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昕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腫瘤醫(yī)院,北京 100021)
肺癌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我國肺癌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居全球惡性腫瘤首位,且呈逐年上升趨勢[1-2]。患者住院期間,醫(yī)護人員給予的健康教育是其獲取疾病知識的重要途徑,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隨著加速康復外科的快速發(fā)展,患者平均住院日明顯縮短,采用傳統(tǒng)形式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為保證患者住院期間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配合治療,掌握疾病相關知識,高效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六西格瑪管理理論是比爾于1986 年提出的一種管理策略,通過對現(xiàn)有管理流程的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對企業(yè)管理流程進行持續(xù)改進,以消除流程缺陷,從而提高服務質量[3-4]。目前,六西格瑪管理理論在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多項研究報道,六西格瑪管理理論在優(yōu)化醫(yī)療安全管理流程、提高護士操作技能、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5-11]。本研究將六西格瑪管理理論應用于肺癌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旨在促進患者掌握疾病管理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9 年2—9 月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腫瘤醫(yī)院胸外科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960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診斷標準,在我院行手術治療;②意識清楚;③視力和聽力正常,可以正常閱讀和理解文字,無溝通交流障礙;④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器官系統(tǒng)嚴重疾?。虎谟袊乐氐哪X?;蚱渌膊〔∈穼е掠洃浟p退。根據(jù)患者手術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019 年2—5 月手術的480 例患者為對照組,2019 年6—9 月手術的480 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男性317 例、女性163 例,平均年齡(56.76±10.68)歲;觀察組男性 320 例、女性160 例,平均年齡(57.67±10.0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肺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方式、術前準備、功能鍛煉、術后護理和心理護理等。觀察組給予基于六西格瑪管理理論制訂的個性化健康教育。根據(jù)六西格瑪管理理論中的5 個步驟(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通過調查和分析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現(xiàn)狀和常規(guī)健康教育流程存在的不足,尋找影響肺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對現(xiàn)有健康教育方式進行持續(xù)改進,具體如下。
1.2.1.1 定義階段組建六西格瑪管理小組,組員包括胸外科護士長1 名、副主任醫(yī)師1 名、老年??谱o士1 名、腫瘤??谱o士1 名、傷口專科護士1 名、胸外科護理骨干5 名。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整個研究的質量控制和人力資源調配。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明確項目的定義:按照六西格瑪管理理論中的5 個步驟進行,確定目標為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率≥95.00%。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
1.2.1.2 測量階段①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現(xiàn)狀數(shù)據(jù)調查。六西格瑪管理小組自行設計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問卷收集對照組患者出院時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其中不知曉39 例、一般知曉48 例、基本知曉256 例、完全知曉137 例,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率為81.87%。②管理小組成員通過現(xiàn)場觀察、小組討論、患者反饋等收集醫(yī)護人員在為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現(xiàn)有工作流程中的缺陷。
1.2.1.3 分析階段六西格瑪管理理論的主導思想在于通過對過程的不斷優(yōu)化來實現(xiàn)管理質量的提升。小組成員根據(jù)測量結果結合帕累托圖分析影響肺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①患者及其家屬的文化程度有差異,且肺癌相關知識專業(yè)性很強,導致患者對疾病管理知識的理解相對比較困難;②護士配比不足,未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且護士對肺癌管理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導致健康教育效果存在差異;③加速康復外科的發(fā)展使得患者住院時間縮短,患者對醫(yī)護人員健康教育知識的有效吸收度下降。
1.2.1.4 改進階段根據(jù)影響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原因,制訂相應改進策略。(1)設置健康教育專崗。由從事胸外科臨床護理工作滿5 年、護師及以上職稱、本科及以上學歷的3 名護理骨干擔任。工作職責:①與六西格瑪管理小組成員共同查閱文獻,整理肺癌患者疾病管理健康教育資料,同時負責患者相關資料的收集。②與六西格瑪管理小組成員共同負責對責任護士進行肺癌患者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培訓及考核。③入院當天評估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結合患者及其家屬的文化程度為其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將方案告知責任護士,由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當天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肺癌圍手術期管理相關內容,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關注并使用科室健康教育微信公眾平臺資源。責任護士首次為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時,六西格瑪管理小組中的老年專科護士、 腫瘤專科護士和傷口??谱o士均在場,以解答患者相關疑問。(2)組織責任護士培訓。六西格瑪管理小組和健康教育專崗護士對科室責任護士進行每月1 次的肺癌圍手術期管理知識培訓,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肺癌患者圍手術期飲食、活動、功能鍛煉、呼吸訓練和心理疏導等。每次培訓后對責任護士進行考核,考核形式為筆試和現(xiàn)場抽查,總分100 分,95 分及以上視為考核達標,考核成績與績效直接關聯(lián)。(3)創(chuàng)新健康教育形式。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多途徑為患者提供疾病管理知識。①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剖译娮硬シ牌裂h(huán)播放肺癌健康教育宣傳片,包括術前準備、手術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出院康復等內容。宣傳片資源由六西格瑪管理小組成員和健康教育專崗護士進行收集和整理。②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利用科室健康教育微信公眾號,將健康教育資料制作成電子版在平臺上進行推送,患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看,出院后也可繼續(xù)學習?;颊咭部梢栽谄脚_中進行留言,提問自己感興趣的疾病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專崗護士定期查看留言并進行解答。
