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摘? ? 要】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雖然不是一門主要的學科,但是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來說,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門學科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讓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和生活,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他們的價值。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引入,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達成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階段? 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80
在教育領域中,很多學科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適當?shù)嘏c生活實際結(jié)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重新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法治觀念,促進他們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
一、引入生活化的問題,帶領學生一起去探究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作用。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想要構建科學的生活化課堂,必須要密切關注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以及生活化理念與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有效結(jié)合。這門課程最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可以掌握理論知識,然后在實際生活當中學會應用,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如今的法治社會中,學生如果可以掌握十分豐富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清晰地認識到這些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所存在的各種聯(lián)系,就能夠?qū)W會深入思考,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加全面。因此,在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當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積極地挖掘生活當中的素材,然后根據(jù)這些素材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去探究和思考。教師可以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或者是與他們?nèi)粘I罱佑|比較多的問題入手,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
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引入合適的生活化問題,可以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也可以更加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可以積極地參與進教學當中。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科教學標準,用生活化問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我們需要特殊保護”這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為初中生還未成年,社會經(jīng)驗不夠豐富,需要特殊保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判斷失誤的情況,使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另外,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防范心理都不夠強,很容易被不法分子侵害。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常見問題來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如:你一個人走在放學的路上,一位迷路的叔叔向你問路,并讓你帶路,你會幫助他嗎?教師引導學生關于這個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讓他們分享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再進行總結(jié),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尚未成年、社會經(jīng)驗不足的問題,幫助他們樹立起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借助生活化資源在課堂上構建問題情境
如今的教育已經(jīng)處于一個全新的背景當中。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措施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給教師帶來一定的靈感,并且讓教師合理地借助生活化的資源去構建相關的問題情境,從而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可以在課堂中積極地思考,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如果教師可以借助生活當中的資源去構建相應的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課堂知識,并且清晰地了解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存在的必然聯(lián)系。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智慧。
例如,在學習“中學序曲”這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設計相關的問題,如:你覺得你的初中生活和小學時期有什么不同?你認為有什么樣的改變?這種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十分簡單,他們往往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很多答案。之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能夠說出更多有意思的答案。這種問題的提出,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
三、借助生活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他們內(nèi)心思想十分活躍,并且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好奇心比較重。在面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十分濃厚的學習熱情,從而學習效果也會比較好。但是,如果他們對于某一事物不感興趣,就很難投入進去了解和學習。例如,針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很多學生會覺得這門課程的學習沒有什么實際的作用,而且學習起來也十分乏味,無法激起他們的探究熱情。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教師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幫助調(diào)動他們的探究熱情。這時,生活故事的融入就為教師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生活故事本身能夠使課本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之間銜接起來,使課堂教學具有強烈的趣味性,從而消除學生的乏味感。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黃金時期,教師在針對他們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時,不僅僅要注重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必須要注重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而生活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將其進行引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與興趣,讓他們愿意參與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當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確保他們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雖然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并不是一門主要課程,并且在中考中也不會占據(jù)分值,對于學生的中考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其在學生自身思想素質(zhì)、道德觀念等方面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念,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魏曉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家長,2021(11):50-51.
[2]傅繼宏.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方法研究[J].新課程,202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