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強(qiáng)
《水滸傳》中,寫到妻子被調(diào)戲以及偷情的情節(jié),主要有四處,一處是林沖娘子被高衙內(nèi)調(diào)戲,一處是宋江外室閻婆惜與張三偷情,一處是楊雄妻子潘巧云與裴如海偷情,還有一處就是潘金蓮與西門慶了。
四處類似情節(jié),三處都與水滸英雄、梁山好漢直接相關(guān),并且這三個,都是梁山上鼎鼎有名的好漢,都位居三十六天罡星之列。宋江是梁山魁首,群雄大哥大,林沖是梁山馬軍五虎上將,楊雄是與魯智深、武松并列齊肩的梁山步軍十頭領(lǐng),都是武藝高強(qiáng)、威名赫赫。
只有武大郎,身高不滿三尺,日日奔走于市井街巷,叫賣他的炊餅,是一個典型的出苦力的下層個體戶,眾人眼中的窩囊廢。
以上介紹和認(rèn)識,相信即便沒讀過《水滸傳》的人,也都了解,都知道。
問題在于:沒讀過《水滸傳》,怎么會知道他們是不是英雄和窩囊呢?
答案無外乎兩個,一個是聽人說,一個是看其他書上寫到這些人時都這么評價。
別人把現(xiàn)成的答案給出來了,接受就是。
至于事實的真相如何,懶得去關(guān)心。即便看到了——比如也讀過《水滸傳》原著了,卻仍然不習(xí)慣根據(jù)書中所寫到的事實,去獨立思考一下。
接受現(xiàn)成答案久了,就不再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了。
或者,太累,懶得。
有了上面的鋪墊,估計可以讓讀者朋友有獨立思考一下的興趣了。下面我把《水滸傳》中四處原文抄到下面,朋友們可以自己閱讀、比較一下:
“女使錦兒,慌慌急急,紅了臉,在墻缺邊叫道……‘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幾個乍見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林沖別了智深,急跳過墻缺,和錦兒徑奔五岳廟里來……”
這是林沖聽到娘子被人調(diào)戲時的反應(yīng),急迫得很。畢竟林沖與他娘子,是整部《水滸傳》中,看起來最情深義重的夫妻。
而宋江聽到閻婆惜與張三偷情時的反應(yīng):
“宋江半信不信,自肚里尋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么,我只不上門去便了。”
閻婆惜雖然只是宋江的外室,但也不能說是小三,因為此時的宋江并沒有明媒正娶的正式老婆,閻婆惜是宋江唯一的女性伴侶,只是“不是父母匹配”而已。其實只要時間久了,閻婆惜能為宋江生下兒女,未必不能成為宋江的正式老婆。
聽到這個算是婚前同居的女人與別人偷情的消息,宋江的反應(yīng)只是自我安慰,打掉牙齒吞落肚。
楊雄聽石秀告密,說知潘巧云偷情的事后,做出的反應(yīng)是回家罵潘巧云;而潘巧云一番辯解后,楊雄又轉(zhuǎn)頭罵石秀:“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說海阇黎(潘巧云情夫)許多事,說到個沒巴鼻,眼見得是那廝慌了,便先來說破,使個見識……他又不是我親兄弟,趕了出去便罷?!?/p>
石秀去管義兄弟的家事,楊雄聽了卻也沒有劇烈反應(yīng),被老婆辯解幾句,轉(zhuǎn)而對石秀憤恨起來。這說明楊雄耳根既軟,又發(fā)自內(nèi)心地不愿懷疑自己的妻子,更不愿家庭出現(xiàn)變故,就寧可自欺欺人。
下面是武大郎聽到鄆哥告知潘金蓮西門慶偷情時的反應(yīng):
“武大聽罷道:兄弟,我實不瞞你說,那婆娘每日去王婆家里做衣裳,歸來時便臉紅,我自已有些疑忌。這話正是了。我如今寄了擔(dān)兒,便去捉奸?!?/p>
宋江“半信不信”,楊雄吃酒大醉,反而是武大郎,在聽鄆哥的告密前,心中已“有些疑忌”,聽了鄆哥一說,“便去捉奸”。
僅從這一點來看,武大郎便比宋江、楊雄這些梁山好漢觀察細(xì)致、思慮周詳。
僅從這一點看,武大郎便比宋江、楊雄這些梁山好漢更有熱血,更具勇氣。
隨后,武大郎與鄆哥商量妥帖,然后回家,一絲兒也不表露心情。小說中寫:“當(dāng)晚武大挑了擔(dān)兒歸家,也只和每日一般,并不說起……次日飯后,武大只做三兩扇炊餅,安在擔(dān)上?!?/p>
