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濤,劉召粉,潘麗勝,袁義秋,邵靜波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主要由冠狀動脈(冠脈)嚴重狹窄或斑塊破裂導致血管收縮、血管栓塞,從而造成冠脈血流減少引發(fā)心肌缺血[1,2]。對NSTE-ACS有效治療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因此盡早對NSTE-ACS患者進行風險評估,有助于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3,4]。全球急性冠狀動脈事件注冊(GRACE)評分系統(tǒng)已成為NSRE-ACS患者危險分層的首選評分方法,有效預(yù)測其病情程度[5,6]。心肌肌鈣蛋白I(cTnI)是一種經(jīng)典的心肌損傷標志物,當心肌細胞損傷出現(xiàn)時,其能被細胞快速釋放入血,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確定性標志物[7,8]。心型脂肪酸結(jié)合蛋白(H-FABP)作為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心臟損傷標記物,是心肌細胞胞漿中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zhì)之一,具有高度的心肌特異性,目前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評價心肌損傷[9,10]。目前H-FABP峰值濃度和NSTE-ACS患者臨床轉(zhuǎn)歸間的關(guān)系并不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H-FABP峰值水平與NSTE-ACS患者GRACE評分的相關(guān)性,并分析其對NSTE-ACS患者的診斷價值和預(yù)后評估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于濰坊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發(fā)病2 h內(nèi)的NSTEACS患者112例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均符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11]中的診斷標準;首次發(fā)病,且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 h;隨訪過程未脫落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發(fā)病超過2 h或伴ST段抬高的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史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夾層動脈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者;惡性腫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根據(jù)其不同病情分為不穩(wěn)定心絞痛(UAP)組61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組51例。再選取同期因胸痛住院但經(jīng)冠脈造影排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0例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血清H-FABP、c TnI水平檢測 分別在受檢者入院后2 h、4 h、6 h、8 h、10 h、12 h取4 ml靜脈血,于離心機下1000 r/min離心后取上層血漿,使用SSJ-2型多功能免疫檢測儀,采用雙向側(cè)流免疫法測定H-FABP含量,免疫層析法測定cTnI水平,多功能免疫檢測儀及其配套試劑均購自于瑞萊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取患者H-FABP和cTnI最大值定為峰值。
1.2.2 GRACE評分的計算 收集患者年齡、入院時心率、收縮壓、血肌酐水平、心功能Killip分級、是否存在心搏驟停、心電圖ST段變化、心肌標志物的升高水平等臨床資料采用網(wǎng)絡(luò)版(http://www.outcomes-umassmed.org/grace/)、GRACE風險評分專用計算器或手機專用軟件進行計算獲得患者GRACE評分,從患者入院后開始評估,測評后每項最高分值相加得總分,理論評分范圍為2~383分。依據(jù)評分范圍將所有患者分為低危組(2~109)、中危組(109~139)和高危組(≥140)3個亞組。
1.2.3 隨訪及事件定義 所有患者均隨訪12個月,采用門診復(fù)診,電話或上門隨訪方式。本研究以出現(xiàn)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為終點,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復(fù)發(fā)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發(fā)急性心肌梗死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構(gòu)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檢驗。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采用ROC曲線分析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對NSTE-ACS患者的診斷價值。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血清H-FABP峰值水平與NSTE-ACS患者預(yù)后的關(guān)系,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年齡、性別、體質(zhì)指數(shù)、高血壓史、糖尿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NSTE-ACS患者不同時間點H-FABP、c TnI水平變化 血清H-FABP水平隨時間逐步增加,在第8 h達到峰值(460.31±212.43)pg/ml,隨后逐步下降。血清CTnI水平隨時間逐步增加,在第 12 h達到峰值(477.21±182.19)pg/ml(表2)。
2.3 兩組血清H-FABP、c TnI峰值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NSTE-ACS患者不同時間點H-FABP、cTnI水平變化
