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
【編者按】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學習”欄目自本期起推出“百年大黨何以煉成”系列專題,全面解讀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精神,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成就,探尋百年大黨興旺發(fā)達的密碼。
偉大的事業(yè)呼喚偉大的精神,艱苦卓絕的奮斗必然產生偉大的精神。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在她甫一出世,便開始鑄造不同于其他政黨的精神氣質。在一個世紀的奮斗歷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顯黨的性質、宗旨和品格,體現人民和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神譜系。它們來自并彰顯于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支撐著中國道路探索拓展的前行步伐。這個精神譜系,既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涵養(yǎng)中國道路軟實力的濃厚文化土壤。
精神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
鑄造黨的精神,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內容?;仡櫄v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在中國這種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從而把黨建設成為了“用科學理論和革命精神武裝起來的”政黨。把科學理論武裝和革命精神武裝并列在一起使用,突出了精神武裝在黨建中的特殊作用,說明中國共產黨不僅重視思想(理論)建黨,也重視精神(道德)建黨。
在領導人民探索、形成和發(fā)展中國道路的歷史進程中,黨的精神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當然不是一開始就固定成型的,它的創(chuàng)造和實踐,經由不同的途徑方式,是一個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歷史過程。具體說來,經由以下途徑和方式。
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體現出來的“紅船精神”,這是其后來一系列精神創(chuàng)造的起始點?!凹t船精神”的內涵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首創(chuàng)、奮斗、為民,在相當程度上揭示了為什么出發(fā)的初心和怎樣肩負起使命開拓前行。正是這種初心和使命,成為中國共產黨精神建設的邏輯和歷史起點。
二是把黨的精神和黨員個體精神聯(lián)系起來建設。毛澤東說過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但人們往往忽略這句話的下半句,“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里頭出來的”。這表明只有鑄造好黨員個體精神世界,才可能形成整個黨的整體精神世界及其外化的優(yōu)良作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建設立足于黨員個體的實踐,體現為黨員個體精神的影響和昭示、總結和推廣。比如,毛澤東便以他的精神風范影響和帶動了黨內良好作風的形成。
三是貼近實踐和時代需要來培育和塑造黨的精神。中國共產黨常常是立足于歷史任務的轉變和現實的需求來倡導相應的精神建設的。比如1949年的“進京趕考”,恰恰處于從農村到城市,從革命到建設,從打碎一個舊世界到建設一個新世界,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轉折關頭。在這樣的關頭,黨將面臨更為艱巨的奮斗過程,經受更加嚴格的考驗。那么,面對新的考驗,需要什么樣的精神作風呢?由此,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自覺地開始塑造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皟蓚€務必”里面,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這就為新中國成立后黨的精神建設樹立起一個重要坐標。新中國成立后,又及時提出要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精神作風。
四是以科學的思想理論來引領和強化黨的精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理論支撐。這其中,直接而深入地闡述黨的精神建設的經典文獻不在少數。毛澤東的“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等,事實上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經”。
中國共產黨人一路走來創(chuàng)造的精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和概括。一是理論上的認識和概括。人們經常談到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實事求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以及大公無私、遵守紀律、奮斗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等等。二是從歷史和實踐的角度來認識和概括。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探索、形成和發(fā)展中國道路過程中積累的精神,是由一個個鮮明具體的歷史和實踐“坐標”組成的,進而形成了一個可以長久涵養(yǎng)后人的“精神譜系”。
這個精神譜系光彩奪目,前后相接,多以地點、事件或代表人物命名,已經或正在命名的就有30來種。諸如,在革命時期,有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zhàn)精神、沂蒙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在建設時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好八連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等;在改革時期,有女排精神、經濟特區(qū)拓荒牛精神、小崗精神、新時期創(chuàng)業(yè)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塞罕壩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等。列入這個精神譜系中每種精神的具體內涵,有的經過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作了明確論述和界定,有的經過宣傳部門在報刊上作了廣泛推薦和介紹。
這個精神譜系,猶如鮮活生動的歷史鏈條,把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精神,把探索、形成和發(fā)展中國道路的一系列精神串接展示出來了。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集體奮斗和創(chuàng)造的產物,是在不同歷史時期波瀾壯闊的行程中積累和發(fā)展起來的。列入這個精神譜系中的每個具體精神,猶如精神鏈條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精神長河中的每個坐標,它們的價值和作用跨越時空,相互之間有共性,也有個性。
歷覽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很容易感受到先輩和英烈們前仆后繼的崇高人格境界和道德力量,體會到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理解到黨領導人民探索、形成和發(fā)展中國道路的過程中,為什么有那樣大的前進動力和感召力。可以說,這個精神譜系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精神主航道里奔涌得最激昂美麗的浪花,是先進人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展示,是當代中國精神中的紅色基因和紅色文化的源與流,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的中國精神的先進內核和精華部分。
精神譜系的思想內核和實踐屬性
在精神譜系中的各個精神坐標之間,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礎性的思想內核,有一以貫之的理念內容。黨的文獻正式概括的各種精神當中,像理想信念、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甘于奉獻這樣一些概念,出現的頻率最高,在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中,都有相同或相近的表述??梢哉f,這些屬于黨的精神譜系中的基礎內容。