這又是何其鎮(zhèn)靜自若,慮定后動。相比之下,楊雄也是與石秀商量了后,回家看到潘巧云,卻又壓不住氣,開口就罵,以致被潘巧云倒打一耙。
最后便是對老婆受人調(diào)戲、與人偷情的現(xiàn)場處理,都算得上真情畢露,因為在直面現(xiàn)場時,誰也無法掩蓋真實的自己。
林沖是這樣的:
“當(dāng)時林沖(將正在調(diào)戲自家娘子的那個后生)扳將過來,卻認(rèn)得是本管高衙內(nèi),先自手軟了……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nèi)。眾閑漢勸了林沖,和高衙內(nèi)出廟上馬去了?!?/p>
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一身武藝縱橫天下的林沖,就因為當(dāng)面調(diào)戲自己娘子的是領(lǐng)導(dǎo)的干兒子,“先自手軟了”,只能“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nèi)……出廟上馬去了”。
宋江是這樣的:
“宋江看了,尋思道:可奈這些賤人全不睬我些個,她自睡了……挨到五更,宋江起來,面盆里冷水洗了臉……忿那口氣沒出處,一直要奔回下處來?!?/p>
梁山的魁首宋江居然在明知(對方也公開承認(rèn))閻婆惜偷情的情況下,“那口氣”連在對方面前發(fā)泄都不敢。
楊雄則是一直信任潘巧云,所有的事情都由結(jié)拜兄弟石秀自覺自愿自主地給他包辦了,最后遞過鋼刀,讓他下手殺人。從始至終,楊雄沒有一點主動性。
武大郎則不同,書中寫到:
“只見武大郎祼起衣裳,大踏步直搶入茶坊里來……婆子只叫得‘武大來也,那婆娘在屋里做手腳不迭,先奔來頂住了門,這西門慶便鉆入床底下躲去。武大搶到房門邊,用手推那房門……”
金圣嘆在此處有一句批語:“此事本急,今寫來亦殊急,讀之見紙上麻雜雜地?!币馑际俏浯罄纱颂幍淖郊樾袨?,謀定后動,毫不拖泥帶水,干凈利索。
五虎上將林沖,下手要打時,便有一百個高衙內(nèi)也不夠打,但他手軟了,一指頭也戳不到高衙內(nèi)身上。梁山頭領(lǐng)宋江,指揮萬馬千軍,沖州撞府,卻在閻婆惜面前低三下四,甘心讓她跟前情夫去。楊雄若無石秀陰險狠毒的推動,他不會主動去戳破老婆的奸情。
只有武大郎,毫無畏懼,正面硬干。須知,西門慶是有武功的,他在獅子樓與武松搏斗,曾飛腳踢掉了打虎英雄手中的鋼刀,卻也被要個頭沒個頭、要力量沒力量、要背景沒背景的武大郎的血氣凜然,嚇得鉆到床底下。
四段情節(jié)比對,到底誰更具備好漢形象?
然則,為什么這些個武功高強(qiáng)、縱橫江湖、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漢,比一般百姓心目中的武大郎更像武大郎呢?
仔細(xì)讀《水滸傳》,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武功高強(qiáng)的好漢們,縱橫江湖、快意恩仇時,都是在他們被逼離開工作崗位之后。
這三個梁山好漢,與武大郎最重要的不同,不是個子更高、相貌更俊、武功更強(qiáng),而是他們是朝廷的官員。他們的飯碗、榮譽(yù)、聲望、地位、前途、財富等等,一切都是那個崗位帶來的。
武大郎不是,他是純手工業(yè)者,小個體戶,他靠雙手養(yǎng)活自己,靠出賣勞動賺得生活。
武大郎不怕失去,不賣炊餅了改賣湯餅,他一樣可以維持溫飽,社會地位不會上升,也沒空間下降。
那三位好漢不行,他們一旦有了被處分的問題,丟掉了體制內(nèi)的職位,他們先前在這個職位上做的一切努力,所獲得的一切,均將化為烏有。
他們得到了,他們舍不得。名韁利鎖,讓他們失去了熱血與勇氣,成為遠(yuǎn)不如武大郎的懦夫。
武大郎從沒得到過,他就沒有失去的畏懼。他的無懼失去,讓他比梁山好漢更加好漢。
這些年來,抓了無數(shù)貪官,且相當(dāng)數(shù)量的貪官,被曝出與女下屬的緋聞,但在被繩之以法前,卻極少有女下屬的丈夫去鬧事,是那些丈夫全不知情嗎?不一定吧?
林沖等人放不下所寄身的名利場,手就只能軟下來。只有在他腳下立足的名利位置被徹底打碎,再無容身之處時,他們才開始了笑傲江湖的好漢生涯。
只要看林沖的經(jīng)歷便知道,打碎那個名利心,放棄那個官場夢,該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