2.4 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FABP、c TnI峰值水平比較 NSTEMI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UAP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2.5 不同程度患者血清H-FABP、c TnI峰值水平比較 高危組、中危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低危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危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中危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5)。
2.6 血清H-FABP、c TnI峰值水平與GRACE評分的相關(guān) Pearson相關(guān)分析顯示,血清H-FABP、c TnI峰值水平均與GRACE評分之間均呈正相關(guān)(P均<0.001)(圖1~2)
2.7 血清H-FABP、c Tn I峰值水平對NSTEACS患者的診斷價值 血清H-FABP峰值預(yù)測NSTE-ACS患者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794(95%CI:0.712~0.875),當最佳截斷值為432.15 pg/ml時,敏感度為84.1%,特異度為60.0%。血清c TnI峰值預(yù)測NSTE-ACS患者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898(95%CI:0.844~0.954),當最佳截斷值為527.44 pg/ml時,敏感度為81.8%,特異度為83.8%(表6,圖3)。
表3 兩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比較
表4 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比較
圖1 血清H-FABP峰值水平與GRACE評分的相關(guān)性散點圖
圖2 血清cTnI峰值水平與GRACE評分的相關(guān)性散點圖
2.8 血清H-FABP峰值水平與NSTE-ACS患者的預(yù)后關(guān)系 以患者血清H-FABP峰值水平均數(shù)為界分為高水平組(≥460.31 pg/ml)和低水平組(<460.31 pg/ml)。高水平組中MACE事件發(fā)生率為10.71%,低水平組中MACE事件發(fā)生率為4.46%(P=0.021)(圖4)。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冠心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NSTE-ACS是急性冠心病中最常見的類型,該病起病急,變化快,可在短時間內(nèi)引起心力衰竭,嚴重者甚至可在短時間內(nèi)死亡,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12,13]。NSTE-ACS臨床表現(xiàn)不一,心電圖特征不明顯,無典型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易導致臨床的漏診導致嚴重后果[14,15]。因此,如何早期預(yù)測患者的病情風險程度并及時給予對應(yīng)治療極為重要,有助于提升預(yù)后。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血清H-FABP、c TnI峰值水平均高于對照組,NSTEMI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UAP組。分析其中原因為,H-FABP是一種小分子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細胞中參與心肌細胞內(nèi)脂肪酸的代謝和運輸,當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細胞受損時,其可快速釋放入血,進而導致患者血清中H-FABP峰值水平升高。cTnI是一種心肌收縮的調(diào)節(jié)蛋白,當心肌受損時,可由心肌細胞釋放入血并于心肌結(jié)構(gòu)蛋白上逐漸分解,進而釋放入血循環(huán)中,使血清中cTnI峰值水平升高[16,17]。
表5 不同程度患者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比較
表6 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對NSTE-ACS患者的診斷價值
圖3 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對NSTE-ACS患者的診斷價值
本研究根據(jù)GRACE評分將患者分為高、中、低危組比較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結(jié)果顯示,高危組、中危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低危組,高危組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高于中危組,且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與GRACE評分間均呈正相關(guān)。說明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均與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關(guān),可作為預(yù)測NSTE-ACS患者病情的血清標志物,且隨病情加重,血清H-FABP、cTnI峰值水平越高,這與Kokorin等[18]研究結(jié)果部分一致。
本研究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血清H-FABP、c Tn I峰值診斷NSTE-ACS患者的AUC分別為0.794、0.898。說明H-FABP峰值的診斷價值略低于cTnI峰值,對NSTE-ACS患者同樣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清H-FABP峰值高水平組(≥460.31 pg/ml)中MACE事件發(fā)生率10.71%高于低水平組(<460.31 pg/ml)4.46%。說明血清H-FABP峰值可指示NSTE-ACS患者的預(yù)后,H-FABP峰值高水平組患者預(yù)后效果差于低水平組。對NSTE-ACS患者進行H-FABP峰值檢測可及時評估其病情風險程度并及時給予治療,有助于改善預(yù)后,提高生存質(zhì)量。
綜上,NSTE-ACS患者血清H-FABP峰值水平升高?;颊哐錒-FABP峰值水平與其病情風險程度GRACE評分密切相關(guān),且血清H-FABP峰值水平高者預(yù)后情況差于水平低者。H-FABP峰值檢測對NSTE-ACS患者的病情風險程度診斷和預(yù)后具有重要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