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亮
中鐵十一局集團城市軌道工程有限公司
在盾構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復雜作業(yè),如盾構機始發(fā)井口上部存在高壓供電線路或有其他影響操作的空間限制時,會采用從另外一個洞口下井組裝完成后,移動到始發(fā)井口進行二次裝機,在以往的盾構機組裝過程中,盾體整體平移的方式很多,有輪式過站法、普通油缸頂推過站法、夾軌式油缸形成自循環(huán)的過站法等,但后配套臺車從異洞到始發(fā)井口存在水平和垂直的雙向位移,過站方法較少,為達到控成本和控工期的目的,需優(yōu)化一種較為合理的工藝。
有鑒于此,如何提供最優(yōu)的后配套臺車轉(zhuǎn)運工藝是地鐵行業(yè)特殊條件下始發(fā)安裝的技術問題
因盾構機后配套臺車的移動會存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位移,相對復雜。下面詳細介紹盾構機后配套臺車移動原理:后配套臺車吊裝至平行始發(fā)井口后需將臺車水平移動到始發(fā)井口后,后配套需垂直移動到車站底板位置后,鋪設軌道將后配套臺車轉(zhuǎn)運至車站內(nèi)部后完成轉(zhuǎn)運。
因涉及水平和垂直兩方面的移動,故移動先后順序可調(diào)整,始發(fā)井口鋪設30mm鋼板(后期盾體平移),后采用3臺承重50t渣斗車平板(軌距900mm)并排,軌道與掘進方向垂直,三臺渣斗車上面焊接型鋼支撐,支撐上安裝軌道,軌距與后配套臺車軌跡相同(用來存放放置后配套臺車),標高與車站底板高2mm~4mm(用于軌道可順利通過馬凳,軌道方向與隧道掘進方向相同,盾構機始發(fā)井邊墻處固定兩臺5t電動葫蘆,用于水平移動臺車及機架。
順序為:臺車下井,放置于平行于隧道掘進方向的軌道上,固定后電動葫蘆移動至始發(fā)井口,軌道對接后,用電機車(之前同樣的方式移進去)拉著后配套臺車進入車站底板。順序為5-4-3-2-1-連接橋。螺旋輸送機在平行于始發(fā)井的井口安裝至盾體后整體平移(在始發(fā)井不具備安裝條件)。
表1主要材料與設備工具表
盾構機異洞移動施工準備如圖1所示。
圖1 盾構機異洞移動施工準備流程圖
盾構機異洞移動施工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盾構機異洞移動施工工藝流程圖
(1)軌道與葫蘆固定。為準備車站內(nèi)后配套臺車的軌道和電機車軌道的順利進入,車站內(nèi)應提前準備軌道鋪設,鋪設軌道前應按照1m~2m的間距鋪設槽鋼,在槽鋼間距為900mm處割出用于卡放軌道的槽口。槽鋼鋪設完成后,開始在相對應槽口出鋪設#43軌道,鋪設尺寸一般為60m~70m。在始發(fā)井口位置鋪設2個馬凳延長鋪設距離,用于后配套臺車的接入,兩個馬凳處分別為一個軌道接頭的支撐處,保證軌道接頭處的錯縫安裝,同時保證接縫處均有支撐。電動葫蘆位置為后配套臺車兩個輪對的間距布置,高度與渣斗車高度相近。始發(fā)井內(nèi)鋪設30mm鋼板,始發(fā)井內(nèi)進行滿鋪處理,鋪設過程中保證接頭處無臺階,鋼板鋪設完成后固定,并對接口處的連接縫進行焊接,而后打磨光滑至無階梯無棱角,防止后期盾體平移出現(xiàn)卡滯。后繼續(xù)在鋼板上鋪設移動架的行走軌道,共計6條(3個渣斗車的移動軌道),從異洞始發(fā)井到始發(fā)井,軌距為渣斗車軌距(900mm),三對軌道間均勻布置。
(2)渣斗車到位。軌道鋪設完成后,將渣斗車從地面吊至渣斗車的軌道處并確保平齊后進行初步固定,而后采用縱向型鋼將三個渣斗車連接后進行焊接,將3個渣斗車焊接為一個整體后,在渣斗車結構處開始用型鋼或圓鋼做立柱支撐,支撐的高度確保軌道鋪設完成后,上面鋪設的后配套臺車軌道與車站內(nèi)的軌道標高一致。
(3)型鋼焊接。立柱焊接完成后,需將立柱間做橫向連接(包括一個渣斗車內(nèi)部的立柱和兩個相鄰的渣斗車間的橫向連接),立柱連接完成后,在立柱上固定或焊接型鋼,型鋼定位于立柱的正中心位置,型鋼焊接完成后需保證臺車鋪設的軌道標高與車站內(nèi)鋪設的標高基本一致或高出車站內(nèi)軌道標高2mm~4mm,主要可用于后期移動架平移時可順利通過馬凳的標高,實現(xiàn)與車站內(nèi)軌道的對接。型鋼焊接完成后,同樣需對型鋼進行橫向和斜向固定焊接,保證型鋼與整個移動架的整體,確保整個移動架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
