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義 張 悅 胡祖榮 賈 杰
子癇前期主要是指特發(fā)于妊娠期女性的一種產(chǎn)科并發(fā)癥,主要的臨床特征是妊娠20周之后發(fā)生高血壓和蛋白尿,亦是導致孕婦和胎兒,以及新生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1]。特別是對于處于重度子癇前期的孕婦,除了上述主要表現(xiàn)特征外,往往合并多器官功能性的障礙,這也預示著子癇前期的患者若孕周為32~34周,則需要終止妊娠[2]。迄今為止,關于子癇前期的具體病因以及發(fā)病機制尚未徹底闡明,目前主要認為血管重塑被破壞和全身抗血管生成反應或許是誘發(fā)此病的一個重要機制[3]。有報道表明,血液內血管生成因子主要成分的變化與血管重塑的障礙緊密相關,而此類血管生成因子主要包含促血管類(PIGF),以及抗血管類(SENG)和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1(sFLtl)等,兩者平衡的協(xié)調在子癇前期的疾病發(fā)展中至關重要[4]。其中SENG來源于胎盤,通過阻礙TGF-β和其受體的結合,阻礙血管的發(fā)育及重塑,且SENG可在子癇前期患者機體的血清內表達上調,并在分娩之后下降,同癥狀的嚴重程度呈現(xiàn)出正相關聯(lián)系[5]。七氟醚屬于常用的一類產(chǎn)科吸入麻醉藥,存在血氣分配的系數(shù)小,以及快速誘導及加速蘇醒等優(yōu)勢。本文通過研究七氟醚對子癇前期母體炎性因子及SENG表達的作用影響,以期為關于子癇前期的治療和常規(guī)麻醉方案的擬定提供較新的思路支持,現(xiàn)報道如下。
從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醫(yī)院接受剖宮產(chǎn)的子癇前期孕婦80例納入研究。將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作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最小22歲,最大38歲,平均(31.32±5.22)歲;孕周30~36周,平均(33.22±0.35)周;體質量指數(shù)(BMI)19~28 kg/m2,平均(22.62±1.83)kg/m2;子癇前期嚴重程度:輕度17例,中度11例,重度12例;剖宮產(chǎn)原因:疤痕子宮29例,產(chǎn)婦主觀因素9例,其他2例。對照組年齡最小21歲,最大39歲,平均(31.39±5.25)歲;孕周30~36周,平均(33.28±0.37)周;體質量指數(shù)(BMI)19~28 kg/m2,平均(22.74±1.85)kg/m2;子癇前期嚴重程度:輕度18例,中度11例,重度11例;剖宮產(chǎn)原因:疤痕子宮28例,產(chǎn)婦主觀因素9例,其他3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均衡可比。入選標準:①所有受試者均符合《婦產(chǎn)科學(第八版)》[6]中所制定的子癇前期相關診斷標準;②年齡≥20歲;③均行剖宮產(chǎn);④孕周30~36周;⑤均為單胎妊娠。剔除標準:①心、肝、肺等重要臟器發(fā)生嚴重病變者;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神志異?;蚝喜⑸窠?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④研究過程中因各種原因退出者;⑤存在胎膜早破、早產(chǎn)以及感染征象者。研究對象已在相關知情同意書簽字,且已獲醫(y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
①麻醉方式:所有受試者術前均予以禁食8 h,禁飲4 h處理,入室后常規(guī)進行心電圖和血氧飽和度的監(jiān)測。選擇橈動脈置管連續(xù)監(jiān)測動脈壓以及血液采樣,均于L2~3間隙進行硬膜外神經(jīng)組織麻醉,試驗劑量為2%利多卡因3 mL,硬膜外麻醉藥物為0.75%羅哌卡因15~20 mL,隨后予以面罩吸入純氧處理。觀察組則于上述操作的基礎上予以6%七氟醚吸入,并在呼吸末七氟醚濃度維持在3%時開始手術,準備切割子宮時維持呼氣末七氟醚濃度<1%。②標本采集:①外周靜脈血及臍血:研究對象均于進手術室后抽取2 ml孕母外周靜脈血放置試管。在胎盤娩出后立即抽取2ml臍靜脈血放置試管。標本于采集后30分鐘內在常溫下離心2 000轉/min,取上清液,并將上清液標本保存于-20℃冰箱,一月后置于-80℃冰箱保存待用。②胎盤處理與蛋白提?。盒g者取出胎盤之后放于無菌盤內,常規(guī)無菌剪取其體積為1 cm3的胎盤組織,同時清除胎膜和血管等有關結締組織,避開鈣化灶和出血/梗死區(qū)域。將胎盤組織通過0.9%的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再通過無菌紗布將水分吸干,放置在4%的多聚甲醛液內固定約24 h,并將標本放在-80℃的冰箱內待測。③炎性因子檢測:檢測標本包括母體血清、臍血以及胎盤組織,檢測指標包含白細胞介素 -5(IL-5)和 IL-6,及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以及TNF-α受體Ⅱ(TNFRⅡ)。檢測方式選用酶免法,試劑盒購自深圳的晶美生物公司。④SENG蛋白表達檢測:檢測標本包括母體血清和臍血,以及相關胎盤組織,測定方式是酶免法,試劑盒購自武漢的博士德生物公司。⑤應激指標水平檢測:主要檢測指標包括血漿皮質醇(Cor)以及腎上腺素(NE),前者采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檢測,相關試劑購自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后者采用高效液相-電化學法檢測,試劑購自北京科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對比兩組母體血清、臍血以及胎盤組織中的炎性因子及SENG蛋白表達情況,血流動力學指標,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臍動脈pH值,手術前后應激指標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其中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平均動脈壓(MAP)以及心率(HR),檢測時間為麻醉前(T1)、椎管內誘導完畢后10 min(T2)、手術開始前即刻(T3)、胎兒娩出即刻(T4)。
