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儀征市陳集鎮(zhèn)中心小學 李成勇
整理復習時,應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建構起知識網(wǎng)絡,系統(tǒng)構建、上下貫通,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以蘇教版六下《數(shù)的四則運算》總復習為例,要回顧整理四則運算的意義、計算法則,理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從而構建出四則運算的知識網(wǎng)絡。本文結合實際,談談具體的做法。
借助情境,能幫助學生理清數(shù)量關系,進一步深化每一種計算的實質。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計算涉及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的題目,激活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經驗,從而為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奠定堅實的基礎。
【片段一】
一上加法:停車場原來停了9 輛汽車,又開來了4 輛,現(xiàn)在有多少輛?
二上乘法:每輛汽車上坐5 人,4 輛汽車坐多少人?
五上減法:小明買一盒牛奶用去22.5 元,付出50 元,找回多少元?
這里巧妙地把加、減、乘、除四種運算與情境結合,為學生理解算理鋪平道路,讓學生不僅會列算式,并且能說出列每種算式的理由,進而梳理出每種算法的意義。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有序地分析與思考,從根本上理解算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
直面學生已有經驗,創(chuàng)設簡單有效的活動,以問答的形式縮短學生與知識間的距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課運用學習單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從而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
【片段二】
學生的學習不僅需要個體學習,而且需要合作學習,促進相互交流以及思維的碰撞。先讓學生舉例并說明理由,進而梳理四則運算的意義,在交流時,重點把用加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的算理搞清楚,這樣加法的意義也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歸納中形成豐富的課堂資源,既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又指向四則運算意義這一核心。
在實際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整理和歸納,可以有效地溝通聯(lián)系,理清實質,以便加深理解和運用。
【片段三】
同學們思考一下:除了加法,還有哪種運算與加法有關聯(lián)?進一步追問:你看這張圖,是不是還缺點什么?(通過分析和比較,得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圖)
完善了這張思維導圖,既讓學生記住了加減乘除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又促進了深層次的思考,說明我們學過的知識很多都是有聯(lián)系的,關鍵是用一張網(wǎng)把它們連接起來,這樣的復習是高效、優(yōu)質、有深度的。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著自己獨特的知識解讀方式,每個想法都值得尊重和理解。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不斷強化,學會分析問題,分析題目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合理地選擇方法進行計算,凸顯出方法的優(yōu)化。
【片段四】
1.有15 排座位,每排20 個,一共多少個座位?(因為數(shù)字簡單,用口算出結果是300)
2.某年級(1)班45 人、(2)班43 人、(3)班42 人、(4)班48 人、(5)班46 人、(6)班47 人,甲電影城能容納235 人,乙影城能容納300 人。應該組織學生到哪個影城觀看電影?(不需要精確結果,可以估算,到乙影城觀看)
3.體育館里有5 萬人,上座率大約是85%。有多少人觀看了這場足球賽?(應該選擇動筆計算較好)
4.某省常住人口為78659903 人,兒童占13.01%,全省有兒童多少人?(應該選擇計算器計算較好)
四種不同的計算方法解決四個問題,每一種方法的背后都有學生不同的思考過程,每一種方法都能讓學生有不同的收獲。當學生在選擇計算方法解決問題時,方法是多樣的,在分析每一種方法的優(yōu)勢和不足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不斷地優(yōu)化解題技巧,強化實用的方法。
我們深深感受到,運用思維導圖復習,可以使學生逐漸對單元知識產生全面、整體的認識,更加明晰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能正確區(qū)分每種運算之間的異同點并養(yǎng)成整體分析的習慣。這樣的設計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將課堂引向深入,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