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周
摘要:初中化學的學習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與學生是否具有探究學習的能力有很大關系。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化學教師已經(jīng)不僅將化學課堂局限于理論教學,而是開始逐漸思考如何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這也是幫助學生提升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徑。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實踐能力,還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本篇文章針對初中階段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思考,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希望能夠從培養(yǎng)探究能力方面實現(xiàn)學生化學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6-0025
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不僅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的知識化解所遇的難題,還需要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未知問題的解決方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一定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鼓勵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一系列的實踐學習活動中。學習內(nèi)容不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應基于課本內(nèi)容有相應的延伸和拓展,讓學生學會將自己已學的知識和未知的知識相互結合,形成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
一、當前化學學科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初中階段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不高
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后,面臨升學的壓力,到九年級才開始逐漸接受化學方面的知識。教師一味地向?qū)W生輸出知識內(nèi)容卻不注重興趣方面的培養(yǎng),導致當前大部分初中生對于化學知識內(nèi)容不感興趣,只將其作為硬性學習內(nèi)容,逼迫自身進行化學學習。但在實際觀察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生對于化學實驗保持著較高的興趣,樂于觀察化學實驗發(fā)生的變化以及探究實驗結果。但在化學實驗的初級階段,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化學實驗機會,一進入高級化學實驗操作時,卻又對學生提出較高的實驗操作要求,導致學生對于化學實驗存在恐懼心理,不敢動手,不敢嘗試[1]。
2.學校缺乏化學實驗設施和環(huán)境
由于在傳統(tǒng)的化學學科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實驗操作,所以,相應地也導致整體的教學氛圍更利于開展理論教學,沒有重視起化學實驗儀器設備的購置和實驗場所的規(guī)劃。大部分的學校沒有獨立的化學實驗場所供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甚至連基礎的化學實驗設備也不能夠滿足學生需求,出現(xiàn)設備數(shù)量少但學生人數(shù)多的比例失衡情況。盡管現(xiàn)如今學校已經(jīng)逐漸加強對于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視度,但準備符合標準的化學實驗教室、購置充足的化學實驗試劑和儀器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的學習能力
1.營造有效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和情境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是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之下被激發(fā)的。化學教師也應該抓住這一特性營造一定的課堂情境,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化學實驗內(nèi)容的探究熱情。學生對于實驗內(nèi)容燃起了學習興趣,勢必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實驗操作和活動中,從而通過化學實踐完善化學思維,并且加深對于化學反應的理解。同時,化學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化學實踐操作進行對照,加深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下課后對于整體實驗進行總結和歸納,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總體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譬如在學習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2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部分學習內(nèi)容時,教師則可以將其作為很好的切入點引起學生的興趣。在開始授課之前,先向?qū)W生進行有關空氣組成成分的提問,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于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在成功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可以開始切入理論教學部分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講解。眾所周知,空氣是一種組合性的氣體,其中不僅包含著我們每一個人呼吸所需要用到的氧氣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還包括其他各種各樣的稀有氣體。每一種氣體的含量比例都是有所不同的。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使學生切實了解到我們身邊看不見物質(zhì)的真實面貌,使學生以化學學習作為入口培養(yǎng)其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自身周邊事物的高度探究熱情。
2.演示化學實驗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
化學教師若是想要通過短暫的化學學習培養(yǎng)起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應該要尤其關注演示實驗教學內(nèi)容。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往往是偏向于基礎層面的,很多實驗的安全性都有所保障,具備演示條件,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于化學學習的理解,培養(yǎng)起較好的化學思維能力和化學學習意識。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準備一套化學實驗器具帶到課堂講臺上進行手動演示,若是實驗過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或者需要滿足一定的實驗條件才可開展實驗,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等方式在屏幕上播放化學實驗操作過程,讓學生通過觀看化學實驗操作,加深對于化學實驗的領悟?;瘜W實驗過程的演示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學習化學知識的另一角度和途徑,將枯燥的化學反應過程或原理轉(zhuǎn)化為生動的化學實驗,在面對奇妙的化學現(xiàn)象和反應時也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譬如在學習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和堿》這一部分的學習內(nèi)容時,教師則可以嘗試通過化學實驗的操作或是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理解到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及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由于指示劑在酸或堿的作用下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反應,則可以通過不同顏色顯示來判斷溶液的酸堿性,教師若是選擇課堂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觀察這一變化現(xiàn)象,則應偏向于選擇弱酸和弱堿,避免強酸在操作不當?shù)倪^程中造成皮膚傷害。若是采用多媒體演示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察,還可以進一步向?qū)W生展示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微觀粒子的變化,讓學生確切了解到其反應原理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相互結合。這樣的生動展示能夠突破學生對于課本知識內(nèi)容的意識局限,讓學生對于化學知識擁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三、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如果想要使化學實驗獲得預期的教學成果,則需要教師提前進行實驗教學的課程設計,盡量通過教學課堂氛圍的營造和化學實驗過程的演示克服初中階段學生存在的學習興趣不高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等顯著問題,從整體上優(yōu)化化學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夏蕊.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0(2).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第六中學3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