筱玉.淺談如何利用微課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文摘版,2017(1):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