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惠
摘 要:縣級博物館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開展能促進文物資源的良好利用,促使文物資源的價值得到有效的維護,從而保障縣級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文章將湖北省枝江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作為研究對象,在對現有問題進行解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結合時代發(fā)展背景有效開展館藏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措施,逐步提高管理效能,促進湖北省枝江市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穩(wěn)定發(fā)展,使館藏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關鍵詞: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
縣級博物館是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中的基層單位,涉及的館藏文物一般與當地的社會發(fā)展和特色歷史文化存在緊密的聯系,是可以展現縣級地域文化的重要文物形式。新時期加強對館藏文物的保護和管理,不僅能提高文物保護和管理效能,還可以基于縣級博物館的文物展覽優(yōu)化社會教育功能,促進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使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國民素質,促進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穩(wěn)步提升。
1 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以枝江市博物館為例,湖北省枝江市博物館館藏文物主要有銅金工、虎紋巴式劍、陶魂壇、十殿圖等,其中一級文物11件、二級文物300件,館藏文物能展現大溪文化、楚文化,枝江市博物館在館藏文物保護方面做出了多元化的探索,但是因縣級博物館本身的局限,造成在實際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分析,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環(huán)境差
枝江市博物館對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的經驗相對較為缺乏,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基礎環(huán)境建設不合理的問題較為明顯,這就使館藏文物保護環(huán)境會制約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具體分析,館藏文物庫房老化,造成返潮、發(fā)霉等問題,對紙質類、植物纖維類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影響較大。
1.2 館藏文物保護資源和經費嚴重缺乏
綜合研究當前枝江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工作的基本情況,發(fā)現經費缺乏的問題較為明顯,現階段大部分縣級博物館保護管理資金都相對較為缺乏,導致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性研究工作的開展都受到制約,枝江市博物館展廳技術落后的問題已經較為嚴重,甚至出現展廳墻體涂料脫落的情況,照明設施也相對較為老化,傳統(tǒng)的“枝江歷史文物陳列”已經無法受到群眾的歡迎和肯定。特別是展廳建設方面,因資金投入存在明顯的缺口,枝江市博物館參照縣級小館對展廳設計,展陳面積不足的問題嚴重,并且不具備臨時展覽空間。
1.3 館藏文物存在不合理開發(fā)利用的情況
縣級博物館在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明顯存在對館藏文物資源過度開發(fā)利用的情況,對館藏文物資源保護管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部分縣級博物館在對館藏文物進行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因不合理利用造成文物被嚴重破壞,一些名人字畫在展示過程中由于光線、溫度等的不合理會出現褪色方面的問題,青銅器出現銹蝕的現象,再加上文物展示部門不重視治安風險問題,導致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受到嚴重的制約,不利于工作的優(yōu)化開展①。
1.4 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宣傳不到位
枝江市博物館在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宣傳不到位的問題較為嚴重,大部分縣級博物館都沒有針對館藏文物保護管理開展宣傳工作,導致相關管理人員對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也不了解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因此在參與各項工作的過程中安全意識、法律意識不足,不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的情況較為明顯,對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開展產生阻礙作用,降低館藏文物保護管理效果。
2 新時代做好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的主要措施
枝江市對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一直比較重視,在市政府的積極推進下主動落實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方針,近幾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市),枝江市博物館也被評為全省文化先進集體。新時代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2.1 重視環(huán)境設施建設,促進管理常態(tài)化
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日常保護是提高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必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實現常態(tài)化管理的目標,將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和管理融入實際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循序漸進地提高管理效能,促進管理工作的開展,實現預期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將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環(huán)境的建設作為基礎性的工作,結合時代發(fā)展背景積極探索先進技術的應用,從而提高管理效能,實現對館藏文物資源的高質量保護①。
其一,要配置自動化監(jiān)測設備,借助自動化監(jiān)測技術的應用對文物保護庫房和展廳的溫度、光線、通風情況等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監(jiān)測,確保在博物館日常工作中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為館藏文物創(chuàng)造良好的保護環(huán)境,從而增強管理工作效果。
其二,要配置智能化的溫控設備、光控設備,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引入智能控制系統(tǒng),能結合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結果對館藏文物庫房和展廳的溫濕度進行智能化控制,對光線進行合理的調整,為館藏文物保護創(chuàng)造高質量的保護管理空間,促進保護管理效能的提升。
其三,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配置專門的文物藏品專柜,按照不同的類別、不同的館藏文物管理和保護要求進行保養(yǎng)和存放,提高館藏文物管理工作的效果,突出管理和保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按照不同類別、不同文物的特點制定差異化的管理方案,有效促進館藏文物保護水平的顯著提升②。
2.2 加大保護經費投入,整合管理資源