(4)臺車軌道鋪設。支撐架加固完成后,在支撐架上鋪設后配套臺車的軌道,軌距參照盾構機后配套臺車的軌距,鋪設完成后,需用壓板將軌道壓實在支撐架上,同時確認軌道橫向縱向俊處于一個水平面,防止后配套臺車在軌道上滑動。確認無誤后,將軌道加固,用軌道拉桿將軌道的軌距進行連接后鎖死,防止軌道受力后側滑。造成安全風險。
(5)重載測試。移動架所有結構焊接完成后,經(jīng)工程師現(xiàn)場檢查正常后,應做重載測試,將與后配套臺車中最終的一個臺車重量相近的物體吊裝至移動架,吊車逐步卸載,直到吊機空載后,過程中觀察移動架的變形情況和結構有無脫焊、變形等情況,若移動架整體結構性能較好,則將重物在移動架上靜置5分鐘,觀察移動架變形情況,有無異常。若正??蛇M行后配套臺車運轉(zhuǎn)。
(6)電機車轉(zhuǎn)入。電機車是后期用來將后配套臺車拉入車站內(nèi)的設備,在所有后配套臺車下井移動前,需保證用來拉后配套臺車的電機車電池充滿,參照盾構機異洞移動步驟將用來拉后配套臺車的電機車先行轉(zhuǎn)入始發(fā)井的站內(nèi),為盾構機后配套臺車的轉(zhuǎn)入做好準備。
(1)移動架定位。將完成測試的移動架采用人工或定滑輪的方式運輸?shù)疆惗吹南戮谡路轿恢?,并用鐵靴或壓塊定位完成,等待后配套臺車的吊入。
(2)臺車定位。將需要移動的后配套臺車吊入到移動架,四個后配套臺車輪對放置于后配套臺車的軌道上,觀察后配套臺車與始發(fā)井兩側的可通過性,調(diào)整至兩側有足夠的空間后,用鐵靴或壓塊將后配套臺車固定在后配套臺車的軌道上,吊機逐步減少吊裝力,待后配套臺車穩(wěn)定后,摘掉吊機的吊裝卸扣。
(3)電動葫蘆平移。后配套臺車固定好后,將定位于始發(fā)井口位置的2個電動葫蘆(也可以選擇卷揚機,但須控制移動速度)連接鋼絲繩后,另一端固定于移動架兩側的兩個渣斗平板上,過程中注意鋼絲繩從松弛到受力過程的速度控制,采用電動逐步受力,后采用分段移動的方式,將后配套臺車逐次拉至始發(fā)車站的軌道處。
(4)軌道連接。在移動架移動到車站內(nèi)軌道處時,采用點動的方式,逐步使兩個軌道對齊,后將移動架上后配套臺車的軌道與車站內(nèi)鋪設的軌道進行連接并做好相關的防護作業(yè),確保連接的軌道處下方有馬凳支撐。
(5)電機車拉入。將電機車與移動架上的后配套臺車進行連接,取消后配套臺車上的的固定措施,用電機車將后配套臺車拉入車站內(nèi)并做好防護。
(6)移動架移回。將移動架采用人力的方式或定滑輪鋼絲繩倒轉(zhuǎn)的方式轉(zhuǎn)運至吊裝井口正下位置,等待下一個后配套臺車的吊入。
(1)在施工過程中,吊車外殼做好地線接地,防止高壓電的電感產(chǎn)生的電荷影響。
(2)盾構機始發(fā)井位置的鋼板接縫處做好平整措施,一般按照盾體移動方向上接頭處依次上抬2mm~4mm,用來保證盾體平移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
(3)移動架的焊接需保證焊接質(zhì)量和焊接的整體結構性,焊接完成后需工程師交叉檢查并簽字,確保施工質(zhì)量。
(4)電動葫蘆對移動架移動時,連接位置必須選擇移動架的渣斗車上,保證移動的可靠性,且移動時操作時注意兩個電動葫蘆同步操作
(5)后配套臺車進行下井固定于移動架時,必須確認后配套臺車在移動架的相對位置,保證后配套臺車在始發(fā)井內(nèi)移動的可通過性。
(6)移動架平行于隧道的軌道與車站內(nèi)軌道連接時,必須確保軌道連接處下部有馬凳支撐,并保證穩(wěn)定可靠。
目前,本施工工藝在鄭州五號線12標項目已經(jīng)完成了盾構機的下井組裝,包括盾體的平移和后配套臺車的平移,因軌道鋪設與移動架焊接固定等工藝在盾構機進場前均可準備完畢,對盾構機的吊裝下井組裝的工期并不會帶來影響,不會帶來時間上的較大延長,而且在后配套臺車安裝完成后,可以將移動架整體拆除,將移動架軌道拆除后立即進行盾構的下井組裝和平移,亦不會帶來工期的大量延后,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效益,減少工期壓力。可為盾構異洞始發(fā)提供一種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