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何氏家風面面觀

      2021-05-17 03:21:06周甲辰
      月讀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何紹基何氏書法

      周甲辰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的何氏世家自何凌漢開始,繼以何紹基、何紹祺兄弟,再經(jīng)過何慶涵,直到何維樸,歷經(jīng)四代,名人輩出,享譽中外。其代表人物何紹基,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一作猨叟)。他身經(jīng)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歷任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國史館提調(diào),以及福建、貴州、廣東鄉(xiāng)試主考官,四川學政等職,后主講山東濼源書院與長沙城南書院,為晚清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他的書法師古而不泥古,自成一家,被譽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

      一、勤苦自強的精神

      南宋初期,山東青州益都路何氏家族的何念大、何念二、何念三兄弟因逃避金人,跟隨父親舉家向南遷徙。歷經(jīng)艱險,于宋理宗嘉熙年間(1237—1240)到達道州(今道縣),并在道州東門村定居下來。初到道州時,人生地疏,何氏一家靠打短工、賣苦力勉強度日,后憑借勤勞節(jié)儉,慢慢站穩(wěn)了腳跟。發(fā)展到第六代孫何榮時,家業(yè)漸興,兄弟四人也都識文斷字。為不忘家族艱辛,牢記先輩教誨,何榮擬了一副對聯(lián):“記祖宗二字格言克勤克儉,示兒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他將這副對聯(lián)貼在正房神龕上,作為治家理念,教育后代子孫,自此開啟了這個家族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文化傳承。

      此后,何氏家族逐漸興旺起來,自第八代至第十九代,歷代子孫明經(jīng)茂才,儒業(yè)相繼,代有其人,先后出過四名進士,六名舉人,后人大都能堅守勤儉家風,家族“書香綿延,至明清而愈顯”。

      何凌漢是何氏家族的第十九代孫,出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他“少失怙恃,孤苦淬礪”,白天上學讀書,早晚下地干活,起早貪黑,少有休息的時候。因家中貧苦,“夜不能具燈”,他經(jīng)?!叭妓芍ψx書”。即便是在高中探花、步入仕途之后,他依然勤學不輟。擔任經(jīng)筵講官期間,他“在詞館內(nèi)攻讀,苦如諸生”。其子何紹基出生于嘉慶四年(1799),“承家學,少有名”,一生愛學、勤學。他說:“惟書愛最真,坐臥不離手”(《生日書懷》)。因為刻苦學習,何紹基博學多才,通經(jīng)史、工書法、精律算,對文學、音韻、訓詁、金石、碑刻等都有較深入的研究。桂文燦的《經(jīng)學博采錄》稱贊何紹基:“于學術(shù)無所不窺,博覽而詳說之。六經(jīng)、子史皆有著述,尤精小學,旁及金石碑版文字。凡歷朝掌故,無不了然于心?!?/p>

      何紹基愛好書法,求教于多師,一輩子尋碑練帖,癡迷不倦。至遲在26歲時,他已花重金買下《張黑女志》的墨拓孤本,自此“無日不在篋中”,日夜揣摩,“每一臨寫,必回腕高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約不及半,汗浹衣襦矣”(《跋魏張黑女墓志拓本》)。晚年主講濼源書院時,何紹基雖已書名顯赫,但他仍要探本溯源,專攻“八分”之法,“自課之勤,并世無偶”。由于飽讀詩書,廣泛臨帖,何紹基的書法作品“學養(yǎng)兼到”,具有很高的氣韻和格調(diào)。

      何紹基的孿生胞弟何紹業(yè)恬淡脫俗,“實無志科名”,但他于科舉之外的學問用力很深,精于繪畫、書法、篆刻,“于天文、儀象、律呂、六書之學無不通”(何紹基《仲弟子毅墓志》)。何紹基之子何慶涵天資敦厚,專勤嗜學,一年之中除吟詩作文外,無一刻不溫書,“年逾七十,專勤如少時”。何氏家族的勤苦精神一直受人欽敬。