數(shù)據(jù)分析選擇SPSS 22.0,其中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母體血清、臍血以及胎盤組織中的IL-5、IL-6、TNF-α、TNFR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評價(pg/ml,±s)
表1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評價(pg/ml,±s)
注:與對照組相比,1)P<0.05
指標 標本類型 觀察組(n=40)對照組(n=40) t值 P值母體血清 7.21±1.301)10.04±2.15 7.124 0.000 IL-5 臍血 11.39±2.091) 21.01±3.27 15.678 0.000胎盤組織 30.76±4.561) 45.27±6.91 11.085 0.000母體血清 14.22±3.221) 18.95±3.57 6.222 0.000 IL-6 臍血 23.10±4.291) 30.05±5.11 6.588 0.000胎盤組織 52.04±10.301)122.83±14.29 25.416 0.000母體血清 5.13±1.041) 7.38±1.23 8.835 0.000 TNF-α 臍血 6.04±1.151) 8.92±1.45 9.842 0.000胎盤組織 18.49±2.951) 32.78±3.19 20.801 0.000母體血清 3.82±0.131) 5.11±0.25 28.954 0.000 TNFRⅡ 臍血 5.87±0.361) 7.25±0.49 14.354 0.000胎盤組織 14.98±1.521)26.72±2.34 26.610 0.000
觀察組母體血清、臍血以及胎盤組織中的SENG蛋白表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SENG蛋白表達水平評價(±s)
表2 兩組SENG蛋白表達水平評價(±s)
注:與對照組相比,1)P<0.05
組別 例數(shù) 母體血清 臍血 胎盤組織觀察組 40 0.17±0.041) 0.38±0.111) 1.44±0.511)對照組 40 0.25±0.06 0.51±0.15 1.87±0.52 t- 7.016 4.420 3.734 P -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及對照組各時間點的MAP以及HR對比均不明顯(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評價(±s)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評價(±s)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40) 對照組(n=40)t P MAP(mmHg)T1 120.04±8.34 120.15±8.15 0.060 0.953 T2 96.13±7.15 97.12±7.93 0.586 0.559 T3 96.04±8.24 97.94±8.01 1.046 0.299 T4 97.45±7.39 98.22±8.19 0.441 0.660 HR(次/min) T1 80.41±7.66 81.02±7.34 0.364 0.717 T2 81.23±9.11 80.45±9.02 0.385 0.701 T3 84.87±8.12 85.06±8.15 0.104 0.917 T4 81.34±8.23 82.34±8.01 0.551 0.583
觀察組及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臍動脈pH值對比均不明顯(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臍動脈pH值評價(±s)
表4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臍動脈pH值評價(±s)
組別 例數(shù) 1 min Apgar評分5 min Apgar評分10 min Apgar評分臍動脈pH值觀察組40 7.20±0.71 7.80±1.13 9.02±0.34 7.22±0.35對照組 40 7.14±0.72 7.85±1.09 9.08±0.35 7.28±0.31 t- 0.375 0.201 0.778 0.812 P值- 0.709 0.841 0.439 0.420
手術后觀察組血漿Cor以及N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 P<0.05),見表5。
表5 手術前后兩組血漿Cor以及NE水平評價(±s)
表5 手術前后兩組血漿Cor以及NE水平評價(±s)
組別 例數(shù)Cor(nmol/L)術前 術后NE(pg/ml )術前 術后觀察組 40 301.22±25.29 374.83±27.39 418.39±38.29 502.38±41.39對照組 40 302.05±26.11 391.74±32.05 420.03±38.15 533.82±41.57 t- 0.144 2.537 0.192 3.390 P - 0.886 0.013 0.848 0.001
