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摘要】科技的發(fā)展使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愈加明顯,它已滲透至教育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初中地理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多、抽象性強,一些地理知識中包括的事物學生們也無法親眼所見,在教學時僅依靠語言或教材圖片實難達到充分理解的效果。此時利用信息技術就能化繁為簡,使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下觀察到許多抽象地理事物,以便他們形成正確表象,促進學生能夠在主動思考中發(fā)展思維,從而對地理事物有鮮明而正確的認識。
【關鍵字】信息技術;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
隨著現(xiàn)代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越來越普及。地理是集合自然和人文的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十分注重學生地理思維方式和自主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提高教學效率。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既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濃厚興趣,又可使其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有所突破,以落實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展現(xiàn)地理實事,調動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而言,只有結合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原動力,產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有顯著提高。在日常地理教學時,利用信息技術具有操作方便、直觀展示等優(yōu)勢,它集合了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樣元素,既能讓靜止的文本按照指定的目標運動,又可以讓靜態(tài)的圖片動起來。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地理事物,讓學生在這樣直觀的教學情境中,讓靜止變運動,化無聲為有聲,從而將抽象的地理理論知識生動化和具體化,學生在這樣多樣化元素的沖擊下,刺激自身多重感官,讓學生們的思維更顯活躍,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轉移至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也被激發(fā)出來。例如,在地球運動中講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就只有教材和有限的教具,而自從信息技術加盟之后,課堂就可以變得更豐富有趣,學生就能通過信息技術的演示來深入學習地理知識,并且之前不能用教具展示的地理演示,就可輕松地利用信息技術來完成。在本堂課中教師就可以用動畫的形式把日照、時差、旋轉等現(xiàn)象播放出來,將一個三維立體的地球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不必再拿著地球儀親自演示公轉和自轉,如此的教育方式輕而易舉便能達到教學目的。
二、搜集地理資料,引導自主探究
在新課標的大力提倡下,地理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要依照現(xiàn)代教學理念,最大化地滿足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求,盡可能讓學生做到在“活動”中探索,在“自主”中發(fā)展,在“合作”中益智。因而,在新教材中包含的大量活動成為一大特色,為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盆地時,教師就要把課堂交還至學生手中,讓學生分組課下搜集更多有關塔里木知識,這樣學生紛紛上網(wǎng)搜集和整理資料,然后在課上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與交流,并將學生搜集到的結果利用信息技術制成課件形式,課堂上每組學生都當上了“小老師”,利用本組搜集來的全部資料為其他學生生動地講述出來。如有的學生搜集了塔里木立體地形圖,有的學生搜集了西氣東輸對東西部開發(fā)的具體意義,還有的學生搜集了塔里木其他豐富的資源,學生所站角度和學習能力上是有差異的,這就讓他們搜集到的資料呈現(xiàn)出明顯不同,教師應鼓勵每位學生為課堂作出的貢獻,這樣既能為學生提供鍛煉自己的機會和平臺,又順利讓學生掌握了當堂課知識,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
三、擊破教學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借助信息技術就可以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示出地理事物變化的過程,從而使學習難度大為降低。信息技術能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功能豐富的感性材料,圖文并茂的畫面立刻就將學生帶入寬松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找到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把教材中復雜的敘述設計成課件,將學生難以掌握的教學重點一舉突破。例如,在學習地形時,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概括我國地形和地勢的特點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師首先用信息技術在課堂導入階段播放視頻,帶領學生領略呼倫貝爾草原南部的科爾沁草原,通過視頻學生感受到草原晴空萬里、牛羊成群的景象,然后再出示“中國地形圖”,讓學生找出科爾沁草原位于哪一個地形區(qū)?學生很快找出了是在內蒙古高原,這樣自然而然地就而然地就引出了這節(jié)課的話題。然后教師在為學生出示高原的西南部、南部、東部的三列山脈, 然后重點用光標點出加粗的山脈,然后再讓學生快速在書中地圖上找出來。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山脈和高原只是我國地形的一部分,我國還有哪些地形類型呢?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這就利用信息技術引發(fā)學生極大探究地形的好奇心,對后續(xù)學習產生很大影響。
總之,信息技術和初中地理相互整合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對提高教學效果及質量有巨大促進作用。初中地理課堂不僅要順應素質教育目標和要求,也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需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調動他們自主探究問題的意識,提高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自主性,并注意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精神,最終獲得更好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方連英. 談運用恰當方法搞好初中地理教學[J]. 赤子(上中旬),2015,(15):260.
[2]王月. 談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 西部素質教育,2015,1(07):99.
[3]黃啟杰. 淺談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J]. 華夏教師,201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