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莉,薛海霞
(銀川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寧夏 銀川 750000)
Ⅱ型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糖尿病類型,由胰島素抵抗與胰島素分泌不足引發(fā),可造成糖類、蛋白質、脂質等的代謝紊亂,典型特征為持續(xù)高血糖。本病在未得到及時診斷與治療時,持續(xù)高血糖容易加重病情進展,并引發(fā)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健康,故積極做好糖尿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血清C 肽、(糖化血紅蛋白)HbA1c 和空腹血糖(FBG)均屬于Ⅱ型糖尿病輔助診斷的重要指標,其中空腹血糖能夠直接反映出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血清C 肽為胰島素原分解成的等分子肽,能夠反映出胰島β 細胞的儲備功能,HbA1c 則屬于機體糖類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產物[1]。我院在采用該三指標進行Ⅱ型糖尿病早期診斷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故現以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確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與健康體檢者各200例為研究對象,就空腹血糖、血清C 肽、HbA1c 聯(lián)合檢測的早期診斷價值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確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為實驗組,另取同期進行健康體檢者100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實驗組患者均經口服糖耐量實驗確診;(2)對照組無糖尿?。唬?)對本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2)特殊生理時期如妊娠期、哺乳期者;(3)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者;(4)不同意參與者。對照組中男57 例,女43例,年齡22 ~77 歲,平均(46.52±11.47)歲。實驗組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齡24 ~80(45.14±12.65)歲,糖尿病病程0.5 ~4 年(1.51±0.60)年。兩組除是否患有糖尿病外,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已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對象均要求在檢測前3d 開始維持正常、規(guī)律飲食,受檢前1d,晚餐后禁食,持續(xù)到采血完成后方可進食。檢測當日,于清晨采集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3 mL,置入EDTA 抗凝管中待檢。使用全自動生化儀進行空腹血糖、血清C 肽、HbA1c 水平的檢測。其中空腹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參考值3.9 ~6.1 mmol/L。血清C 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參考值1.1 ~4.4 ng/mL。糖化血紅蛋白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參考值4%~6%。
(1)比較兩組空腹血糖、血清C 肽與HbA1c 水平。(2)單獨檢驗與聯(lián)合檢驗分析。單獨檢驗即血清C肽、HbA1c 和空腹血糖單獨檢驗。聯(lián)合檢驗即血清C 肽+HbA1c、血清C 肽+空腹血糖、HbA1c+空腹血糖、血清C 肽+HbA1c+空腹血糖檢驗。就各種檢驗方式的準確度、靈敏度、特異性進行分析。
實驗組空腹血糖、血清C 肽與HbA1c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空腹血糖、血清C 肽與HbA1c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空腹血糖、血清C 肽與HbA1c 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血清C 肽(ng/L) HbA1c(%)實驗組 100 8.74±1.21 1.50±0.41 8.10±2.05對照組 100 4.56±0.62 0.86±0.30 4.12±0.44 t 30.744 12.598 18.982 P 0.000 0.000 0.000
單獨檢驗HbA1c 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73.5%(153/200),62.00%(62/100),91.00%(91/100),高于血清C 肽、空腹血糖指標。聯(lián)合檢驗時,血清C 肽+HbA1c+空腹血糖檢驗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99.5%(199/200),100.00%(100/100),99.00%(99/100),高于其他聯(lián)合檢驗方式。單獨檢驗結果見表2。聯(lián)合檢驗結果見表3。
表2 單獨檢驗結果分析
表3 聯(lián)合檢驗結果分析
Ⅱ型糖尿病在臨床診斷時以糖耐量實驗(O G T T)為金標準,但開展糖耐量實驗的條件較為嚴格,操作繁瑣,可重復性不高,這就要求積極探討更適合Ⅱ型糖尿病早期診斷的檢驗指標[2]??崭寡鞘窃\斷糖尿病的重要標準,能夠直接反映出機體的高血糖狀態(tài),但該指標影響因素很多。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糖尿病診斷與分類專家委員會已經將D M 診斷的血糖標準調整為7.0 m m o l/L 以上,以降低漏診率,但應激性血糖升高者在該情況下很容易誤診,所以在采用該指標時,考慮聯(lián)合其他指標作為輔助,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3]。血清C 肽為胰島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形成的產物,不受肝臟、腎臟、胰島素酶滅活,僅經腎臟降解與代謝,生成量不受外源性胰島素以及胰島素抗體等的影響,能夠衡量胰島β 細胞的分泌以及儲備功能。早期糖尿病患者存在輕微胰島素抵抗,胰島功能仍然較好,如果血糖濃度升高,就會對胰島細胞產生刺激,進而造成血清肽水平的上升[4]。該指標水平上升提示患者胰島細胞工作狀態(tài)異常,存在消耗性的特點,且隨著病情的加重,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將會受到限制,血糖控制效果將變差。但需要注意血清C 肽含量的測定存在非線性的特征,所以血清C 肽含量上升僅可用于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輔助診斷,因為重度患者血清C 肽水平將會明顯下降。糖化血紅蛋白則屬于血紅蛋白與糖非酶結合的產物,能夠反映出患者在受試之前2 ~3月的平均血糖情況,在血糖持續(xù)上升的情況下,才會導致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升高,故屬于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且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已經將該指標列為了判定糖尿病治療效果的金標準[5]。但該指標的應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H b A1c 的升高不明顯,另外存在血紅蛋白的變異問題,可能干擾檢測結果,且該指標不能單獨應用,因為所有可導致紅細胞生成、紅細胞結構改變的因素均可能導致該指標的異常。而通過該三項指標的聯(lián)合應用,則能夠盡可能排除其他影響因素的干擾,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本次結果中,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C 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聯(lián)合檢驗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均處于較高水平,則提示聯(lián)合檢驗效果理想。且通過采血檢測操作更為方便,有利于在早期篩查中的應用,這對于診斷早期Ⅱ型糖尿病有顯著價值。
綜上所述,對Ⅱ型糖尿病采用空腹血糖、血清C 肽、HbA1c 聯(lián)合檢測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均較高,能夠反映出患者的胰島功能以及糖代謝情況,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