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國外一家二手書店,我淘到了一本《西方人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Man),美國出版商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年版,作者是密歇根州立大學的Thomas H.Greer。由其版權(quán)頁看出,這已是該書第3版;第1版和第2版的時間,分別為1968年和1972年。在9年時間內(nèi)連出3版,可見當時這本書還是很暢銷的。我淘到的這本,大32開平裝,銅版紙印刷,字號雖小,但極其清晰,可謂紙精字清。
上網(wǎng)去查作者,無論百度百科,還是維基百科,都沒有Thomas H.Greer的詞條。只是在亞馬遜網(wǎng)站上,從他另一本書的“作者簡介”中,得知他曾就讀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74年到密歇根州立大學任教,直到1977年榮退,是該校人文學系榮譽教授,后于2004年去世。他還出版有其他幾本著作,包括《西方世界簡史》《美國社會改革運動》等。這份“作者簡介”,只有區(qū)區(qū)一小段文字,其主要內(nèi)容,便只有上面這些了。
這本書的出版商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在維基百科上倒是有專門詞條。這是家歷史悠久的出版商,由Alfred Harcourt和Donald Brace二人于1919年成立,總部設(shè)在紐約,面向成人和兒童,出版虛構(gòu)類和非虛構(gòu)類圖書。1982年,公司總部遷至加州圣地亞哥。2007年,這家出版商被另一家歷史更為悠久的美國出版商收購,這就是成立于1832年、總部位于波士頓的Houghton Mifflin。當年幫助丘吉爾拿到諾獎的《二戰(zhàn)史》,在美國,便是由HoughtonMifflin出版的(在英國是由Cassell出版)。
這本《西方人簡史》,是部以一般讀者尤其是青年為主要對象的簡明西方文明史。其時間跨度,由史前開始,一直敘述到1976年,也就是第3版出版的前一年,時值美國獨立200周年??梢韵胍?,1968年的第1版,是不可能有這種跨度的。而且,從作者序言中得知,第1版的第1章是從希臘文明講起,題目是“西方文明的希臘開端”;只是到了第3版,才加上了新的第1章——“文明在中東的誕生”。
全書共分4部分,分別為古代世界、中世紀文明、現(xiàn)代世界序曲(涵蓋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現(xiàn)代世界。每部分2—5章不等,全書計14章。每一部分開始前,作者都以大事年表的方式,羅列出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宗教、科學與哲學發(fā)展,歷史與文學成就,以及藝術(shù)與建筑成就。其中最早的“大事”,是公元前3500年,早期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與埃及的出現(xiàn);最晚的“大事”,則是1975年“第三世界”的興起。全書正文部分552頁,包括插圖和圖表。雖然篇幅不長,但其敘述范圍之廣,敘述文字之精,都是很值得稱道的。
作為一部普及型歷史著作,歷史脈絡(luò)的清晰和文字表達的流暢,應(yīng)當是普通讀者的基本期待。在這兩個方面,作者都不負眾望。在序言中,他這樣寫道:“歷史往往有些模糊不清,但歷史寫作從不該模模糊糊。”這點,他是做到了的。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事件中,作者以文明發(fā)展為主線,擇取政治、社會、文化、宗教等各主要領(lǐng)域中最為重要的人和事,逐一娓娓道來。他似乎有種撥云見日的本領(lǐng),許多極為復雜的歷史進程,經(jīng)他梳理后,變得容易掌握了許多。
當然,作為一部面向大眾的歷史讀物,光敘述歷史發(fā)展是不夠的,還應(yīng)有些能讓讀者感到“有意思”的內(nèi)容,包括一些有趣的細節(jié)、掌故等。這樣的歷史書,才顯得有血有肉,讀著才不會“太累”。在這方面,讀者也不會失望。跟隨作者津津有味的敘述,讀者會豐富或填補大量的歷史知識與認知,還能增加不少一般不會碰到的“冷知識”。例如,留下了時至今日仍在暢銷的《沉思錄》一書、具有非凡軍事才能的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公元121—180年),在權(quán)力交接方面,卻背離了當時行之有效的制度,指定自己平庸無能的兒子康茂德繼位;后者在經(jīng)過12年不負責任的統(tǒng)治后遭到暗殺。再如,美國國會山的英文名稱是Capitol Hill,對其由來,我一直以為是地勢使然。讀過本書,我才發(fā)現(xiàn),羅馬建城之初一個重要的宗教與政治中心,名字竟是Capitoline Hill。這里是羅馬著名的“七丘”之一,也是奧勒留皇帝馬上英姿青銅雕像的所在(亦即本書封面)。這本書的中譯本,目前尚未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