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聊城市山陜會館的門墩兒 攝影丨寧志浩
門墩兒又稱門座、門臺、門鼓,抱鼓石。常見于中國傳統(tǒng)住宅、特別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它的實用價值在于它是門枕石的一部分,院子大門下面,用于支撐門框和門軸的石質構件,整體稱為門枕石,延伸出來的部分稱為門墩兒。它是整個門樓兒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部件,通常會雕刻一些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既有裝飾作用,又有實用價值。
門墩兒的樣式有很多,有多角柱形和水瓶形等,但比較普遍的還是箱式門墩,這種門墩除了整塊是平的外,里邊也是平的,外邊的石頭比里邊高一截。還有里邊是平的,外邊高出里邊一截,上部雕一圓鼓的,叫抱鼓石門墩,鼓邊緣還雕著固定鼓面的圓釘。
就箱式門墩而言,一般平民家庭的門墩都是不加雕鑿的較小一塊平面門枕。大戶人家的門墩則寬大、厚重,門墩上多刻有蝠( 福)、鹿( 祿)、桃( 壽)、喜鵲( 喜)、穗( 歲)、瓶( 平)、鵪( 安)、羊( 三陽開泰) 和錢等圖案,都是吉祥之物,表現(xiàn)人們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渴望。
一般來說,文官的府邸通常是箱式門墩,有著“書香”的諧音。而武將的府邸是鼓型石墩,不但有進門用鼓通報之意,還有戰(zhàn)鼓雷鳴,時刻不忘國家安危的寓意。要說最講究的,還得說是獅子門墩兒,在門墩兒中的級別也最高。獅子是獸中之王,是權力的象征,代表皇家,因此獅子門墩是皇家的標志。
獅子本身不是中國自有物種,傳說是漢朝時期由西域進貢而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獅子是神獸,是圖騰,因此模樣與真獅子差別很大,而且寓意也很多:首先說獅子是守護神,有守門看戶、避邪驅惡的作用; 另外獅子的獅與“師”、“事”、“世”、和“嗣”都諧音,中國傳統(tǒng)圖案有太獅和少獅,借“少師”和“太師”的諧音,象征高官厚祿;兩頭獅子并行,象征“事事如意”;獅子配綬帶表示“好事不斷”;一大一小兩頭獅子,雄獅帶幼獅,既有世世同居的意思,又有“父慈子孝”“和諧美滿”之意;雌獅伴幼獅,是希望“子嗣昌盛”;五個獅子表示“五世同居”;九個獅子象征“九世同居”、“人丁興旺”。諸如此類,非常的多。
獅子門墩既然是皇家專用的,那在過去,門墩上的獅子可不敢隨便雕刻,那是等級的象征。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使用了超越自己身份的物品被稱為“僭越”,這可是大罪,因為僭越通常會和謀反聯(lián)系到一起,有殺身滅門的危險。所以當你看到有的建筑門口有一對大石獅子,那得是皇族、宮殿、寺廟等門口才能放,一般民宅可不能用。
就是在門墩兒上立個小獅子,也得是高級官員家才行。而這高級官員的品級又能從小獅子的發(fā)髻上可以看出來,一品官員之家,獅子的發(fā)髻是十三個,象征十三太保。所以如果說這家門前的門墩兒,是抱鼓型,上面立的獅子是十三個發(fā)髻,甭問,這家主人是一品武官。二品以下逐步遞減,到七品是七個。七品以下的文武官員,就不能雕獅子了。沒有功名的人家,就連使用象征功名的抱鼓型門墩兒的資格都沒有了,而且上面還不能有雕刻,這還得說是富貴之家。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有塊門枕石就不錯了,也就沒閑錢做門墩兒了。更慘的窮苦老百姓呢? 估計連門枕都是木頭的,更別提什么門墩兒了。
所以,這門墩兒不是想坐就有的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