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英語詞匯量的擴大對英語能力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采取有效方式鞏固高中英語詞匯,對于大學的英語學習十分重要。但是隨著學生對對英語學習的深入,詞匯成為了高中生語言學習最大的障礙。而隱喻在詞匯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隱喻的角度,探討高中生如何用隱喻思維來培養(yǎng)對詞匯的聯(lián)想能力,從而更好地記憶英語詞匯。
關鍵詞:隱喻;認知;詞匯記憶
一、前言
學習英語就像是建房子,詞匯量是地基,閱讀與寫作分別是窗戶和門。只有把地基打堅固了,才有可能慢慢地在這上面建造出一座有漂亮門窗的高樓。很多高中生由于英語詞匯量的薄弱,在英語各個方面都會出現(xiàn)問題。英語成績落后的無奈會讓他們對于英語學習不再有熱情和積極性。但如果他們能運用隱喻的認知功能對英語詞匯進行聯(lián)想與記憶,他們的詞匯量一定會有所提高。
二、隱喻理論
隱喻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認識工具。Lakoff&Johnson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認為“隱喻是一種跨域映射,基本功能是通過一類事物來理解另一類事物。”【1】在隱喻結(jié)構(gòu)中,一個看起來無形并且抽象的概念可以和另一個有形且具體的概念相聯(lián)系,是因為人們通過聯(lián)想構(gòu)成了兩者之間認知的橋梁,即通過把一些簡單具體的概念映射到復雜、抽象的概念上,以便于人們更好地理解。人們常常會說“浪費時間”,這是把金錢域投射到時間域,把時間當做金錢一樣重要,即“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語言是隱喻性的,隱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因此運用隱喻理論來提高詞匯記憶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隱喻視角下高中英語詞匯記憶策略
3.1詞匯引申義
王寅提出:“本義往往是一個詞匯具有的原義,而喻義往往是從本義派生出來的,是人類認知時跨概念域映合的結(jié)果?!?sup>【2】 高中生可以在掌握各個單詞本義的基礎上多研究由這些單詞組合成的引申義,這對他們詞匯量具有幫助。例如“black sheep”是由“black”和“sheep”兩個詞構(gòu)成,但引申義是“害群之馬的意思?!痹凇癏e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中,“black sheep”一詞是一個有諷刺厭惡意味的始源域,以此來映射家庭成員,可表達對其的不滿。由此引申出的諺語有:“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意思是“人多必有敗類”。在隱喻的視角下通過單詞的本義引申出詞塊和句子,無形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詞匯。
3.2多義詞
每個英語詞匯都有多重意義,例如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語詞典中,“up”就有27個不同的釋義,并且由它組成的短語詞塊還有很多不同的含義。這些釋義多是隨著歷史、地理、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而日益增加的?!癵un”這個詞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詞匯,大家都知道它作為“槍”的中文意思,但是當提到“l(fā)oaded gun”,大部分人就對其感到陌生了。學生可以根據(jù)下面所舉例的“gun”更好地學習如何通過隱喻來理解記憶更多的單詞。“gun”一詞,做名詞時,既可以表示槍支,也可以被用來指代危險的人,通過這個意思,學生可以猜測出“l(fā)oaded gun”這一詞組表示“具有危險的人”。此時學生可以自己造一個與此詞組相關的句子來加深對這個單詞的記憶,如“He is a loaded gun”,“他是一個危險的人”。同時“gun”做名詞還可以表示“受雇殺人的槍手”,于是“a hired gun”就用來指雇用的槍手。而“gun”做動詞時有“快速運轉(zhuǎn)”或“使加速”的意思,“gun”做動詞時還可以引申出很多詞塊,比如“be gunning for sth.”是“竭力謀求”,而“be gunning for sb.”是“伺機指責或攻擊某人的意思。”
通過這些單詞詞塊的聯(lián)系,學生可以嘗試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在表達危險、速度快或者極力做某事的英語隱喻性詞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gun”作為始源域,因為槍支是極具殺傷力和迅猛的東西,用令人聞風喪膽的槍支作為始源域來映射危險的人,以此來突顯對這人的畏懼和逃避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gun”一詞的多重含義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掌握與此相關的一些詞塊,可以達到英語詞匯學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3.3隱喻與構(gòu)詞
3.3.1詞性轉(zhuǎn)換
英語的詞匯雖然是有限的,但是通過將有限的詞匯進行相互組合與排列,就可以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詞匯。名詞動詞化的隱喻現(xiàn)象是英語詞性轉(zhuǎn)換現(xiàn)象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名詞動詞化的過程“從本質(zhì)上可以歸結(jié)為一系列隱喻化的階段”【3】例如:“bitch”一詞的概念域是“母狗”,其映射域可以是“抱怨”或“糟蹋”,通過將具體動作投射于原有名詞,可以表達出用詞者的情緒等狀態(tài)。了解了這個隱喻過程之后,學生就可以掌握在“Don't bitch about the heat.”這句話中“bitch”一詞的含義。這樣學生不僅能夠記住這個單詞的名詞含義,還可以同時掌握其做動詞時的意義及用法。此外,還有“monkey”、“mother”、“chicken”、“pig”等詞語有同樣的用法。
3.3.2應用詞綴
詞綴的掌握對于英語詞匯量的擴展具有很大的幫助。例如:“colt”小馬駒后加上詞綴“-ish”,就變成了隱喻形容詞“coltish”,表示“放蕩不羈”?!皊urger”后面加上詞綴“-y”,就變成了隱喻形容詞“surgery”,表示“甜嘴的;媚人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這些例子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3.3.3隱喻聯(lián)想
概念隱喻理論提到,隱喻是從原始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并且這種映射是連貫的。借助這種映射的連貫性,學生可以總結(jié)和記憶兩個相關概念域的共同詞匯。【4】例如,根據(jù)“Love is fire.”這個隱喻可以總結(jié)出以下詞匯: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們的概念從“l(fā)ove”向“fire”做出了映射,用“fire”一詞是一個既具有激情又充滿危險氛圍的始源域和背景,以此來映射愛情,突顯出人們試圖用委婉的方式解釋愛情這種神秘的感情。每個人對于“l(fā)ove”的認識與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有很多詞來形容“l(fā)ove”。雖然詞義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是這種發(fā)散性的思維對學生構(gòu)建詞匯思維框架是很有幫助的。
四、結(jié)語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隱喻與詞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隱喻式詞匯記憶強調(diào)的是學生詞匯學習過程中的豐富的心理活動和學習詞匯記憶的主動性。學生如果能夠了解同一詞匯不同含義之間的隱喻關系,并對其進行聯(lián)想與記憶,就能夠更牢固地記憶和掌握和運用詞匯。
參考文獻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M].上海外國語教育出版社,2001
[3]邱暢.淺析動物名詞動詞化的隱喻作用[J].大學英語,2009,(1):51-53
[4]余音.認知隱喻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20,(31),218-219+210
作者簡介:胡詩驛,女,浙江寧波人,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英語(學前教育)專業(yè),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