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超
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
PPP項目作為一種全新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其對原有的項目投資形態(tài)作出了深刻調整,有效盤活社會資源,為公共基礎設施的規(guī)劃、施工以及管理提供物質支撐??紤]到PPP項目的特殊性,要求參與企業(yè)在招投標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認真做好風險評估與應對工作,在確保施工權的基礎上,以最大程度地完成風險分擔,達到參與方合作共贏的目的。
通過探討PPP項目內涵以及特點,可以從整體上,把握PPP項目招投標階段面臨的風險類型,對于風險分擔、化解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性引導,推動PPP項目招投標工作的開展。
PPP項目作為公共基礎設施新型建設模式,其本質在于,通過政府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營造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有針對性地開展運營能力的提升以及管理效能的強化,實現(xiàn)社會資本的科學篩選,并且在平等合作的框架下,其基本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PPP項目操作流程圖
通過合理的流程創(chuàng)設,對公共基礎項目參與方的權利、義務進行明確,合理分擔項目分析與收益,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社會資本活力,為各項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施工以及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穩(wěn)定的資金支撐[1]。
PPP項目主要應用于建筑成本較高、投資收益較長的公共基礎項目之中,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秩序的完善,PPP項目的數(shù)量逐步增加,政府以及企業(yè)等主體,在項目參與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PPP項目由政府部門發(fā)起,作為項目的直接責任人,在組織開展項目融資活動之外,還需要采取系列舉措,完成項目建設完成后的分期回購以及管理權劃分等工作。與傳統(tǒng)的社會融資不同,PPP項目賦予了社會資本更多的平等權,社會資本可以根據(jù)出資額的占比,公平享受項目產(chǎn)生的收益。考慮到PPP項目的穩(wěn)定性與壟斷性,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嘗試參與到PPP項目之中,旨在形成穩(wěn)定的收益模式。以公路PPP項目項目為例,在這種項目模式下,公路的建設資本主要由社會資本構成,在公路項目完成施工后,政府根據(jù)簽訂的合同,將公路的收費權交由社會資本,合同期限后,公路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承擔項目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收益、社會價值的同時,PPP項目的實現(xiàn),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項目參與方面臨的風險,實現(xiàn)了項目優(yōu)勢的互補,將資金、技術以及人員等要素開展高效整合,在確保PPP項目有序開展的同時,降低外部風險的干擾。
對PPP項目招投標階段風險類型的全面評估與系統(tǒng)探討,完成了工作經(jīng)驗的有效總結,明確不同風險類型的誘發(fā)原因,為后續(xù)招投標風險分擔等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方向性引導。
PPP項目招投標階段風險主要與國家政策法規(guī)有關,從過往經(jīng)驗來看,為保持PPP項目的有效開展,防范化解項目風險,理順PPP項目參與方之間的相互關系,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系列政策法規(guī),對PPP項目的性質、范疇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避免PPP項目的濫用或者缺失。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健全,盡管為PPP項目提供了制度框架,規(guī)范主體的招投標行為,但是,必須清楚地認識到,PPP項目招投標階段,招投標行為受到合同環(huán)境透明度、政策法規(guī)的連續(xù)性以及市場公平性等政治因素的影響[2]。在某種情況下,如果出現(xiàn)PPP項目法律法規(guī)變化頻率過快或者政策法規(guī)連續(xù)性不強的情況,將會造成PPP項目的政治風險,影響了PPP項目招投標工作的有效性。
PPP項目在招投標階段,由于參與主體較多,社會資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招投標階段,往往需要充分考量匯率變化、投入收益比例以及通貨膨脹等經(jīng)濟風險。例如在PPP項目招投標階段,在通貨膨脹等經(jīng)濟風險的影響下,部分投資單位在簽訂合同之后,沒有嚴格按照合同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資本的注入,引發(fā)資金到位不及時的情況出現(xiàn),資金體量的不足,影響了PPP項目的物資采購能力,在造成項目施工質量與進度的同時,也會造成PPP項目社會影響力與資本號召力的降低。
PPP項目在前期準備到合同終止階段,面臨的風險較多。具體來看,社會資本在PPP項目項目評估過程中,由于對項目投標信息的分析評估工作不到位,導致自身對PPP項目存在錯誤解讀,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使得社會資本無法根據(jù)PPP項目的實際,制定針對性的招投標方案,無法對報價方案作出調整。報價的盲目性,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會投資方所面臨的招投標風險,降低中標概率。部分社會資本在PPP項目投標過程中,為增加中標概率,盲目地降低投標報價,過低的投標報價,無法實現(xiàn)投資方利益的最大化,造成投資方資產(chǎn)流失,對于投資方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產(chǎn)生消極影響。
