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宏 (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建筑供暖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傳統(tǒng)的供暖設施主要有散熱器及空調等,散熱器供暖造價較低,但熱損失較大;空調供暖初次投資與使用時費用都很高。地暖技術是近幾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供暖技術,地暖是地板輻射采暖的簡稱,是以整個地面為散熱面,均勻加熱整個地面,通過地面自下而上(主要利用輻射)進行熱量傳遞,來達到取暖目的的一個系統(tǒng),與干式地暖相比,地埋式管材水地暖濕式安裝施工工藝更成熟,質量可靠穩(wěn)定,采暖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地埋式管材水地暖濕式安裝施工工藝是在房屋裝飾施工前,將采暖管道埋設固定于保溫基層,利用填充混凝土包埋地暖管道,并作為保護層和傳導介質,連接分集水器,安裝熱源裝置,形成供暖系統(tǒng),在其上鋪設地板、地磚等飾面材料。
①地埋式管材水地暖濕式安裝工藝成熟,且在毛坯房施工中完成,統(tǒng)一施工,質量有保證;不影響住宅的二次裝修。
②濕式地暖利用混凝土把地暖管道包埋起來,保護、固定水暖管道,在混凝土層之上鋪設地板、地磚等飾面材料,有利于對采暖管道的保護,穩(wěn)定性好,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
③與干式地暖相比,造價相對更經濟;同時混凝土作為樓地面的裝飾基層更牢固,平整,飾面有更多選擇。
④與其他取暖設施相比,混凝土層作為地暖的傳導介質,散熱均勻、蓄熱效果更好;高效節(jié)能,熱量在傳送過程中損失較小,有效節(jié)約能源。
施工準備→清理基層→安裝分集水器→鋪設保溫層、反射膜→鋪設地暖管道→水壓試驗→混凝土填充層鋪筑→安裝熱源裝置→系統(tǒng)試壓→鋪貼樓地面飾面層。
4.2.1 施工準備
熟悉圖紙和相關規(guī)范,根據(jù)設計要求和工程具體情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對施工班組進行認真細致的方案和技術交底,了解每個房間管道的布置,分水器及供暖設施的安裝位置,要求操作人員掌握操作要領,提高質量意識。
按施工要求彈出房間50線及地面面層控制線,正確控制標高。
4.2.2 基層清理
地暖管安裝前必須進行基層清理,剔除地面的凹凸不平處,對現(xiàn)有地面進行徹底清理,除去灰層、浮雜物,施工時要保證基層干燥,墻、柱腳處清理到位。
4.2.3 安裝集分水器
分集水器是用于連接采暖主干供水管和回水管的裝置。施工時,按照圖紙設計要求的位置進行安裝固定和連接,注意連接的緊密性。
將分水器與供水管道連接,順水流方向安裝球閥、過濾器及泄水閥;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連接管上,安裝泄水閥、球閥。分集水器各分支供水管上均設球閥。集水器設恒溫調節(jié)閥,房間設房間溫控器,實現(xiàn)分環(huán)路控制。
4.2.4 鋪設保溫層、反射膜
施工時,先在供暖區(qū)域內所有與地面相交處的墻面和柱面上鋪貼邊界保溫條,粘貼應平整、牢固不脫落,搭接順直。
保溫板材的鋪設盡量選擇規(guī)格整齊的擠塑板,減少拼縫。采用整張板材鋪設四周,切割板材鋪設中間的原則。兩張擠塑板之間應采用鋁箔膠帶粘連,保證其系統(tǒng)整體的密封性。擠塑板與邊界保溫條之間的連接縫隙要使用鋁箔膠帶進行粘連。
圖1 圖紙
在保溫層上,按設計要求鋪設地暖專用反射膜。反射膜的鋪設要平整,盡量減少褶皺,遮蓋應嚴密。鋪設時應注意方格整齊,搭接處用鋁箔膠帶粘連。
4.2.5 鋪設地暖管道
地暖管道鋪設前,在反射膜上,鋪設一層鋼絲網(wǎng),以便于固定管道和增強地面承載力,鋼網(wǎng)之間應捆扎連接。
施工時按照圖紙設計要求進行鋪設,管道鋪設應與設計回路相符。鋪設時,用專用卡釘將管道固定。管道彎頭兩端設固定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固定點為0.5~0.7m,彎曲管段固定點間距為0.2~0.3m。
與其他管道相遇時安裝如圖2。
圖2 埋地管交叉安裝大樣
在墻邊設置邊界保溫帶,在各房間門口處,邊長超過6m或面積超過30㎡及平面突出部分設伸縮縫,每間隔6m設置寬度不小于8mm的伸縮縫。伸縮縫應從絕熱層的上邊緣到填充層的上邊緣整個截面上隔開。管道穿越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400mm的柔性套管。
通常盤管間距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調整,一個回路通常不超過80m管,覆蓋面積不超過15㎡。
4.2.6 水壓試驗
水壓試驗應以每組分集水器為單位,逐回路進行。水壓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應小于0.6MPa,在試驗壓力下穩(wěn)壓1h后,壓力降不大于0.05MPa,同時各連接處不滲不漏為合格。壓力表應位于試驗部分的最低點。
4.2.7 混凝土填充層鋪筑
