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荊條泌蜜,除受自身因素制約外,與自然因素有很大關系。土壤、氣溫、光照、濕度、雨量、地理位置等都是影響泌蜜的因素。從葫蘆島地區(qū)2017年和2018年產(chǎn)量情況看,筆者通過降水情況分析2018年荊條歉收的原因。
對1981~2017年葫蘆島市降水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573.9mm,其中各縣市(區(qū))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見表1;年降水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呈波動性變化,如圖1。
表1 全市各縣市(區(qū))年降水量對比 單位:mm
圖1 1981~2017年全市各縣市(區(qū))降水量變化情況
2015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全市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不同程度干旱,沿海地區(qū)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少9成,部分地區(qū)土壤相對濕度在50%以下,平地干土層厚度在10cm左右,坡地20cm以上,達到重度旱災。2017年出現(xiàn)歷史最嚴重春旱,2月至5月初降水特少,全市平均降雨量不足1 mm,僅綏中有3mm降水,全市大部分地區(qū)連續(xù)69天無有效降水,突破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小值(常年值42 mm)
表2 2016~2018年降水量與產(chǎn)情
花蜜分泌量是靠蜜腺分泌的“主動”生理活動,要靠植物光合作用積累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糖類的運輸和正常的呼吸作用,這些都離不開水的運輸,所以水分直接影響泌蜜的多少。
荊條對物質和能量的積累起始于上一年9月,在第二年的4月份左右花芽分化,也就是說,頭年8月至第二年4月的降水量和氣候條件對荊條開花泌蜜至關重要。201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58mm,比常年多3成,降水時段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2016年7~8月雨水充足,為2017年荊條開花泌蜜做了充足儲備。2017年出現(xiàn)嚴重春旱,2月22日至5月初降水極少,但是進入6月雨量增加,為后期奪取豐收奠定基礎。2017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86 mm,較常年偏少15%,并且分布極其不均,7、8月合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建昌比常年多26%,連山和興城少37%,綏中少8%。2017年7、8月總降水量比2016年同期少35%。進入2018年,總降水量不足100mm,雨水條件遠不如2017年,是導致荊條泌蜜少的主要原因。
水作為生命之源,是所有植物的根本。通過對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葫蘆島市降水情況分析,結合產(chǎn)蜜情況總結以下幾點:(1)翌年7、8月的降水情況影響來年的整體流蜜情況;(2)冬季有雪覆蓋地面能起到保墑作用;(3)春季的雨水直接影響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