      二、儉樸端直的品格

      道州臨近舜帝陵墓所在地九嶷山,舜德文化氛圍濃厚。由于舜德文化與家族傳承的影響,何氏世家的子孫均崇德尚儉,品行端直。他們躋身官場,能清廉自守,敢言直陳,心系百姓;歸隱山林后,或勤于耕作,或寄情書畫,為人耿介,趣味高雅。

      何凌漢為人莊敬刻厲,辦事勤勉謹慎,“治家嚴肅如官府”。他的妻子廖氏嫁到何家后,布衣粗食,親自操持家務,還干過挑水舂米一類的粗活。何凌漢在官場,“持大體,抑奔競,崇樸實,與人和而不同”(何紹基《先考文安公墓表》),任人堅持“以根底器識為先”,從不以個人好惡定取舍。他曾多次諫阻增稅,并力主簡放冗員,千方百計減輕百姓負擔。在“位日高,望日隆,俸祿漸豐”之后,其日常生活依然跟當秀才時一樣簡樸,糲食布衣,鹽菜佐食。何凌漢雖貴為兩朝重臣,但他一生沒有置下多少私產(chǎn)。每逢生日節(jié)慶,他人送來的禮物,除花卉與水果外,其余一概拒收。他心系故土,曾斥巨資為鄉(xiāng)中學校添置義田校產(chǎn),促進家鄉(xiāng)教育的發(fā)展。

      何凌漢“教子孫以忠儉樸為訓”,其子何紹基生活同樣簡樸。擔任提督四川學政后,何紹基曾說:“余性不嗜海菜,不喜浮華,所至如桌圍、椅披、地毯等皆撤去,吏役不準濫用頂戴,仆輩不得綢緞及外套出門,止隨一仆轎前,不得有馬。川督學雖四品以下皆乘綠幃轎,余不敢也?!保ā兜乐葜尽肪砭牛┖谓B基性格耿直,剛直不阿,見到他人有不善之處,哪怕事不關(guān)己,也常當面指出。久之,人“咸親其和而憚其峻”。對此,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說道:“自知道性癖難諧俗,且喜身閑不屬人。”還說:“看破浮云憐世味,生來瘦骨見天真?!倍綄W四川期間,何紹基不僅努力整頓考風,汰除冗員,飭裁陋規(guī),還仗義執(zhí)言,同眾多貪官污吏發(fā)生正面沖突。弄得“權(quán)貴側(cè)目,謗焰熾騰”。最終因直陳時務十二事,被皇帝斥為“肆意妄言”而丟官去職。

      何紹基的元配夫人陶氏安于簡樸生活,喜言忠孝節(jié)烈之事,“平生無華服,殮后檢其篋,多嫁時故衣,無一鮮麗者”(何紹基《元配陶安人傳》)。

      何紹基的弟弟何紹祺隨順謙和,給人以至德君子的印象。他為官期間勤于政務,清廉自守,興教勵學,治水賑災,頗有政聲,被內(nèi)閣大學士萬青藜譽為“滇中好官第一”。其妻陳氏一生布衣粗食,“雖貴盛卻不御紈綺,仍率婦作勞”。由于為官清廉,又樂善好施,何家到何慶涵時依然“家無余財”。

      何凌漢以及何紹基兄弟在書法上喜愛顏真卿的拙重,堅持“橫平豎直”的創(chuàng)作原則,這既源于他們對書藝規(guī)律的探索與把握,也是他們做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表現(xiàn)。

      三、明理獨立的思維

      道州是何凌漢父子的故鄉(xiāng),也是理學開山周敦頤的故鄉(xiāng),何氏與周氏世為婚姻,兩大世家家風家教相似,何家受宋明理學影響很深。何家所崇尚的“勤”,從深層次看,既包括勤學與勤耕,也包括勤思與勤研。何氏子弟因而具有明理獨立的品性,在思考社會、人生與藝術(shù)等各種問題時頭腦清醒,不隨流俗。