社會資本作為PPP項目的投標方,政府作為PPP項目的招標方,在整個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往往需要通過合同文件,對投標標方的收益分配、風險分擔方案進行明確,形成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在招投標階段,部分社會資本對于PPP項目的認識不夠全面,導致自身在招標文件研判以及投標策略制定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采取降低競標價格等單一的方式,來增加中標概率。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使得部分社會資本,會采取不合法的方式,來增加自身中標的概率,這種行為的發(fā)生,導致PPP項目面臨著較大的倫理風險。需要明確的是,倫理風險由社會資本、政府共同承擔,因此在倫理風險防范過程中,往往采取必要舉措,有效規(guī)范PPP項目招投標秩序,約束招投標雙方的行為。
PPP項目招投標階段風險分擔工作涉及內容較為多元,為確保風險的最終成效,保證招投標活動的有序開展,相關企業(yè)以及工作人員,應當細化招投標端風險分擔要求,理順思路,保證PPP項目風險的可控性。
PPP項目招投標過程中,要遵循公正性原則,在公正性原則的引導下,招投標雙方往往采取簽訂合同協(xié)議的方式,對招投標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內容進行細化,通過這種方式,在招投標雙方之間,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為后續(xù)招投標階段風險分擔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PPP項目效益性原則,要求將項目收益規(guī)模與風險程度有機結合起來,實現(xiàn)收益、風險的有效兼顧。例如在PPP項目招投標階段,資金投入的多少與項目風險有著正相關關系,即PPP項目投入的資金規(guī)模越大,收益體量越大,相應的承擔的項目風險越高,這種PPP項目招投標原則,保證了項目投資方的合法收益,避免了收益規(guī)模的縮小或者缺失。
PPP項目的精準性原則,要求投資方與政府部門,在招投標過程中,需要結合PPP項目的實際,根據(jù)分工,有針對性地做好招標文件、投標文件的制定工作,通過準確的方案制定,PPP項目的投標人以及招標人,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招投標工作的有效性,減少招投標差錯的發(fā)生,有效化解PPP項目存在的招投標風險,幫助招投標工作的主體,可以在統(tǒng)籌兼顧PPP項目特點、招投標要求的基礎上,形成針對性的風險分擔策略,有效應用招投標階段,存在的政治風險、經(jīng)濟風險。
PPP項目招投標階段風險分擔工作的有序開展,要求工作人員從多個維度出發(fā),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強化招投標階段風險分擔能力,確保PPP項目參與方,可以順利完成招投標任務,實現(xiàn)施工權的科學確認,為后續(xù)相關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PPP項目招投標階段政治風險的分擔過程中,應當立足于PPP項目的發(fā)展特性,根據(jù)不同時期,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開展系統(tǒng)性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政治風險分擔方案,確保政治風險分擔的連續(xù)性與有效性。具體來看,政府相關部門在進行PPP項目招投標的過程中,應當從全局性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量招投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以合同的形式,對招投標雙方的相互關系進行明確,使得招投標階段,政府與社會資本的處于公平的地位,有推動招投標活動的順利進行??紤]到PPP項目特殊性,政府需要給予社會資本一定的費用補償,但費用補償標準,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避免補償標準過高或者過低,增加PPP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風險,以達到風險分擔的目的。
PPP項目招投標階段經(jīng)濟風險分擔過程中,政府部門以及社會資本要在公正性原則、精準性原則的引導下,針對一段時間周期內,國民經(jīng)濟的運行特點,有計劃地進行招投標策略的制定工作,有效防范通貨膨脹、匯率變化等經(jīng)濟風險,形成合理的投標報價方案,在保證中標概率的基礎上,實現(xiàn)招投標經(jīng)濟風險的精準控制,更好地實現(xiàn)收益與風險的兼顧,逐步實現(xiàn)PPP項目招投標階段經(jīng)濟風險的合理分擔。
PPP項目投標階段投標風險的分擔,要求政府作為招標責任主體,需要對PPP項目收益、風險等進行綜合評定,通過系統(tǒng)化風險分擔,保證社會資本在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將招投標風險控制在合理的區(qū)間范圍之內,避免政治風險、經(jīng)濟風險對于PPP項目投資方的損傷,逐步打造出完善的投標方案,從而減少競標失敗的風險。
PPP項目招投標階段倫理風險分擔過程中,政府以及社會資本,需要正視起自身定位,營造出良好的招投標秩序。例如通過倫理風險的分擔,政府部門可以在招投標過程中,減少PPP項目投標方制定情況的出現(xiàn),保證項目的投資的公正性。同時通過制定違約條款,確保招標方、投標方在簽訂合同之后,可以達成合同承諾,從而降低PPP項目招投標工作的違約風險,構建起良性的PPP項目招投標氛圍。
PPP項目時間跨度長,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風險偏差的概率較大,為確保PPP項目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降低影響因素的干擾,控制成本支出規(guī)模,社會資本在招投標階段,需要項目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開展必要的評估以及分擔工作,借助于有效地風險分擔,實現(xiàn)PPP項目參與方協(xié)作的最優(yōu)化,為PPP項目的可持續(xù)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