1.2.1.5 控制階段責任護士于患者出院時,采用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疾病管理知識的知曉度,六西格瑪管理小組成員每月進行匯總統(tǒng)計,以循環(huán)評價改進效果,進而指導健康教育的不斷優(yōu)化。
1.2.2 觀察指標及評估工具
1.2.2.1 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采用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問卷分別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時對其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進行調查。問卷主要包括肺癌手術前后及出院后疾病管理相關內容,共計28 個條目,內容涵蓋飲食、運動、安全、心理和康復運動等。問卷總分 0~100 分,總得分<60 分為不知曉,60~75 分為一般知曉,76~90 分為基本知曉,>90 分為完全知曉。知曉率=(基本知曉例數(shù)+完全知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該問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3。
1.2.2.2 患者就診滿意度采用肺癌患者就診滿意度調查問卷于患者出院時對其就診滿意度進行評估。該問卷由六西格瑪管理小組成員在查閱相關文獻[9]的基礎上自行編制。問卷共20 個條目,包含4 個維度:信息支持、 身心舒適、 護士態(tài)度和技能、 健康教育。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 分表示“非常滿意”,5 分表示“非常不滿意”。問卷總分20~100 分,總得分<60 分表示不滿意,60~84 分表示一般滿意,85~99 分表示基本滿意,100 分為非常滿意。該問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7。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比較入院時,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管理知識基本知曉43 例、完全知曉14 例,疾病管理知識知曉度為11.88%;對照組基本知曉36 例、 完全知曉17 例,疾病管理知識知曉度為11.04%,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1.125,P=0.771)。出院時,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管理知識基本知曉289 例、 完全知曉183 例,疾病管理知識知曉度為98.33%;對照組基本知曉256 例、完全知曉137 例,疾病管理知識知曉度為81.8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4.668 ,P<0.001)。兩組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 [n(%)]
2.2 兩組患者就診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就診滿意度評價:一般滿意58 例(12.08%)、基本滿意273 例(56.88%)、完全滿意 149 例(31.04%);對照組滿意度評價:一般滿意 5 例(1.04%)、基本滿意 231 例(48.13%)、完全滿意244 例(50.83%),兩組均沒有不滿意的患者。兩組患者就診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Z=71.052,P<0.001)。
3.1 六西格瑪管理理論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的背景當代護理行為提倡減少并發(fā)癥、 加速康復的高效護理模式[8]。健康教育是護理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滿足患者疾病管理相關知識需求,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主要由護士填鴨式宣講,患者及家屬機械式傾聽,難以滿足患者個性化的健康教育需求。運用現(xiàn)代管理的思想理念、技術和方法是保證護理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六西格瑪管理理論采用嚴謹?shù)目茖W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可有效地尋找影響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促進方案改進和優(yōu)化,進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2]。因此,運用六西格瑪管理理論優(yōu)化患者健康教育流程有著重要的臨床實踐意義。
3.2 六西格瑪管理理論切實提高了肺癌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入院時,兩組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出院時,觀察組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度為98.33%,顯著高于對照組 81.87%(P<0.001),實現(xiàn)了知曉度≥95%的目標。這提示基于六西格瑪管理理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管理知識的知曉度,與張凱琳等[8]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個體化和針對性,患者不易掌握。六西格瑪管理理論通過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5 個步驟,使用嚴謹?shù)牧鞒淘O計與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尋找影響肺癌患者掌握疾病管理知識的因素,通過設置健康教育專崗、組織責任護士進行肺癌管理相關知識培訓、創(chuàng)新健康教育模式,利用科室多媒體設備和微信公眾平臺等資源對現(xiàn)有健康教育方案進行改進,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患者對疾病管理知識的知曉度也得到提高。
3.3 六西格瑪管理理論有利于提高肺癌患者就診滿意度患者滿意度是評價醫(yī)療服務品質與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醫(yī)院管理領域公認的質量管理評價金標準[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就診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隨著加速康復外科的發(fā)展,患者住院周期明顯縮短,醫(yī)護人員與患者間的有效溝通次數(shù)相對減少,加之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形式單一,患者疾病管理知識需求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滿足,患者就診滿意度欠佳。六西格瑪管理理論通過測量、分析、改進等步驟,充分了解患者疾病管理知識知曉現(xiàn)狀,分析影響其知識掌握的因素,持續(xù)改進健康教育策略,患者疾病管理知識需求得到了滿足。此外,在改進階段組織責任護士進行肺癌圍手術期管理相關培訓,提高了責任護士對肺癌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能力,健康教育質量得以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六西格瑪管理理論通過科學嚴謹?shù)脑O計、 詳細的數(shù)據(jù)分析將影響肺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進行枚舉,可有效指導護理人員制訂適合本科室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進患者掌握疾病管理知識,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