在精神譜系的基礎內容中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思想內核,就是人們常說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信念是人們向著這個目標前進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能強化信念;信念堅定,能堅守崇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有無數共產黨員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英勇犧牲了,支撐他們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一個世紀以前,當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人,在那艘紅船上描繪出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時候,也為新生的即將遠航的中國共產黨奠定了初心和使命。在風風雨雨跨越世紀的行程中,確實有人上了“船”又跳了“船”,但從不影響這艘“紅船”朝著目標前進的定力。中國共產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中,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靠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靠的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靠的就是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這些,正是紅船精神給人們的啟示。同時說明,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之“魂”,是中國道路精神譜系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優(yōu)勢。中國道路的精神譜系既然擁有連貫的思想內核,相互之間自然也呈現為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其實踐價值也不會時過境遷。
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轉化為人格的力量,是通過豐富具體實踐來實現的。由此,精神譜系中每一種精神坐標,都有鮮明的實踐屬性,都不是抽象的存在,都以立體方式呈現出來。
從理念內容上講,每種精神都有豐富的內涵。長征精神就包含了理想信念、不怕犧牲、實事求是、紀律團結和依靠群眾這5個方面的內容;延安精神便擁有抗大精神、整風精神、張思德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這樣一些初始的原生形態(tài)。
從理念和實踐的關系角度講,每種精神的內涵雖然是被概括出來的幾個特定概念,但每個概念,都不是隨意加上去的,而是從大量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具體人物事件或重大決策過程中抽象出來的。比如,說到紅船精神,會想到早期共產黨人敢為人先、開天辟地的信仰選擇;說到井岡山精神,會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觀和這種景觀背后的信心和信念;說到長征精神,呈現在眼前的是血戰(zhàn)湘江、遵義轉折、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等等;說到抗美援朝精神,忘不了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毛岸英;說到焦裕祿精神,忘不了風沙,還有夜晚風雪交加的車站,以及那把被頂出一個大洞的椅子。
如果光有理念口號,而不能落到實處見人見事,那樣的精神是感動不了人,影響不了人的。說到底,沒有生動實踐,就談不上精神魅力。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落小落細落實,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而黨的精神譜系,無一不是落小落細的歷史存在,因而它才可能匯成為后人長久感知和領悟的精神河流。
精神譜系的道德魅力及其民族和時代特點
黨的精神譜系之所以具有穿越時空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是因為它占據了道義高點,擁有崇高的道德魅力。它是中國共產黨人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審美升華。毛澤東提倡做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精神所包含的道德品格的揭示。
黨的精神譜系中的每一種精神,都彰顯了先進分子和群體在特定環(huán)境和特定考驗面前的價值選擇和道德實踐,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是人類精神世界良好美善的崇高天地。其中,有選擇和堅守遠大理想信念,為美好未來奉獻和犧牲一切的崇高;有不信邪、不怕鬼,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崇高;有顧全大局、遵守紀律、維護團結的崇高;有不求名利、埋頭實干、大公無私,甘愿為人民的利益奉獻一切的崇高;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鍥而不舍,開創(chuàng)事業(yè)新局面的崇高;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崇高;有愛中華民族、愛中國、愛社會主義的崇高,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更重要的是,精神譜系的創(chuàng)造者和踐行者們,還擁有一種高度的道德自覺。僅以在南京雨花臺犧牲的英烈們所體現的信仰至上、慨然擔當、舍生為民、矢志興邦的精神來說,就給人深刻的印象。他們常常結合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yè)來思考怎樣做人、怎樣做事,道德自覺非常明顯。比如,惲代英的名言是:“好人是有操守的,好人是有作為的,好人是要能夠為社會謀福利的?!绷_登賢的名言是:“什么也不能動搖我,我將我的生命給我們的黨與人民大眾?!焙I的名言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吾輩擔當?!边@些崇高精神在今天的繼承和發(fā)揚,毫無疑問會在全社會激發(fā)起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形成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和推動力。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道路上積累的精神譜系,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
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理想、智慧、意志、情感、性格和傳統(tǒng),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把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民族精神,概括為四個方面,這就是: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些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重要源泉。黨的精神譜系,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共產黨人用自己的精神感動了人民這個“上帝”,使他們“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這樣,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就延展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
時代精神是不同時期的先進社會形態(tài)及其發(fā)展趨勢在精神上的反映,是人們在現實奮斗中最活躍的內在動力。民族精神只有隨時代變化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換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有活力。黨的精神譜系的創(chuàng)造者和踐行者,總是根據時代背景和歷史任務的要求,煥發(fā)出不斷延展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精神氣象。比如,在革命年代,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形成了以不畏艱險、堅守信念、敢于犧牲、勇往直前為重點的斗爭精神。在建設年代,面對貧窮和落后,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重點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在改革年代,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形成了以開拓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為重點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
即使是同一個歷史時期,因為處于不同的奮斗階段,面臨不同的現實環(huán)境,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的精神也各有特色。在革命時期,紅船精神主要是確立信仰、樹立遠大理想,井岡山精神主要是開創(chuàng)革命道路,西柏坡精神主要著眼于革命勝利后黨的建設。在建設時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主要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主要樹立起了時代的人格典范。在改革時期,拓荒牛精神主要是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主要昭示萬眾一心去戰(zhàn)勝困難,勞模精神、塞罕壩精神則著眼于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人們常說,讓歷史告訴未來。歷史究竟憑借什么告訴未來?一憑經驗,二憑精神。精神是創(chuàng)造、汲取、運用經驗的先導和內在動力,精神奠定著經驗的價值取向,精神還可以直接沉淀為經驗。因此,一定程度上講,歷史憑借的是過往的人和事所展示的精神底蘊來告訴未來的。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昭示當代中國的精神底蘊是培育、弘揚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性內容。堅持和發(fā)揚黨的精神譜系能夠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厚營養(yǎng),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靈魂的作用,進而為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提供精神紐帶和前進動力。
(作者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