子癇前期的病因以及病理機制一直以來都是婦產(chǎn)醫(yī)學研究的熱點,因其涉及母體、胎盤以及胎兒等多方面的因素,迄今為止尚無單一機制可完全解釋其發(fā)病原因。然而,隨著近年來相關研究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滋養(yǎng)細胞侵襲異常、免疫功能異常、內皮細胞損傷以及遺傳因素等均可能在子癇前期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8-12]。既往研究報道證實[13-14],T淋巴細胞分娩的炎性細胞因子誘導的輔助性T細胞平衡失調以及胎盤缺血缺氧導致的凋亡均參與了子癇前期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故此,尋找一種積極有效的調節(jié)子癇前期產(chǎn)婦外周血以及胎盤組織中炎性細胞因子的方案顯得尤為重要。七氟醚屬于揮發(fā)性吸入麻醉藥物之一,血/起分配系數(shù)較低,誘導和蘇醒迅速且平穩(wěn),是目前產(chǎn)科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麻醉藥物,且合理的吸入濃度對產(chǎn)婦以及胎兒均是安全的,可安全用于子癇前期產(chǎn)婦的全身麻醉[15-16]。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子癇前期出現(xiàn)臨床癥狀之前,胎盤形態(tài)和功能的改變就已經(jīng)發(fā)生[17]。本研究分析吸入七氟醚后對子癇前期患者相關胎盤SENG蛋白表達的作用,為子癇前期產(chǎn)婦的全身麻醉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案。
IL-5主要是由抗原活化的CD4+T細胞合成、分泌而來,可刺激嗜酸性粒細胞增殖、分化以及活化,在機體出現(xiàn)損傷、炎癥時迅速升高,是臨床上用以反映機體損傷或(和)炎癥程度的有效指標之一。IL-6作為一類應激病理或生理反應進程當中的介質,既可介導機體的免疫及防御,又可在急性期反應以及造血反應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TNF-α屬于炎癥反應早期敏感性細胞因子之一,在機體出現(xiàn)感染或(和)炎癥時,其水平迅速升高,并在90~120 min達至峰值。TNFRⅡ屬于TNF-α特異性受體之一,兩者結合后可發(fā)揮一定的促炎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七氟醚可明顯降低子癇前期母體IL-5、IL-6、TNF-α、TNFRⅡ水平。這提示了七氟醚可明顯降低子癇前期母體炎性因子水平??紤]原因可能在于:七氟醚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的發(fā)生或傳導過程,同時參與了促炎性細胞因子的生成、轉導或釋放過程,進一步起到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最終促使上述各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此外,七氟醚的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chǎn)婦的應激反應,繼而促使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凋亡減少,發(fā)揮了抑制細胞炎性反應的作用,從而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18-19]。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七氟醚可明顯降低子癇前期母體SENG蛋白表達。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七氟醚能直接地作用在滋養(yǎng)細胞,同時下調Eng基因的表達,致使血清Eng水平下降,繼而間接地降低sEng蛋白的表達。由此,作者推測七氟醚對子癇前期母體有器官保護作用,其機制是可能上調促炎癥因子,下調sEng蛋白表達,但其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揭示。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七氟醚的應用不會對產(chǎn)婦血流動力學以及新生兒結局產(chǎn)生嚴重影響。這在賈杰等人的研究報道中得以佐證[20-21]:七氟醚應用于剖宮產(chǎn)子癇前期產(chǎn)婦中是安全的,不會影響產(chǎn)婦的循環(huán)和新生兒結局。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了,手術后觀察組血漿Cor以及N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紤]原因可能是七氟醚可發(fā)揮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且有效控制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進一步減輕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七氟醚可明顯降低子癇前期母體炎性因子及SENG蛋白表達,其主要機制可能和抑制產(chǎn)婦全身炎癥反應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