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夏
還沒出門,我就已經(jīng)從窗口感受到秋日陽光的溫情。只見天上零零散散地飄著幾縷云絲,遠(yuǎn)遠(yuǎn)望見那美麗的云臺山,山腰處纏繞著一層縹緲的白霧,云臺山那婀娜的身姿在霧氣中若隱若現(xiàn)。(開篇總起,美麗的云臺山在小作者細(xì)膩的筆觸下向我們款款走來。)
我們一家坐著大巴車進(jìn)山,只見一條平坦的道路綿綿纏纏地繞進(jìn)山中。紅楓為山坡裹上了一層秋日的新衣。喲!楓林中還夾雜著幾株柿子樹呢,那橙紅色的“小燈籠”一個個掛在枝頭,笑著向我們招手。(真是色彩艷麗、生機(jī)盎然之云臺山!)下車后,剛才的美景還在腦海中縈繞著,揮之不去。
一抬頭,“紅石峽”幾個蒼勁的大字映入眼簾。好一個紅石峽!只見那山石的顏色像傍晚最濃郁的紅霞,朱紅、熟褐與炭黑斑駁交錯,山石上的紋理像海浪翻卷,富有動感。蒼翠的樹木與朱砂色的紅巖相互映襯,別有一番情趣。(此處可見小作者觀察仔細(xì),比喻生動形象。)紅石峽,果真不負(fù)其名!
山間花木欣欣向榮,樹葉繁茂,峽谷中不時傳出幾聲婉轉(zhuǎn)的鳥鳴。再往前走,聽著水聲潺潺,四處卻不見溪流湖泊,更顯神秘。順著石壁望去,只看見一股地下水從山體中噴涌而出,匯成溪水向前流動,清澈的水中有水草舞動,成群的魚兒在水中嬉戲。我不敢靠得太近,擔(dān)心影子嚇跑了膽小的魚兒,更不敢大聲說話,唯恐?jǐn)_了這一片安靜祥和的畫面。我突然想起了《小石潭記》里的文字:“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我緩步走過石橋,小溪在低洼處匯集成了水潭,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山谷之中。水面波光粼粼,將人影、樹影、石影、魚影都映在水中。(小作者抓住了紅石峽特有的“水”景,寫出了水之清、靈、美,令人處處感受到紅石峽之美。)
我抬頭望去,山崖上攀著些花草。也許是因為十幾億年前這里曾是海洋的緣故,崖壁上的花草竟像湖中的水草一般旖旎窈窕,在風(fēng)中婀娜搖擺。幾個小瀑布在山的四周圍繞,瀑布與水面交界的地方,調(diào)皮地吐著珍珠。陽光恰好投在騰起的水霧上,彩虹系在山腰,給五彩斑斕的山又添了件織女做的彩衣。(真是有聲有色!讀到這里,讀者似乎有了身臨其境之感?。?/p>
人在畫中游,美景賞不夠。真是沉醉不知歸路,誤入云臺深處。秋游云臺山,怡然自得,忘卻一切煩惱!
【總 ? 評】 縱觀全篇,小作者筆調(diào)清新活潑,描寫有聲有色,從遠(yuǎn)處的晨霧寫到近處的紅楓,從紅石峽的峭壁寫到地上的潭水,從魚兒寫到水草,讀后使人真切感受到紅石峽之美,云臺山之美!文章結(jié)尾,我們似乎和小作者一樣意猶未盡。
(講評教師 ?劉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