      何凌漢“于宋儒之言性理者,亦持守甚力”(何紹基《宋元學案敘》)。他求學應考的年代,書壇上館閣體一統(tǒng)天下,他雖然沒能完全避免館閣體的影響,但習練書法時堅持從顏入,經(jīng)歐、李,過漢魏諸碑,再旁及其他,以“橫平豎直”為標準,獨立選擇和規(guī)范習練途徑,最終成功跳出了館閣體的窠臼。他的“書法重海內(nèi),朝鮮、琉球貢使索書,應之不倦”(李元度《清朝先正事略·何文安公事略》卷二十四)。他還曾“入乾清宮侍書,寵光稠渥,可謂極儒人知遇之榮矣”(李鏡蓉修、許清源纂《道州志》)。

      何紹基提出做人要“立誠不欺”“真我自立”“做成路數(shù)”,認為孝悌謹信,出入有節(jié),若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便僅僅只是應酬而已。在藝術(shù)上,他非常重視真性情與獨創(chuàng)性。他說:“書家須自立門戶,其旨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否則,習氣未除,將至性至情不能表見于筆墨之外?!保ā妒骨菪颉罚┧暰殨m然碑帖兼修,一生搜集并臨摹了無數(shù)名碑好帖,但他不盲從名家,更不因襲前人。即便是臨帖,也總是堅持臨中有創(chuàng),入古出新。他“曾致力于漢隸至勤,東京諸碑,臨寫殆遍”(馬宗霍《書林藻鑒》卷十二),雖然對每種漢碑的臨摹可能都不下百遍,但由于臨摹中有創(chuàng)造,故所臨“乃無一相似者”。在學習古人、探索筆法的過程中,何紹基創(chuàng)造了一種名為“蝯書”的獨特書體,執(zhí)筆用懸肘,如開強弓勁弩,其握筆、運筆完全不同于常法,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獨特地位。他的書法成就高,影響大,“草書尤為一代之冠。海內(nèi)求書者門如市,京師為之紙貴”(林昌彝《何紹基小傳》)。

      何紹基還是晚清著名詩人,他認為“從古詩人貴性真”(《奉別余芰香》),明確堅持“不逐時好”“不傍古人”“不將就俗目”“不偏離大本大源”等創(chuàng)作原則,追求自成家數(shù)、超拔時俗。他說:“詩是自家的,便要說自家的話。凡可以彼此公共通融的話頭,都與自己無涉?!边€說:“學詩要學古大家,只是借為入手,到得獨出手眼時,須當與古人并驅(qū)。若生在老杜前,老杜還當學我?!保ā杜c汪菊士論詩》)他“一生不作強顏詞”,凡作詩必是有感而發(fā),且在創(chuàng)作中,一心追求自由,不愿受任何約束。他說:“吾臂如生駒,未肯就羈勒?!保ā毒貌蛔餍∽种壑性嚍橹罚┧脑婎}材廣泛,風格多樣,大都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四、淡泊重藝的雅趣

      道州何氏以耕讀立家,在這個家族中,“讀”與“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們以求知問學為樂,以藏書豐富為榮。要求子孫無論多窮多苦都要送后人讀書。

      何凌漢的父親何文繪窮得家徒四壁,卻以“食無隔夜糧,家藏萬卷書”為榮。他規(guī)定家人:不管家里如何窮,家中什么都可以典當出售,唯獨藏書一本都不許賣,以留備兒孫之需。何紹基曾言:“架上三萬簽,經(jīng)史任所取。”(《憶十九歲》)由此可見,他家里的藏書非常豐富。何氏家族在子孫讀書方面管教甚嚴,“尚記誡兒語,不許出書屋”(《飛來寺敬觀先公丁卯年詩卷次原韻書后》)。在父輩的管教下,何紹基“日或忘餐夜失臥”,讀書非常用功。