水壓試驗合格后,保持管內的壓力立即澆筑細石混凝土,表面用刮尺刮平。接著在其上再鋪設一層鋼絲網(wǎng),對地面起到一定的防裂作用,澆筑第二層混凝土至設計標高,用薄膜覆蓋養(yǎng)護,不少于7d。
細石混凝土宜選用水化熱低的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細骨料宜選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2%,粗骨料在泵送條件下宜選用連續(xù)顆粒級配細石,含泥量小于2%,水用飲用水。
填充層施工中,管道內的水壓不低于0.6MPa,填充層養(yǎng)護過程中,系統(tǒng)水壓不應低于0.4MPa。
4.2.8 安裝熱源裝置
按設計要求安裝熱源裝置,將分集水器和熱源裝置連接起來,安裝應規(guī)范,連接嚴密。
4.2.9 系統(tǒng)試壓
當細石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沖洗整個盤管系統(tǒng),并按要求進行系統(tǒng)冷循環(huán)試壓,合格后,放掉管路中存水。
4.2.10 鋪貼樓地面飾面層
鋪貼樓地面飾面層時,不得破壞基層。
①施工過程嚴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 142)等規(guī)范要求。
②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做好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禁使用機械振搗設備;施工人員應穿軟底鞋,采用平頭鐵鍬。
③分集水器及熱源裝置安裝牢固,連接緊密。
④切割管道時,需用專業(yè)工具,以確保連接的緊密型和整體使用效果。
⑤卡釘安裝時注意要筆直卡入保溫層,切忌傾斜卡釘,避免固定效果不佳。
⑥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要求進行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⑦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應嚴格檢驗,做好隱蔽驗收。
⑧地暖管用卡釘固定,固定點間距應符合設計及產品說明要求,一般應不大于500mm,在大于90的彎曲管段的兩端和中點都要進行固定。地暖管的彎曲半徑不可以小于管外徑的8倍。
⑨在與內外墻、柱等垂直構件交接處應按設計要求留設伸縮縫,伸縮縫填充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當?shù)嘏娣e超過30㎡或邊長超過6m時,也按不大于6m的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寬度不應小于8mm。伸縮縫應從絕緣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
①嚴格按照各項安全法規(guī)、《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4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等組織施工。
②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做好安全技術交底,掌握安全操作規(guī)程,嚴禁違章作業(yè),確保全過程安全施工。
③施工現(xiàn)場安排專業(yè)電工跟班作業(yè),電動機具必須按規(guī)定做好保護接地或接零。所使用機械設備必須定機、定人、定崗位,機械使用專人操作,定期維護、保養(yǎng),做好運轉記錄。
④施工現(xiàn)場材料堆放合理有序,配備安全滅火器材,并留有安全通道。
地埋式管材水地暖濕式安裝施工工藝,利用填充混凝土包埋地暖管道,并作為保護層和傳導介質,供暖舒適,質量可靠,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①濕式地暖安裝工藝成熟,且在毛坯房施工中完成,不影響住宅的二次裝修。
②與干式地暖相比,混凝土層作為地暖的傳導介質,發(fā)熱穩(wěn)定,散熱均勻、蓄熱效果更好,造價相對更經濟;同時混凝土作為樓地面的裝飾基層更牢固,平整,飾面有更多選擇。
③與暖氣片相比,節(jié)約空間、美化居室:室內取消了暖氣片及其支管,增加使用面積,便于裝修和家居布置。
④與其他取暖設施相比,高效節(jié)能:輻射供暖方式較對流供暖方式熱效率高,混凝土層蓄熱量大,熱穩(wěn)定性好,傳送過程中熱量損失小,節(jié)能約20%;同時使用地暖實行分層、分戶、分室控制,用戶可根據(jù)情況進行調控,有效節(jié)約能源。
⑤維護費用低,使用壽命長:管道由混凝土填充層包裹,保護可靠,穩(wěn)定性好、不腐蝕,免受破壞,有效保證了使用壽命,從而節(jié)約了維護和更換費用。
本施工技術成功應用于駿業(yè)·四季花城小區(qū)1~9#住宅樓等多項工程,工藝成熟,質量可靠,穩(wěn)定性好,有效保證了使用壽命,節(jié)省維護和更換費用,同時填充混凝土層整體性好,作為傳導介質,發(fā)熱穩(wěn)定,散熱均勻、蓄熱效果更好,提高了住宅供暖舒適度;可分戶、分室控制,有效節(jié)約能源,對今后類似工程的施工應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