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楊 富 ,姜 超,施 毅,李 剛
(山西農業(yè)大學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8)
燕麥(AvenasativaL.)為禾本科(Gramineae)燕麥屬(AvenaL.)1年生草本植物,不僅是重要的糧食兼飼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牧草作物[1]。燕麥分布廣泛,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居全世界禾本科作物第六位,僅次于水稻、小麥、玉米、高粱和大麥[2]。燕麥是世界公認的營養(yǎng)和醫(yī)療保健價值較高的谷類作物之一[3],其籽粒富含蛋白質、脂肪、淀粉、膳食纖維、抗氧化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對人體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美容等功效[4]。
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是一種常用的綜合評價系統(tǒng),它利用灰色關聯(lián)度表示因素間關系的強弱和順序[5],可對研究目標的多個指標進行綜合衡量后作出合理、準確的評價[6]。使用此方法綜合評價燕麥的品質,結果準確,可以客觀評價品種的優(yōu)劣[7-8]。我國燕麥種質資源豐富,育成品種主要包括“白燕”系列、“壩莜”系列、“冀張莜”系列、“晉燕”系列、“定莜”系列、“蒙燕”系列等,而有關不同燕麥品種營養(yǎng)品質比較的報道較少。本研究選取72份不同地區(qū)近幾年選育的燕麥品種(系),擬用灰色關聯(lián)度法對其營養(yǎng)品質進行綜合評價以篩選品質優(yōu)良的燕麥品種(系),為燕麥品種的選育和推廣提供參考。
供試的72份不同來源的燕麥品種(系)均由山西農業(yè)大學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提供,分別用x1,x2,…,x72表示,具體見表1。
供試材料種植于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懷仁縣毛家皂基地(N39°55′17″,E113°16′23″)。試驗地位于山西省北部,海拔 1 043 m,年均日照時數為2 670 h,年均氣溫為7.3 ℃,無霜期約135 d,年均降水量380 mm,屬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試驗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土質沙壤土。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品種4行,行長2 m,行距25 cm。田間管理措施同常規(guī)大田。3次重復。收獲后取各品種3 個重復的樣品混合后進行品質指標檢測。
粗纖維含量、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分別用y1、y2、y3、y4表示,依次參照GB/T 5515-2008、GB/T 5511-2008、GB 5009.9-2016和 NY/T 2006-2011測定。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8.0進行數據整理和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
根據灰色系統(tǒng)理論原理,將72個燕麥品種(系)的4個營養(yǎng)品質性狀視為同一灰色系統(tǒng),取各品質性狀最優(yōu)值構建一個理想的參考品種x0,以供試品種(系)的品質性狀為比較數列xi,i=1,2,3…72,計算各供試品種(系)品質性狀與參考品種相應指標之間的關聯(lián)度,從而確定供試品種的優(yōu)劣。公式如下:
(1)
從表2可知,72份燕麥品種(系)的粗纖維平均含量為1.57%,px0412粗纖維含量最高,達 3.53%;冀張莜8號粗纖維含量最低,為0.51%。蛋白質含量變化范圍為13.82%(xhy-6)~ 36.97%(8928-2-2),平均含量為19.35%。淀粉含量平均為41.98%,以148淀粉含量最高,為 60.43%,晉燕14號淀粉含量最低,為15.22%。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為4.13%,WAYVOB的β-葡聚糖含量最高(5.47%),美ND84281的β-葡聚糖含量最低(3.12%)。4個營養(yǎng)品質性狀的變異系數均大于10%,說明供試材料遺傳多樣性 豐富。
由圖1可以看出,56個燕麥品種的粗纖維含量集中在1%~2%,粗纖維含量大于3%的僅2個;有97.22%的品種(系)粗蛋白含量為14%~30%,粗蛋白含量大于30%的占 1.39%;88.89%品種(系)的淀粉含量在30%~60%之間,淀粉含量大于60%僅1個品種(系);β-葡聚糖含量主要集中在3%~5%之間,含量高于5%的僅6個品種(系),占總品種(系)數的8.33%。
表2 72份燕麥品種(系)的營養(yǎng)品質分析Table 2 Quality analysis of the 72 oat varieties(lines) %
