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月 張 琴
(1.嵊州市剡城中學教育集團城東校區(qū),浙江嵊州 312400;2.嵊州市教育體育局教研室,浙江嵊州 312400)
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1]。思維能力是指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為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文本表層信息的提取以及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機械理解和掌握,而應在此基礎上,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標題作為一種重要的文本特征,素有“文眼”之稱,是理解文章的窗口。透過標題,讀者可以預測文章的內(nèi)涵大意,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傾向。標題如果能夠得到足夠且正確的解讀,那么閱讀設計可以更優(yōu)化,閱讀課堂可以更高效,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在讀前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未讀全文的情況下,根據(jù)標題生成問題清單,進行讀前預測。在根據(jù)標題生成問題清單的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fā),思維向四面八方展開,拓展了廣度。學生將薄薄的標題讀“厚”,是這一階段的重點。
讀前預測是重要的閱讀活動之一,預測的正確與否并不重要,關鍵要通過預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閱讀期待。學生一旦對將要閱讀的內(nèi)容有了預測,就會很自然地將以后的閱讀活動作為印證活動,這樣學生在心理上就處于一種積極的閱讀狀態(tài)。標題是文本的題眼,能體現(xiàn)文本的主題要旨,可以幫助讀者透視文本主題,預測作者的行文思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標題這一常見的文本特征,并結(jié)合已有的背景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預測文本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推測能力[2]。
案例1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所舉例子都為同一套教材)七年級下冊“A weekend to remember”教學
教學中教師把標題“A weekend to remember”書寫在黑板醒目的位置,并引導學生圍繞標題生成如圖1的問題清單。
圖1
【設計思路及解讀】“學起源于思,思源于疑。”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文本標題列出問題清單,形成閱讀期待,再通過閱讀解決自己列出的問題清單。這一過程能夠激發(fā)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和疑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拓展思維的廣度。
案例1中的文章標題短小精悍,具有極高的概括性。教師采用讓學生設計一連串問題清單的形式有效剖析了標題,把薄薄的標題讀“厚”,充分挖掘標題中的關鍵詞“remember”,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至今仍然對那個周末念念不忘?是發(fā)生了什么特別的事情嗎?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學生在猜測、提問、探索、驗證的過程中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圍繞標題的教學活動應貫穿于整個閱讀過程。在讀后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細細品味標題中蘊含的作者觀點,從而升華閱讀,將閱讀提高到更高的層次。即通過標題這個“文眼”,引導學生關注和分析作者的觀點和視角,同時關注作者的身份、立場等,深入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厘清其思維。這將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清晰,對意義的把握更準確、更深刻[3]。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講的是只要用心體味世界,細微之處也別有洞天。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作者觀點的表露往往蘊含在文章的細微之處。推敲教材細節(jié)不是追求“偏、怪、難”,增加學生的負擔,而是要挖掘閱讀材料精彩之處,促成閱讀教學的升華[4]。
案例2八年級下冊“Qomolangma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教學
該文本框架清晰。第一段描述了珠穆朗瑪峰的險峻,第二段描述了登山者的成就,第三段闡述了登山者的精神。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看黑板上的標題“Qomolangma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引導學生細讀該標題中的問號并思考。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山脈,那為什么作者在標題中還要用問號呢?它隱含了作者怎么樣的寫作意圖呢?教學片段如下。
T:Let’s look at the title.What’s the title?
Ss:Qomolangma the Most DangerousMountain in the World?(第一次讀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句末的問號,因此他們把句子末尾的音調(diào)讀成下降調(diào))
T: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mark.(教師在標題上標注上揚調(diào))So let’s read it again.
Ss:Qomolangma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第二次讀的時候,學生把句子末尾的音調(diào)正確地讀成上揚調(diào))
T: As we all know, Qomolangma is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Why does the writer use the question mark instead of full stop and exclamatory mark?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say?
S1: People are the“king”of the world because they can conquer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S2: Nothing is impossible! Human beings are so great!
S3: Instead of Qomolangma, the most dangerous“mountain”in the world is the spirit to fac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courage to challenge ourselves.
【設計思路及解讀】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標題,引導學生品味標題的細微之處,讓學生對文字有更多的理解,對人生有更多的感悟。深度學習不是在枝節(jié)內(nèi)容上加大難度,而是讓學生在核心內(nèi)容處獲得真實的經(jīng)歷和感受。設置開放性問題,提供開放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分享中觀點交鋒、各抒己見,在爭議和協(xié)商中發(fā)展思維能力,深層理解文本。
案例2通過引導學生細讀標題中的問號,質(zhì)疑珠穆朗瑪峰并不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山峰,因為再危險的山峰也會被人類征服。那什么才是世界之“巔”呢?是登山人“不畏艱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勇攀高峰”的精神。
英語教育要回歸課程本質(zhì),就是要教會學生不僅理解和使用語言和文字,更要通過對語言和文字的掌握,依托語言背后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拓寬自我文化的疆域。英語教育不只是講授語言規(guī)則和詞典詞義,展示給學生語言的“外衣”,更要提供給他們語言及其外衣之下的思想和精神內(nèi)涵[5]。而且學生是帶著自己的經(jīng)歷、情感和思想來學校接受知識、參與學校教學活動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探讀標題中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只有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只有讓情感與內(nèi)容相整合,學生的語言表達才會更有意義。
案例3九年級“Sad but Beautiful”教學
“Sad but Beautiful”是一篇關于外國人介紹我國著名民間音樂家阿炳的生活及其杰作《二泉映月》的夾敘夾議文章。文章共有三段。第一段講述作者第一次欣賞《二泉映月》并為之深深感動,第二段描述阿炳的苦難人生經(jīng)歷,第三段闡述阿炳的輝煌音樂成就。在讀后環(huán)節(jié),學生雖然對文本內(nèi)容有了一定把握,但是還不能很好地將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實現(xiàn)內(nèi)化,也未能將文本所隱含的情感內(nèi)化于心。教師在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品味標題“Sad but Beautiful”,并引導學生對標題開展如下探讀。
T:Let’s look at the title.What’s the title?
Ss:Sad but Beautiful.
T:What is sad?
S1:The music itself is very sad.
S2:Abing’s own life is very sad.
S3: It makes people recall their deepest wounds from their own or painful experiences.
T:What is beautiful?
S4:The music itself is very beautiful.
S5: Abing’s amazing musical skills are very beautiful.
S6:Abing’s achievements are very beautiful.
S7: Chinese folk music is very beautiful and Chinese folk musicians are so great.
【設計思路及解讀】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標題,引發(fā)他們對文章的思考。阿炳的音樂既悲傷又優(yōu)美,通過挖掘文本,我們還可以看出阿炳的生活遭遇是悲傷的他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但他的二胡藝術成就是輝煌的。除此之外,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中國民族音樂的藝人很偉大,中國民族音樂很美。通過品味標題“Sad but Beautiful”,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使情感教育延伸至課堂之外,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塑造也從“走形式”到“走心”。通過“探”讀標題,讓思維更有溫度,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
標題雖小卻蘊含著無限的信息。教師在研讀教材、二次開發(fā)教材、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善于利用標題這一文本特征。利用標題輔助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和深度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把握文脈基調(diào)和解讀文本的技能。雖然它不是閱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卻能幫助學生從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文本[6]。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教材,以生為本,運用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遇到標題時要“想一想”,破譯標題蘊含的文本內(nèi)涵,解碼標題蘊含的作者觀點,深層次挖掘標題蘊含的情感表達,使學生學會閱讀標題,學會思考標題,進而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