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妮
摘 要:識字教學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它能為閱讀打好基礎,能夯實語文學習根基,并且與兒童智力發(fā)展緊密相關,還能塑造人文素質(zhì)。但是,長期以來,識字教學時間不固定,教師教學策略單一,學習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始終困擾著教師和家長。教師可以通過抓住每課的生字特點,運用字卡游戲,循序漸進,回歸生活,多策并舉,注重語境等有效策略在課堂上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真正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語文;識字教學
一、 識字教學的意義
識字教學幫助孩子們打開一扇人生發(fā)展的大門,不僅有利于掌握更多概念和知識,而且促使孩子們對語言和文化的認識,提升至更高的層面,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識字為閱讀打好基礎
獨立閱讀活動是孩子們在具備了相應的識字能力后開啟的。因此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起到重要奠基作用的。學生通過識字能力的訓練,不再只靠聽去獲取感知和學習的素材,而是開始自主積累語言,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
(二)識字夯實語文教學根基
識字環(huán)節(jié)是小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開端,也是學生整個小學學習生涯的重要任務,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識字階段的教學成效,全方位、深層次地影響著后續(xù)各項語文教學任務的開展。
(三)識字與兒童智力發(fā)展緊密相關
兒童語言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期在4~9歲,小學低年級正處于接觸有形文字時期。兒童有了識字量,有利于積累詞匯,促進思維發(fā)展,更能幫助兒童豐富大腦中事物的畫面,牢固記憶,以達到清楚生動地表達這個目標。
(四)識字塑造人文素質(zhì)
腹有詩書氣自華。漢字是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學漢字也是接觸多彩的漢字文化的過程。隨著孩子們識字的日益廣泛,閱讀變得更豐富、更自主,對文化的感悟變得更多元、更深入。孩子們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就在這一過程中被大幅提升。
二、 統(tǒng)編版一年級教材的特點
作為語文教材的入門,一年級語文教材重在夯實語文基礎,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為孩子們后續(xù)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準確分析教材的特點,是確保良好教學成效的必要準備。
(一)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尊重兒童
這套一年級語文教材,在課文中自然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通過課文滋養(yǎng)學生的成長。
比如一年級上冊的第一課《天地人》,課文僅有六個字,但其間蘊含的文化養(yǎng)分卻是十分豐富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富含哲理、啟人心智,其中“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很重要的智慧體現(xiàn)。它貫穿于人們的人倫之中,涵養(yǎng)了人們與天地合一、與自然和諧的精神。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就能夠感悟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啟迪,對自身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二)內(nèi)容啟智,安排更趨于合理多樣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拼音教學順序有變動,安排在第二單元開始,在識字單元之后,讓學生先識字,更符合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蹲R字表》從原教材的400個漢字,減少為現(xiàn)有的300個漢字,一年級新生的識字壓力大大降低?!秾懽直怼纷謹?shù)要求不變,但對寫字內(nèi)容的要求也有所改變,更傾向于對常用字的掌握。八個單元中,有兩個集中識字單元,共100個字,識字加油站31個字,其余六個單元也都有分散識字,在園地中展示臺等環(huán)節(jié)還有生活識字。這些安排合理多樣,十分契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也有利于教師更加自如地開展識字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有助于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 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師專注于識字教學的時間不固定,容易被其他環(huán)節(jié)擠占
由于一年級學生年紀比較小,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常常要在課堂教學中花比較多的時間來整理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約每隔十來分鐘就要停下來,通過表揚、背習慣口令和小組比賽等形式來整理課堂。一年級的教材中,課文篇目不少,教學時間緊張,如果班級中自控力差的學生比較多的話,教師花在整頓課堂的時間就會比較多。同時,缺乏經(jīng)驗的一年級教師會習慣性地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認為識字是很簡單的,學生應該都會,不必花太多時間來教,相反,會認為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拓展比較重要,于是,就會因為教學時間不足,讓學生讀一讀這些字,就當作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
(二)策略單一,缺乏趣味
在實踐中,比較多的教師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普遍采用的都是“一讀再讀”的策略,例如,讀拼音,讀字,讀詞,教師讀,學生讀,兩遍兩遍地讀,打拍子讀,等。最多通過使用生字卡片和PPT課件,來增加一點點趣味性,但是依然離不開“讀”的核心。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說是錯的,但是,一課這樣教,沒問題,如果一本語文書的課文都這樣教,時間長了,對于學生來說,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生會對識字失去興趣,覺得是單純地死記硬背,一旦學生把識字看成是一種負擔,那么,識字教學的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
(三)學習效果不明顯,家長焦慮情緒嚴重
如果學生經(jīng)歷的是長期枯燥的識字,那必然導致學習效果不好,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考試成績差,一些基礎差的孩子可能一學期下來,連考卷上題目的字都認不全,更別談審題做題了。家長對此表現(xiàn)出的焦慮情緒會特別明顯,甚至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特別笨,是不是學習能力有問題,甚至還帶去醫(yī)院做測試。原本學生只是對識字的沒有興趣,導致了不會答題,成績差,如果一旦被扣上了“沒有學習能力”“差生”這樣的帽子,那學生接下來的學習之路就很難走得順暢了。
所以,識字教學作為一年級學生學習之路上的重要開端,是需要學校和家庭一同引起重視的。只有充分認真對待,并把各種策略運用到位,才能真正幫助學生。
四、 一年級識字教學的策略
(一)抓住每課的生字特點,運用字卡游戲,激發(fā)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