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尤其重要。對初中作文教學進行改革,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教師追求的目標。因此,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摸索出適合初中生的作文教學方法。
基于此,本文從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正確認識作文教學改革;教師在改革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探索作文教學的新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學會閱讀;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在生活中觀察,注重生活中的寫作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學改革中進行探索,尋找思路,提高初中作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使學生更加輕松地寫出優(yōu)秀作文 。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字詞,閱讀理解文章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寫作教學。作文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學生能更加熟練地運用字詞和寫作方法等。此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寫作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做出改變。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緊跟時代發(fā)展,融入新的理念,對作文教學進行改革。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如何緊跟時代步伐,正確認識作文教學改革,引導學生通過教材掌握寫作知識,將閱讀積累融入寫作之中,讓學生練就扎實的寫作基本功等,值得廣大教師深入思考。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針對學生的現(xiàn)有問題,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認識,并且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去探尋新的教學方法,帶領(lǐng)學生摸索實踐,解決新的問題。教師要在改革中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理念,使學生的寫作思維和語言習慣符合當下社會的實際情況。
以“寫人要抓住特點”為例,該寫作訓練主要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抓住人物特點對人物進行描寫,從而突出人物的性格。小學作文多以記敘文為主,一般要求作文只能完整流暢,因此學生缺少對人物和生活細節(jié)的描寫經(jīng)驗,對人物性格的描寫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教師在講授這一章節(jié)時,就要對學生進行重點培養(yǎng),引導學生對人物進行細致觀察,細致描寫,突出人物的特征。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人物肖像,讓學生觀察,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根據(jù)多媒體上的圖片進行描寫。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多媒體上的人物照片進行200字的簡單描寫,然后讓學生自由展示自己的作文片段。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比較?;蛘呓處熆梢栽诙嗝襟w上展示幾個人的圖片,讓學生自由選擇描寫對象,在學生描寫之后,可以讓學生將描寫的片段分享給大家,其余人猜猜描寫的對象是誰。這樣就增加了作文課堂的樂趣,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作文問題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作文。
初中語文教材的寫作知識過于繁雜,涉及大量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知識,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碰到很多困難。不同的體裁,又有著不同的寫作方法,像新聞、通訊、新詩、民間故事等對寫作技巧都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而從文體上又分為記述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學生很難掌握所有的寫作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進行教學改革,更好地講解寫作知識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文體,發(fā)揮自己的寫作優(yōu)勢。
比如,在講解“怎樣選材”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針對寫作訓練尋找方法,突出亮點,獨辟蹊徑,選取與其他人不同的觀點。但在寫作之前,也要使自己選取的觀點與文章中心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不能跑題,不能偏離寫作要求。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基礎(chǔ)知識,讓學生明確所有材料都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因此,在選材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選取與文章中心有關(guān)的事例,支撐寫作的內(nèi)容。同時,學生選擇的素材要新穎,有代表性,這樣才能避免與其他同學“撞車”,在眾多作文中脫穎而出。在寫作時,學生也應該關(guān)注細節(jié),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從日常小事出發(fā),寫出自己的特色。
從某種意義上說,寫作是對生活進行加工的創(chuàng)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字詞的使用、寫作技巧的運用與學生的日常積累密切相關(guān)。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總結(jié)優(yōu)秀文章的寫法并進行模仿,通過對閱讀片段的分析與思考落實自己的想法,付諸筆端。所以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增加積累,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比如,在講“抓住細節(jié)”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景,然后將事先選好的優(yōu)秀文段展示出來,讓學生猜測這些文段描寫的是哪些人物或者是哪些地方,讓學生體會細節(jié)描寫在文章的作用。教師也可以從已經(jīng)學過的課文中選擇優(yōu)秀文段,讓學生分析文段哪些地方用了細節(jié)描寫。也可以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細節(jié)描寫之處,進行小組交流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并思考在寫作中如何加以運用。
同時,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積累好詞好句,并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引導學生閱讀,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在作文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自己的文章盡可能生動細膩。
教師在講完寫作基礎(chǔ)知識之后,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觀察生活細節(jié),將這些細節(jié)融入寫作之中。學生通過寫作實踐不斷磨練自己的文筆,并在實踐中積累素材,在閱讀中積累知識,在寫作中豐富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日積月累,就能使學生通過實踐主動地進行生活化寫作,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比如,“文從字順”這個單元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寫景狀物時能夠做到文從字順。教師在講授本單元知識時,應讓學生學會修改文章,通過對文章的修改,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寫作過程中,由于學生不能熟練駕馭文字,因此,在寫作時會出現(xiàn)很多病句,寫作順序會“顛三倒四”,使讀者感覺不順暢,喪失閱讀興趣。
因此,在學習寫作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踐,寫出真情實感。教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長期的語言訓練,讓學生能夠駕馭語言文字,使文章能夠語句通順、連貫。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例子,比如蘇東坡、李白等古代詩人或者史鐵生等現(xiàn)當代作家,讓學生明白這些人的創(chuàng)作與他們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鼓勵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細心觀察,進行生活化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實踐證明,初中作文教學改革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應該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具體的了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設(shè)計。教師應該多學習前輩的經(jīng)驗,或者多聽優(yōu)秀的公開課,從中學習方法,積累經(jīng)驗,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這樣,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改革的時候,就能夠更好地尋找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初中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