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新鮮馬齒莧、香油、蒜泥、生抽各適量。
做法:新鮮馬齒莧清水洗凈后,放入沸水中煮6分鐘左右,撈出晾涼,加入蒜泥、生抽、香油,拌勻即可。
馬齒莧性寒,味酸,歸肝、大腸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之功,用于熱毒血痢、癰腫療瘡、濕疹、便血等。馬齒莧用來(lái)清炒、涼拌或煮湯,都可緩解上火引起的便秘。
食材:糯米、綠豆各500克,薄荷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
做法:先將綠豆煮至爛熟,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葉做成餡,備用。把糯米燜熟,放入盒內(nèi)晾涼,然后用糯米飯包豆沙餡,用木槌壓扁即成。
薄荷性涼、味辛,歸肺、肝經(jīng),有疏散風(fēng)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的功效,主治風(fēng)熱感冒、風(fēng)溫初起、頭痛、目赤、口瘡等。
食材:蒲公英、五花肉、餃子皮、調(diào)味品各適量。
做法:新鮮蒲公英焯水,與五花肉剁成餡,加入少許調(diào)味品調(diào)
味,包成餃子,大火煮熟即可。
蒲公英性寒,味甘、苦,入脾、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之功,主治乳癰、疔毒、癰腫瘡毒、咽痛等。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涼,建議腸胃寒濕的人群不要過(guò)多食用,以免發(fā)生腸胃不適。
食材:新鮮車前草、豬肚、料酒、姜片、胡椒粉、味精、鹽各適量。做法:豬肚煮熟、去腥,切成小塊;將豬肚、車前草放入鍋里,倒入適量清水,加料酒、姜片、胡椒粉、味精、鹽,開(kāi)火燉到豬肚熟爛,挑出車前草、姜片即可。
車前草性寒,味甘,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有清熱利尿通淋、祛痰、涼血、解毒之功,主治熱淋澀痛、水腫尿少、暑濕泄瀉等,對(duì)泌尿系統(tǒng)疾病有較好療效。
食材: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紅棗15克。
做法:紅棗去核、姜切片備用,鮮紫蘇葉切絲后放入盛有溫水的鍋里,加入姜棗,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燉30分鐘,將紫蘇葉和姜片撈出,繼續(xù)用文火煮15分鐘即可。
紫蘇性溫、味辛,歸肺、脾經(jīng),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之功,主治風(fēng)寒感冒、咳嗽嘔惡、孕娠嘔吐、魚(yú)蟹中毒等。紫蘇姜棗湯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
食材:新鮮魚(yú)腥草、干辣椒、花椒、鹽、醬油、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干辣椒切段,用油炸出香味,將炸好的干辣椒和油一起倒入碗中。放入魚(yú)腥草、鹽、醬油和花椒,充分?jǐn)嚢杈鶆蚝蠹纯伞?/p>
魚(yú)腥草性微寒,味辛,入肺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消腫癰排膿、利尿通淋之功,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癰腫瘡毒等。注意體虛寒者以及肝功能較差者不適宜食用魚(yú)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