      古人讀書多以科考入仕為重,何氏家族的人卻有不同,他們勤學苦讀并不只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更有涵養(yǎng)人格、經(jīng)世致用、藝術(shù)創(chuàng)新等多方面的追求。何凌漢“服膺許(許慎)鄭(鄭玄)之學”,而且對書籍、名帖、金石、字畫等都不惜重金,廣為收藏。他淡泊名利,情系山林,在探花及第后不久,就在《華巖訪故人不值》一詩中詠嘆“寰中仙子地,物外故人居”的清幽景色,表露出對田園野趣與隱逸生活的向往。

      何紹基雖少負才名,卻仕途遲緩。他18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38歲方得中進士。對此,何紹基自己似乎并不特別在意。他在“應付”科舉考試的同時,還在多方面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他說:“余性喜學書,而亦好為金石考訂之學,又兼及畫理?!保ê谓B基《金石書畫編年錄》序)他尤其愛好書法,常四處參師會友,尋碑訪帖,為成為一代書家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何紹基生性恬淡,“高門懶去候公卿”,但卻酷愛游歷,《東洲草堂詩鈔》錄有山水詩700多首,幾乎占其現(xiàn)存詩作的三分之一。他說:“詩人愛山如骨肉,終日推篷看不足?!保ā稅凵健罚┧踔吝B做夢都在游山玩水:“無端野性隨春發(fā),萬疊奇山入夢多?!保ā兑靶浴罚?/p>

      何紹基的兄弟及后人的藝術(shù)成就也常為人所稱道。何紹業(yè)詩書畫均有很高水平,其詩淡逸,自成門徑;其書風貌與何紹基相近,筆力古拙而不失雅逸;其畫意境清遠,富有詩意。何紹祺精于書法,于顏真卿會心頗多,他的書作常顏中見歐,峻利精古,變化隨心,別具韻味。何紹京淡泊功名,學而優(yōu)卻不仕,以詩詞、書畫及鑒賞聞名于世,所畫花卉蘭竹,隨意揮灑,清逸雅秀。何慶涵能詩,情感真純實在,風格清新曉暢;能書,流暢中見高古,俊逸里蘊精神。何維樸精于書法及篆刻、繪畫,他的書法學習祖父何紹基而得其形似,清新雋永,文人氣十足;其山水畫清遠高妙,回味無窮。何紹祺、何紹京等人在官場上雖然沒有多少作為,但是他們一生勤奮好學,在自己所喜愛的書畫、詩文、金石等領(lǐng)域鉆研甚深,各有所長,各領(lǐng)風騷。

      從總體上看,何氏子弟不僅學養(yǎng)豐富,而且往往身兼眾藝,藝道兼?zhèn)?,趣味高雅。這與良好的何氏家風是有密切關(guān)系的。

      猜你喜歡
      何紹基何氏書法
      榮寶齋(2024年6期)2024-08-21 00:00:00
      涵抱萬有
      ——何紹基特展
      中華書畫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書法
      圖說書法(187)
      視野(2021年5期)2021-03-25 08:53:36
      「壽蘇」與「訪蘇」 何紹基對蘇軾影響的接受與容納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2
      害羞的年
      又香又甜的糖畫
      吴堡县| 冀州市| 永顺县| 侯马市| 潢川县| 稻城县| 顺平县| 铜川市| 蓝田县| 墨玉县| 稷山县| 北辰区| 额尔古纳市| 汕头市| 贞丰县| 华坪县| 莱西市| 乌苏市| 廉江市| 肇庆市| 临武县| 改则县| 宁国市| 沁阳市| 盘锦市| 驻马店市| 崇义县| 安图县| 昭苏县| 盖州市| 大田县| 白玉县| 泾源县| 嘉禾县| 罗城| 金溪县| 西丰县| 奉节县| 玉屏| 庆元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