2.2.1 數據的無綱量化處理
由于各性狀的量綱不同,根據灰色系統(tǒng)理論,需對各性狀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本研究采用初值化處理方法,即用xi數列除以x0相應的指標,得到各項指標數值都在0~1之間的新數列(表3)。
圖1 燕麥營養(yǎng)品質含量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oat
表3 原始數據初始化Table 3 Initializ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續(xù)表3 Continued table 3)
2.2.2 供試燕麥品種(系)與理想品種的關聯(lián)系數分析
表4 供試燕麥品種(系)的關聯(lián)系數Table 4 Gre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ested oat varieties(lines)
(續(xù)表4 Continued table 4)
2.2.3 關聯(lián)度分析
計算各供試燕麥品種(系)的等權關聯(lián)度和加權關聯(lián)度,并進行排序,結果見表5。供試品種(系)與參考品種(系)的關聯(lián)度值越大,品質越優(yōu),反之則越劣。等權關聯(lián)度排名前10的燕麥品種(系)依次是px0412、8928-2-2、3121-3、8928-7-5、WAYVOB、魏都莜5號、XZ0603-2、148、壩莜12號和壩莜18號;加權關聯(lián)度排名前10的品種(系)分別是px0412、8928-2-2、3121-3、8928-7-5、魏都莜5號、WAYVOB、148、XZ0603-2、壩莜18號和XZ0448。其中,px0412、8928-2-2、3121-3、8928-7-5的加權關聯(lián)度和等權關聯(lián)度均排名前4。
表5 供試燕麥品種(系)的關聯(lián)度及排名Table 5 Correlation degree and order of the tested oat varieties(lines)
(續(xù)表5 Continued table 5)
燕麥蛋白中含有人體必需8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的含量是大米和小麥的2倍以上,被認為是一種更優(yōu)質的谷物蛋白[9]。徐向英等[10]分析了73份燕麥樣品,發(fā)現(xiàn)燕麥籽粒蛋白質含量為12.79%~23.31%,平均含量為18.45%。本研究結果顯示,72個燕麥品種(系)籽粒的粗蛋白質為13.82%~36.97%,平均含量為19.35%,略高于前者,這可能是年份和品種的差別所致。燕麥β-葡聚糖是一種黏性水溶性膳食纖維,被認為是降脂功能因子[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燕麥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為3.12%~5.47%,平均為4.13%,這與鄧萬和等[12]的研究結果相近。粗纖維含量為 0.51%~3.53%,平均為1.57% ;淀粉含量在 15.22%~60.43%之間,平均含量為41.98%。
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法是建立在多個性狀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有較強的可比性和可靠性[13],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一個品種綜合性能的優(yōu)劣,已有前人運用此方法對不同地區(qū)燕麥營養(yǎng)品質進行了綜合評價[14-15]。本研究測定了72份燕麥品種(系)的4個營養(yǎng)品質性狀,計算其等權關聯(lián)度和加權關聯(lián)度,發(fā)現(xiàn)px0412的等權關聯(lián)度數值最大,說明其綜合營養(yǎng)品質最好,8928-2-2、3121-3、8928-7-5、WAYVOB、魏都莜5號、XZ0603-2、148、壩莜12號和壩莜18號分別排名第2~10位。等權關聯(lián)度只有在各指標性狀同等重要的情況下才能用于評價不同品種的優(yōu)劣[16],實際上各指標重要性不盡相同,故進一步運用加權關聯(lián)度對參試品種進行了評價,結果加權關聯(lián)度排名前4的品種仍然是px0412、8928-2-2、3121-3、8928-7-5,其他品種(系)的加權關聯(lián)度排名與等權關聯(lián)度排名稍有變化。說明兩種方法均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我國燕麥品種多、種植區(qū)域分布廣,影響燕麥籽粒整體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如基因、品種、種植地、氣候等[17]。本試驗中僅對72份材料的4個營養(yǎng)品質進行比較,尚有不足之處,今后將擴大燕麥品種指標性狀的研究,以期為當地高品質燕麥品種篩選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