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充足的經費支持和資源支撐。一直以來,我國對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視,以財政撥款的方式為館藏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經費支持。
首先,加大經費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綜合分析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工作的需求,需要政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加大資金投入,也可以引導縣級博物館多渠道籌措資金,獲得社會相關組織的支持和配合,保障館藏文物保護管理資金的充裕,確保能在經費的支撐下對保護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引進先進的保護管理資源,從而提高館藏文物保護管理效果③。如枝江市博物館為了改善原有庫房狹小、設施陳舊的問題,加大資金投入,投資400萬元建設文物專用庫房,將庫房的建筑面積拓展到800平方米,并且整體建筑結構采用了防震設計,能達到防7級地震的要求,庫房內也基本上做到了恒溫恒濕,避光效果相對較好,安防消防能力明顯提高。
其次,促進經費的高效化利用。只有實現對經費的合理利用、高效化利用,才能提高文物保護效果。因此對財政支持的專項資金,要嚴格做到??顚S茫┪镳^要與當地財政制定關于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并且各類保護設備和技術資源要在政府的監(jiān)督下集中進行采購。還要積極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實施針對性的管理,制定與財產、財務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在《文物保護法》相關規(guī)定的約束下開展保護管理工作,實現對資金的高質量利用,優(yōu)化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效果。如枝江市博物館在資金使用方面,按照《博物館藏品保存環(huán)境試行規(guī)范》制定針對性的資金使用方案,明確資金使用明細,真正做到了??顚S?。在囊匣制作方面按照文物大小實際情況制作3000件,投入30萬元;加強對高科技文物保管柜的投入,購置20件,投入20萬元;重點關注文物養(yǎng)護工作,在文物養(yǎng)護室建設中投入30萬元;重視恒溫恒濕設備引進,購置2套恒溫恒濕設備投入30萬元。這部分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投入,小部分來自社會籌集資金。
2.3 優(yōu)化文物開發(fā)利用,保障文物安全
館藏文物的科學開發(fā)利用能促進保護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在縣級博物館的發(fā)展實踐中,要注意結合館藏文物資源,制定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方案,實現開發(fā)利用與保護管理的平衡化發(fā)展,切實保障縣級博物館文物的安全。在工作實踐中要做好風險預測工作,針對館藏文物利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對風險的大小和危害等進行全方位的預測,結合預測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預警和風險防范方案,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避免風險因素對館藏文物的利用、保護、管理產生消極影響,提高管理工作的綜合效能。
例如,枝江市博物館加強對文物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視,在省文物局的統(tǒng)一領導下,對文物安全保護機構進行了完善,構建了三級責任落實工作體系,建設四級保護網絡模式。以此為基礎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臺,對文物安全管理聯系制度進行完善,形成多元聯動的工作機制,并探索“荊宜古墓葬跨區(qū)域安全防控體系聯防綜合試驗區(qū)”的建設,為文物安全保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2.4 大力開展宣傳工作,獲得多方支持
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宣傳對具體工作的實施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要客觀認識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多角度促進保護管理宣傳工作的優(yōu)化開展。
首先,要積極探索對文物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宣傳,強調館藏文物作為重要歷史資源的不可再生屬性,強調博物館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使博物館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的重要性,能主動參與到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效能。如枝江市博物館就在宣傳工作中做出了相應的探索,組織開展了“過去的日子—枝江民俗生活文化展”,幫助群眾了解枝江民俗文化,也使博物館管理人員認識到館藏文物的重要性,帶領群眾一起參與到館藏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中,提高保護管理效果。又如在2020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舉辦了“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的宣傳活動,積極開展“文化潤新苗”文化品牌的組織宣傳和創(chuàng)建活動,不僅表達了對祖國的真摯祝福,還宣傳了文物保護方面的思想和文化,提高了群眾文物保護的意識,組織青少年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加深了青少年學生對博物館的了解,在青少年群體中營造了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其次,要積極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在縣域范圍內開展與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相關的普法宣傳,使博物館工作人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能認識到文物保護管理的重要性,發(fā)現破壞和偷盜文物的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優(yōu)化館藏文物管理保護工作的綜合效能,構建良好的發(fā)展體系,提高工作效果,為縣級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夯實基礎。以枝江市博物館在這方面的探索為例,在市文化體育旅游局以及公安部門的支持下,按照《關于開展嚴厲打擊盜竊破壞文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通告》的具體要求,博物館與枝江電視臺聯合宣傳文物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讓群眾認識到保護文物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提高博物館管理人員以及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和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逐漸形成了市鎮(zhèn)村三級聯合的文物保護長效機制,為文物保護工作的法制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有效加大了文物安全保護力度。
3 結語
縣級博物館作為文物保護和管理的主體,擔負著對文物安全的保護和文物資源利用的責任??h級博物館要想能提升文物保護管理效果,更好地促進文物價值作用得到彰顯,就要結合時代發(fā)展背景,對文物保護工作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制定全新的文物保護管理方案,為縣級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傳承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彰顯縣級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助力縣域范圍內經濟、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